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就高雅藝術進校園這一現象進行探討,筆者認為高雅藝術走進高職校園具有積極意義,是對現階段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的重要補充。
[關鍵詞]高雅藝術;高職校園;積極意義
一、高雅藝術進校園可以降低美育教育的門檻,增強校園的文化氛圍
目前,我國的高職教育正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教育結構尚不完善,特別是美育教育,由于多方因素的限制,導致高職院校的美育教育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放眼當前的高職校園,隨處可見流行的、另類的校園亞文化,但它們與高職院校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反觀高雅藝術進校園,其所采取的是組織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赴高校演出,組建全國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學團赴高校講學,以及開展全國普通高校和中學普及高雅藝術活動等多種形式,始終堅持先進的文化導向,且藝術內容均是古今中外相關藝術領域的經典作品或優秀藝術成果,在形式上與內容上均有別于社會流行文化和時尚娛樂文化。數年來,在全國及省級活動組委會的支持下,地方高職院校通過聯合地方藝術院團,積極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使高職學生群體從一開始時的對高雅藝術的不了解、不感興趣,到現在把欣賞高雅藝術演出,感受高雅藝術魅力作為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諸多院校通過長期開展該活動,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從興趣與娛樂的層面提升到鑒賞與認知層面。一個優秀學生的成長,需要濃厚的校園文化的耳濡目染,而高雅藝術進校園可以切實普及美育教育,弘揚優秀的藝術成果,增強學校的文化氣息。
二、高雅藝術進校園可以更新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
高職院校依托的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其專業設置偏重技術性,在培養方向上更重視學生知識能力的職業性。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現階段的高職教育要求需要學生具有廣闊的視野和綜合知識的積累。高雅藝術的展現形式多樣,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說教,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教育學生。此外,高雅藝術經歷了人類文明發展的積淀,它有著深刻的思想性、厚重的藝術性和純粹的審美性,同時,它還集大量的音樂、人文、歷史等社會科學知識于一體,要想在欣賞的基礎上有所精通,就必須對其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現在不少院校的學生開始自發組織有關于高雅藝術欣賞和研習的學生藝術社團,也有不少藝術院團開始主動指導學生藝術社團,輔導排練和演出,幫助學生提高水平,這就形成了校園里的第二課堂。在這個課堂里,學生不是單純的享受高雅藝術帶來的享受和愉悅,而是積極主動的投身其中,用自己的身心去體會、去感受、去參與高雅藝術,通過這樣零距離的接觸,讓同學們在專業學習之余,能夠不斷的進行文理兼容,綜合類比,這對貫徹學生素質教育大有裨益。
三、高雅藝術進校園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懷,釋放學生的心理壓力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認為:“若要把感性的人變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徑是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任何思想教育如果沒有情感做基礎,必將陷入生搬硬套和空洞說教的泥潭,高雅藝術進校園在教育層面就是通過各種藝術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生活力和創造力的情懷,讓學生充分感知、理解、評判各種美的情感,培養美的情操。高雅藝術進校園能夠讓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讓這些優秀的藝術大師所倡導的正向的思想與學生相交流。與此同時,高雅藝術進校園,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由于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壓力而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著名的昆曲表演藝術家李鴻良曾經說過:“昆曲是美的,昆曲之美,哪怕你在聽昆曲的過程中睡著了,你也是與美共枕同眠。”據了解,很多學生在觀賞過高雅藝術后紛紛表示以往的疲憊、厭煩的情緒一掃而光,身心愉悅、輕松了很多。科學研究表明,欣賞高雅藝術,可以讓人感覺愉快,同時還可以調節與控制欲有關的下丘腦區域,抑制冒險、沖動等情緒,使人變得更加平和、理智。因此,深入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可以幫助學生釋放不良情緒,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綜上,在高職院校中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展素質教育、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統一思想認識,引入長效機制,認真組織實施,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活動宣傳,為高職學生搭建“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美育教育平臺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苗苗.淺談高雅藝術進校園的必要性[J].華章.2009(8)
[2]楊曉青.淺談高雅藝術進校園的積極意義[J].大舞臺.2010(1)
[3]趙楊.淺談高雅藝術進校園的必要性[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