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細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能夠極大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對于施工企業而言,其點多面寬的工作實際使得精細化管理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本文從分析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入手,進而分析目前施工企業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施工企業;精細化管理;提高
一、施工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1)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利于企業轉變發展模式。施工企業一直屬于高耗能的行業,造成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相對較低。而通過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將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階段進行有序的劃分,將經營成本劃分到每個生產經營環節,使得企業對生產經營有了直觀的認識,從而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模式,以積極適應市場發展和國家政策的要求。(2)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利于企業提升內部管理。由于施工企業營業活動的限制,其內部管理制度一直以來就處于無序的狀態,管理制度落實不規范,監督不嚴格的問題,普遍存在,造成企業生產率的低下和管理的混亂。而精細化管理能夠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規范和管理,進一步理順企業內部管理關系,促進企業結構的優化,從而達到提升企業內部管理質量的目的。(3)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利于企業提高人員素質。任何管理制度的實施都要相關人員作為保障,都需要人來落實。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具有企業個別部門、各個層次的員工按照統一的要求和標準進行落實,因此,有助于企業建立自上而下的積極引導和自下而上的自覺管理模式,進而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促進企業整體形象的提高。
二、目前施工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難
(1)企業尚未統一精細化管理的思想。在實際的工作中,施工企業由于點多面廣,人員流動性大等因素的制約,難以形成對精細化管理的共識,特別是面對物資范圍廣、勞動力密集、財務管理周期長等現實性的問題時,企業就容易產生畏難和松懈的思想,導致精細化管理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的現象發生。(2)精細化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在制度層面上,施工企業缺乏對一線情況的調查,尤其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難以對企業的經營成本做出較為準確的核算,從而為精細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撐。因此企業在制度的制定上,往往有著紙上談兵的問題,制度的操作性和實效性不強;同時由于制度落實監管方面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全過程監管落實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監管人員履行職責方面受到企業基層甚至管理層的干擾等方面,也導致了企業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實力度不夠,其應有的效能難以發揮。(3)精細化管理缺乏得力的工作人員。在精細化管理工作人員方面,一方面精細化管理需要的企業全員的行動,而不能僅僅依靠個別人員的行為,但由于企業在前期宣傳培訓、中期制度落實、后期監督管理方面存在著漏洞,導致精細化管理工作僅變成了個別人員的行為,難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則是相關工作人員在對制度理解、監控能力、工作經驗等方面還有著不少的弱項,也導致了人員履職盡責不到位的現象發生,造成對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力度不夠,存在管理的真空,企業精細化管理制度的落實。
三、提高施工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對策分析
(1)統一企業人員思想,營造精細化管理環境。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施工企業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員工的競爭意識、經濟意識。通過開展相關理論學習、技能培訓等工作,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協助能力,為精細化管理提供基礎保障;通過企業文化宣傳能內容,統一員工思想,提高企業凝聚力,將員工與企業的思想統一在一起;要將企業一線工作者作為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重點,從下至上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效能;要加強企業管理層的責任心,從上至下進行監督管理,提高工作的質量。(2)強化管理制度執行,提高精細化管理質量。通過職責劃分、崗位區分,將工作任務細化、數字化、透明化,用制度促進工作的落實,是個人利益與企業利潤結合起來,將個人的經濟意識轉化為企業成本核算意識,轉化為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核算行為,促進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建立科學可行的獎懲機制,將任務目標直接分解到每一位員工身上,將大、繁、亂的管理內容逐一細化,使每一個員工能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職責,通過獎優罰劣等措施,促進制度的落實和管理質量的提高。(3)加強人員素質培訓,推進精細化管理落實。切實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的一線,全面準確了解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現實情況,既能提高自身的工作經驗和水平,也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要通過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帶動企業全體員工能力的提升,通過管理人員的監察、督導工作,有力的督促相關制度的落實,鞭策員工按照相關制度和規定做好本職工作。
參考文獻
[1]朱俊峰.建筑施工的精細化管理[J].管理方略.2011(5)
[2]趙偉珍.精細化經營管理對企業發展的優勢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12)
[3]王穎.施工企業的精細化管理[J].財務與會計.2009(3)
[4]陳富永.推行精細化管理 促進企業全面發展[J].企業導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