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員工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者、建設者和發展者。在企業的人、財、物等各項資源要素中,人是最具有能動性的要素,離開了人,一切管理都無從談起。理解員工、重視員工、培養員工、激勵員工,充分尊重企業員工的人格、權利和主人翁地位,實現人力、知識、技術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統一。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激勵員工;共同發展
員工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者、建設者和發展者。在企業的人、財、物等各項資源要素中,人是最具有能動性的要素,離開了人,一切管理都無從談起。
一、注重培育員工共同的理想目標,推動人企共同發展
(1)加強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教育。企業的發展需要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創造,要在廣大員工中開展“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教育活動。(2)加強企業團隊精神的培養。堅強的企業團隊精神,是企業獲得巨大成功的基礎條件。在現代企業中。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精細,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必須具備較強的合作能力。企業的每名員工,只有相互協調,才能整合各類知識資源,形成合力,更好地推動人企共同發展。
二、注重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科學配置人力資源
企業競爭的核心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財富。要通過企業文化的推行和實施,在企業中形成一個團結、競爭的工作氛圍,在內部真正形成公平競爭,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抓住培養、吸引、使用人才三個環節,著力建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隊伍,實施大教育、大培訓,建立教育、培訓、使用、考核一體化的機制,大幅度提高全體員工的科學文化素質。(1)加大物質激勵力度,形成良好的動力,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創造力。要打破薪酬分配和獎勵中的平均主義,建立以績效為依據的分配制度,員工憑能力競爭上崗,靠貢獻領取報酬,更好地體現“收入靠貢獻”和“多勞多得”的原則,讓員工永遠都感到競爭的壓力,進而激發進取意識和創新精神,為企業創造更大的財富。(2)注重精神激勵機制作用,以精神因素鼓勵員工。建立精神激勵機制要尊重員工的人格、尊重員工的意見、尊重員工的個人利益和發展需要,為員工營造良好的事業發展機會。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通過榮譽激勵、典型激勵、情感激勵等精神激勵機制不斷鼓勵員工,使員工不斷感受到領導者的信任和愛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創造出更優異的工作成績。(3)完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相結合。約束與激勵是有機結合、缺一不可的。要通過合理的激勵與約柬機制,實行優勝劣汰,提倡競爭上崗,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促進人才的有序流動,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形成職業競爭壓力。
三、注重挖掘員工的智慧和潛能
(1)強調員工價值的開發與利用。在企業中著力營造一種溫馨、和諧、奮發、向上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的個性的張揚和能量的充分釋放。通過構造企業員工共同的目標體系和價值觀念,將全體員工的潛在智慧充分發揮出來,成為企業發展與創新的強大動力。(2)加強員工職業培訓,充分發揮員工自身潛能。企業要樹立“培訓即是福利”的理念,根據企業現狀和發展目標,系統制定各部門、各崗位的培訓發展計劃。要認清員工的需求,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采用適當的主題、深度及培訓方式,要把那些符合條件、渴望學習的員工納入培訓范圍,通過分層次、分階段的培訓,不斷提高職工職業技能。(3)增強溝通交流,使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健全完善基層員工與管理層的雙向交流溝通機制,建立員工獻計獻策體系。要通過各種方式開展獻計獻策活動,使職工獻計獻策成為一種激勵機制,鼓勵職工發揮聰明才智,積極參與企業管理。
四、注重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和員工行為規范
(1)要大力倡導人文關懷,營造文明氛圍。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用理念來激勵和約束員工,更是一種精神,用企業精神來引導、領導、感召員工,使企業文化逐漸成為員工日常的生活、工作行為。潛移默化地引導員工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形成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和諧進步的生動局面。(2)廣泛開展員工職業道德教育,規范員工行為。進一步健全完善職業道德規范和職工崗位行為規范,把20字基本道德規范落到實處。在不斷提高職工的樂業、敬業、精業、創業精神和競爭意識的同時,引導職工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合理合法地獲得個人利益,維護職工的正當權益。引導職工在社會環境、公共交往、職業活動、家庭生活中自覺遵循行為準則,鼓勵職工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在單位中做一個好職工、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把加強職工的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職業素養作為培育職工道德行為的重要途徑,使職工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
總之,只有將“一切為了人,一切關愛人,一切尊重人”的人本理念,融人企業管理思維,依托提升機制體現能力關懷,培育素質文化形成價值導向,感染員工自我審視,感召員工追求卓越,才能不斷使員工提升實力、增添動力、迸發活力。推進企業持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