摘要: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高校輔導員應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發揮作用。本文在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高校輔導員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優勢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就業指導 畢業生
一、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1.就業指導專業人員匱乏
隨著高校擴招,從2003年開始,每年高校的應屆畢業生都大幅增加,但與此同時,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各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中,普遍設有就業指導專職部門、領導機構,但一般都屬于行政人員,而且只有少數幾個,遠遠不能滿足每年劇增的畢業生求職就業的指導需求。
2.就業指導教育不足
就業指導教育目前在高校主要以就業指導課的形式來開展。然而就業指導課在大多數高校屬于選修課,不被重視,而且學時不多,只有一個學期或者兩個學期。這使畢業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求職就業的知識和技能。
3.就業指導內容有局限性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內容僅局限在對就業政策的宣傳、就業技巧的指導以及就業信息的傳遞等幾個方面,缺乏系統性、整體性的知識傳授,沒有貫穿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而是為了完成就業率等工作任務,在大學畢業前給予有限的指導。
二、高校輔導員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優勢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教師中的特殊群體,是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與服務者,輔導員的工作涉及學生的方方面面。雖然大部分高校輔導員都不是專業的就業指導人員,缺乏實際的就業經驗,但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輔導員在參與就業指導工作中有著很多的優勢。
1.更易與學生溝通交流
首先,高校輔導員年齡與大學生相仿,沒有代溝,容易溝通;其次,輔導員因為工作性質,平時與大學生接觸較多,通過走訪宿舍、課堂、班會、校園活動等方式經常深入學生當中,還使用QQ、飛信、電子郵件、微博、微信等平臺經常與學生溝通,得到大學生的信任。輔導員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幫助大學生解決在職業規劃、求職擇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2.指導更具針對性
由于輔導員處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第一線,工作內容涉及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等方方面面,對所帶學生的性格特點、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幫助學生分析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開展個性化的指導。因此,輔導員參與就業指導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指導更具實效性
就業問題是大學生密切關心的問題,輔導員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要做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給學生傳達各種就業信息;通過組織經驗交流座談會,邀請往屆畢業生給在校大學生作經驗介紹;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分析當前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分析專業前景,并引導學生將自身特長、興趣、愛好與社會需求及行業發展有機結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通過舉辦模擬招聘會等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輔導員還可通過建立班級學生就業信息檔案,及時掌握學生的就業動態。輔導員這些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使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更加具有實效性。
三、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高校輔導員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擔負起重要的作用。結合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特點,輔導員可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1.幫助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眼高手低,非大企業不去,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酬不去,就業價值取向偏差,就業觀念陳舊,很難適應當今的就業形勢,導致在就業過程中屢屢碰壁。因此,輔導員應該結合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主動地幫助大學生從思想上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先生存,后發展”、“從基層做起,從小公司做起”的觀念,把追求個人發展與服務社會有機結合起來,根據社會需要來選擇和調整自我的職業發展路徑,積極主動就業。
大學生就業觀的形成和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輔導員要樹立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意識。從新生入校伊始到四年后畢業,按照學生在校學習的不同時間、不同階段、不同內容,開展不同方式的就業指導工作,使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學習期間的全過程。低年級階段,輔導員應側重于指導學生適應和規劃大學生活,教育學生樹立職業生涯概念,培養職業意識;及時開展成才教育,通過專業課老師或相關人員為學生介紹相關專業情況及其發展前景,激發專業興趣,明確職業目標,指導大學生及早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建立合理知識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輔導員還要向學生灌輸競爭擇業的意識,幫助大學生認清畢業時將要面臨的就業壓力,及時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特長及所學專業,正確評價自己,從而樹立積極而切合實際的職業理想。高年級階段,輔導員應側重指導學生了解就業市場狀況,根據社會需求和個性特點來設計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發揮特長,進一步挖掘潛力,增強就業的主動性;還應注重擇業技巧指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通過就業過程各個環節的技巧指導與訓練,使大學生掌握正確求職的技巧與方法;引導大學生調整就業心理,適應社會,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鍛煉和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從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輔導員還應指導大學生了解國家有關勞動與就業方面的法律知識,使他們能夠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2.提供就業信息服務
輔導員要增強服務意識,應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畢業生需求的信息,為畢業生提供一流服務。首先,輔導員應大力宣傳國家和學校最新的就業政策,做好有關學生就業的各項方針、政策、辦法、措施等信息的宣傳和解釋工作,使畢業生充分了解就業的相關政策。其次,輔導員要幫助畢業生正確掌握當前的就業形勢:供需結構性矛盾增強,買方市場行情見漲,擠占效應增強,薪金水平下降,求職成本增加,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再次,輔導員要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多種方式收集就業信息,如利用網絡平臺、手機短信、電話、QQ群、郵件等途徑將招聘信息、用人單位情況等就業信息及時發布給每位畢業生。最后,還可以動員已找到單位的學生,將他們所掌握的就業信息及時向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利用他們所提供的信息給這些學生提供崗位參考。
3.幫助大學生培養健康就業心理
據調查顯示,就業已經成為大學生最大的壓力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在就業一線工作的輔導員應該將就業心理輔導面向全體大學生,而不只是少數畢業生或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引起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有社會因素,如:受市場經濟因素影響,求職競爭日趨激烈;社會競爭中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就業指導尤其是求職指導滯后;專業教育和專業設置脫離實際的因素影響等。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如:過高的求職期望與屈就心態;求職上的茫然心態;缺乏自主性而產生的依賴心理;對社會不良現象產生的抱怨心理;“廣種薄收”心理和“騎驢找馬”心理;妒忌心理等。
大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出現的一般心理問題主要有情緒問題(焦慮、恐懼、抑郁)、自我認知問題(自卑、盲目自信、驕傲、盲目從眾)以及人際問題(嫉妒、依賴、怯懦、情感淡漠)。輔導員應幫助學生端正心態:準確定位,有自信,但不自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對待就業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勇敢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養成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指導學生自我調適,可采取自我激勵法、注意轉移法、適度宣泄法、合理情緒法、調節放松法等方法;還可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有指導意義的講座,請專家學者解答大學生的心理咨詢,解決一些就業心理問題。
4.開展個性化指導
輔導員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等,熟悉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量體裁衣,開展針對性強的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
輔導員在開展個性化指導中,應重點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指導。一方面,要做好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關系到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穩定發展,輔導員應提高對貧困畢業生的關注度,從學習、就業、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對貧困生給予幫助,提高他們的求職擇業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做好后進生的就業指導。后進生主要指那些學習成績、專業能力、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或其他某方面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距的學生。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形勢下,后進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就更大了。輔導員應鼓勵這些學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引導他們充分認識自我、挖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讓他們各盡其才,推薦適合他們的職業和崗位。
參考文獻:
[1]林靜.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09(2).
[2]亞森·艾力.充分發揮高校學生輔導員在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2007(8).
[3]田晉.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J].文教資料,2010(2).
[4]陳光軍.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01).
[5]余文明.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32).
(作者單位:廣東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