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川中供應站倉儲管理現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探討了倉儲管理服務模式。在信息化過程中,將條碼、倉儲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現代信息化技術融入倉儲管理的業務中,重構倉儲管理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倉儲的服務水平。
[關鍵詞]信息技術;倉儲管理;服務模式
一、川中供應站物流倉儲管理服務的現狀
川中供應站隸屬物資總公司川西物資供應公司,負責川中片區石油單位的物資倉儲和配送。它屬于較老的國有企業,外部信息不靈,內部信息傳遞不暢,還沿襲著原來的生產經營模式。(1)企業獲取信息具有局限性。由于計劃經濟體制對我們的影響,我們獲取信息的著眼點仍在石油行業內部打轉,不能夠超越這個特定行業,面向全國范圍、乃至全世界,這就使我們所獲取的信息帶有明顯的局限性。(2)對所收集到的信息缺乏組織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收集到各種相關信息后,往往不能對其進行系統的分類、組織,不能有效地去偽存真,將其融為一個有機體。(3)各部門之間信息的協調溝通能力較差。我們企業的各部門之間,由于不能有效地協調相互間的關系,導致彼此之間工作不能及時到位,經常相互“扯皮”,使工作處于被動局面。(4)信息資料保管不善,取用手續不嚴、責任制度不健全,而導致信息泄露,使企業成為競爭中的失敗者。另外,一些因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的原因,也可能導致信息資料的毀損,使資料失去完整性和降低使用價值。
二、制約川中供應站物流倉儲管理服務落后的原因
我們在川中供應站調查過程中,總結幾個原因:首先目前川中供應站人員結構相對老化,且對于現代倉庫管理的知識了解不夠。其次倉儲作業人員平均年齡偏大,計算機技能比較差。最后,各種統計報表工作量非常巨大,工作人員常忙于各種報表的制作工作,而在其中,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存在非常嚴重地重復統計情況。本人認為,除了從制度上進行規范,物流倉儲信息化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只有通過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制訂統一的規劃和完整的方案,才能徹底地解決物流倉儲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加快信息傳遞的效率,提高川中供應站倉儲管理各環節的協調性、增強物流倉儲管理能力。
三、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倉儲管理模式
(1)加強條碼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采用條碼技術,并與信息處理技術結合,可確保庫存量的準確性,保證必要的庫存水平及倉庫中物料的移動、與進貨協調一致,保證產品的最優流入、保存和流出倉庫。針對本供應站,在倉庫管理中條碼技術的應用主要是條碼的編碼和識別技術。同時條碼技術是實現快速、準確而可靠的采集數據的有效手段,借助商品條形碼上的資料經條形碼讀取設備讀取后,可迅速、正確、簡單的將商品資料自動輸入與擷取,而達到自動化登陸、控制、傳遞、溝通的目的,從而解決了倉庫信息管理中數據的錄入和數據采集的“瓶頸”問題,為倉庫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2)建立以網絡技術基礎的倉庫管理信息系統。伴隨著倉儲作業過程,倉庫中產生大量信息。計算機倉庫管理信息系統可以說是倉庫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庫存,提高為客戶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川中物資供應站,早期開發應用的倉庫MIS系統, 其體系結構一般都是由單臺主機系統構成的集中處理方式,也就是數據庫和應用界面(如查詢、統計、修改等)都在同一臺計算機中,這種模式下的倉庫MIS系統受處理“過于集中”和系統“過于封閉”等局限。在倉庫信息系統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模式已轉向Client / Server 即客戶機/ 服務器方式(簡稱C/S)。C/S模式下的倉庫MIS系統作為倉庫現代化管理工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倉庫的效益。但是隨著倉庫管理機制和運行方式的不斷變化,用C/ S模式構筑倉庫MIS系統時,客戶端的機制變化(如收發作業方式發生變化)使軟件的管理變成了嚴重的問題。本供應站所涉及的物資、服務的油氣田在地理上都分布的十分廣,管理流程復雜,因此,為達到對整個供應站倉儲業務的全面有效管理,應結合本供應站物資供應的實際情況,我們應采用Internet技術建立的倉庫內部網絡Intranet。倉庫Intranet是一個倉庫內部信息管理和交換的基礎設施,它基于Internet通信標準、Web技術和設備來構造或改建成可提供Web信息服務以及連接數據庫等其它服務應用的自成獨立體系的倉庫內部網。近年來所興起的全新的基于Intranet下的MIS系統體系結構B/S為我供應站倉庫MIS系統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王斌義.現代物流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出版社,2002
[2]崔介何. 物流學概論(第三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王佐. 北美倉儲業發展現狀和啟示(1)[J]. 中國儲運.2007(4)
[4]王昕,尹福臣. 企業信息化的方式與階段[J]. 經濟研究參考.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