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電力企業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或者規劃產業過程的有效循環化,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的機會;在原有條件下采取節能減排、技改創新、回收利用等手段降低碳排放,并創新方式,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電力企業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那么,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又如何積極投身于“低碳經濟”領域呢?具體來說,電力企業積極投身于“低碳經濟”領域有兩種思路可供參考:其一,企業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或者規劃產業過程的有效循環化,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的機會;其二,企業可以在原有條件下采取節能減排、技改創新、回收利用等手段降低碳排放,如利用清潔煤技術、制造工藝的流程優化、廢物回收再利用等。
一、堅持節能減排,減少碳排放量
近兩年來,不少國內電力企業在致力于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效。就如錫盟電力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所做出的努力,2009年,錫林熱電廠“冷水”QC小組針對鍋爐煙氣余熱利用問題開展了QC小組活動,經過認真分析,“冷水”QC小組發現,在廠家設計的流程中,14℃左右的常溫軟水經除氧泵到除氧器后,要用蒸汽將其加熱到104℃,然后再經省煤器加熱進入鍋爐。這個過程中,省煤器只能將水溫提升不到10℃。這不僅僅是省煤器效果不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省煤器所處的位置有問題。如果對省煤器進行改造,并使常溫軟水在進入除氧器之前先進入省煤器,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2009年4月,鍋爐余煙熱能利用項目正式立項,“冷水”QC小組通過咨詢有關專家以及查閱資料,設計了一套抽屜式的省煤器,研發了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系統。這種省煤器的特點是雙向進水和出水,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連接了多層翅管。利用這個系統,既能充分吸收熱能,又能保證水溫的均衡。“冷水”QC小組將這套省煤器裝置命名為“均衡換熱節能器”。系統投入試運行后,“冷水”QC小組隨時監測系統運行數據,不斷總結經驗,改進設計思路,使系統的熱能利用效果不斷提升。經過反復調試,系統實現了設計要求,達到了預期的節能效果。這套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系統正常運行后,使原先進入鍋爐的14℃左右的常溫軟化水的水溫升到了80℃,超過了預期的55℃的目標。此外,系統的節能效果超過了其他專業生產廠家的產品,系統余熱回收效率更高。經測算,4臺鍋爐全部應用自行研制的余熱回收系統后,每年就可以節約天然氣35萬~40萬立方米,折合資金70多萬元,經濟效益非常顯著。運行一年來的結果更顯示,系統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強,可實現自動連續運轉,不需要增加操作人員,占用場地也不大。
二、推廣低碳文化,鼓勵低碳行為
當然,電力企業不僅要在技術上、新能源利用上、工藝流程上等方面開展節能減排,而且要努力將這種低碳意識深入到企業員工的內心并影響企業員工的行為。就如錫盟發電廠致力于構建節約型企業,推廣低碳文化。近年來,該廠積極構建節約型企業,在節能降耗方面,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做到既“抱西瓜”又“揀芝麻”,取得了良好效果。該廠強化制度建設,修訂完善了《能源管理程序》、《能源管理考核規定》等管理制度,在公司定能源指標的基礎上,以指標形式分解到車間、部門,從制度上提供依據,保障節能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廠廣泛宣傳引導,推廣低碳文化,鼓勵低碳行為。
三、開展社會活動,提升企業形象
在“低碳經濟”大環境的背景下,電力企業還可以多組織一些低碳行動(如植樹造林、綠色辦公計劃等)。就如錫林郭勒熱電公司積極參與的“消除碳足跡”植樹活動。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國有大型企業,錫林熱電廠始終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環保事業,并致力于開展對社會有益的活動。2009年6月6日,該廠員工就與社會各界環保志愿者一起,在植物園種植下了一棵棵綠樹。這就是積極參與的“消除碳足跡”植樹活動。“既然是我們自己制造了多余的二氧化碳,就應該自己抹去,而消除‘碳足跡’的主要方式就是植樹造林……希望通過參與這樣的活動,能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是在活動現場,一位錫林熱電廠的志愿者這樣說到。據了解,組織員工參加“消除碳足跡”植樹活動,對保護生態環境、共建地球美好家園意義重大,希望以此為契機,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倡導植樹造林,通過造林植樹,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分化到植物體和土壤中,降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如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而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電力企業在這種“低碳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下,更應當具備低碳意識,并積極投身于對社會有益的低碳行動中,創新方式,努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