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筆
400多年前,蒙田曾斷言:女人的靈魂不夠堅強,承受不了友誼這種把人久久束縛的親密關系。但現(xiàn)代科學發(fā)現(xiàn),女性之間的友誼很奇特。當男人遇到壓力時,通常只有兩種反應:逃,或者戰(zhàn)斗。當女性遇到壓力時,大腦會分泌后葉催產素,緩沖“逃/戰(zhàn)斗”的反應,鼓勵她照顧孩子,或者尋找友情的慰藉。
從最實用的角度而言,閨蜜情誼是女人應對生活壓力的最佳武器,尤其是當她們從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婚姻和家庭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時。在《絕望的主婦》中,婚姻與家庭似乎更像是一個戰(zhàn)場,只有回到她們四個人的牌桌上,才能得到片刻的休憩。
現(xiàn)實生活中,朋友之間,二人、三人組合最常見,前者更私密,而后者更穩(wěn)固。但四個女人在一起,更能呈現(xiàn)女性之間關系的復雜性,還能湊成一桌打撲克牌。幾個女人坐在一起,一邊打牌,一邊閑聊,這種情境本身仿佛就有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她們聊天的技巧——怎么講故事,怎么提問,怎么反諷,怎么迂回,怎么轉移話題——都有高度的技巧性。
關于女性友誼的現(xiàn)代研究中,最有趣的結論是,聊天是女性友誼的基石。聊天不僅讓一個女人感覺到安全感、被接納,還能刺激女性大腦的快感中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和后葉催產素。這是除了高潮之外,你能獲得的最大的神經(jīng)快感。
但友誼在生活中的角色一直都是被嚴重低估的。直到今天,絕大多數(shù)女性仍將與男人之間的關系視為她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關系,與同性之間的友誼則是第二位的。《絕望的主婦》中那幾個女人也算是共過患難,甚至可以為朋友隱瞞謀殺案,但一旦家庭面臨危機,她們彼此之間的那一點溫情,估計是毫不猶豫可以犧牲的。
有研究顯示,女性友誼也有類似于七年之癢的現(xiàn)象:每隔七年,我們一半以上的親密友誼會消失。男人、工作、孩子、生活的變故與危機、不可調和的社會鴻溝,都可能是導致女性友誼終結的原因,但最可怕的一種終結,來自女性友誼最黑暗的一面——攀比導致的嫉妒與猜忌。
兩年前,美國作家Kelly Valen寫了一本書叫《扭曲姐妹情》,毫不客氣地指出,雖然幾億女性都宣稱有多愛自己的閨蜜,然而事實上女人和自己的閨蜜之間不同程度上都會時不時耍個小心眼甚至刻薄對待自己的女性朋友。她調查了美國各地3020名婦女,年齡從15歲到86歲不等,得到一組驚人的數(shù)據(jù):84%的受訪者稱曾經(jīng)在別的女人手中吃盡苦頭,88%稱從其他女性處感到惡意和負面性。1000多個女人聲稱曾經(jīng)因為女性之間的麻煩而患抑郁癥或者尋求心理輔導。
這或許也是《絕望的主婦》的誠實之處:它并沒有像《欲望都市》那樣,將閨蜜情誼理想化,而是充分挖掘了它的復雜性。英國學者詹尼特·托德在《女性情誼》一書中,總結了文學史上的五種女性友誼:浪漫型、欲望型、控制型、政治型、社交型。《絕望的主婦》中基本上都涉及了。一部關于女性友誼的電視劇,其中最讓人悚然心驚的,卻是女人對女人的惡意。
事實上,整個故事,就是由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平白無故的惡意開始的——胡柏太太的一張紙條,導致了瑪麗·愛麗絲的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