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任重道遠
強教必先強師。
我國現有1700萬名教育工作者,其中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有1390多萬名。他們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和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力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更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
針對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提出了以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教育人才規劃綱要為主線,以農村和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提高師德水平和教師的業務素質為核心,以實施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為抓手,以應用信息技術為突破口,總結推廣各地的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著力破解難點、熱點和重點問題,突出更多的改革創新,狠抓落實,培養造就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工作思路。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重點推進:
第一,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農村教育是中國教育最短的一塊板,農村教師是制約農村教育質量的最關鍵因素,所以,必須全力以赴提高農村教師的素質,防止農村優秀教師的流失,同時源源不斷地為農村輸送優秀教師。應借鑒大學生村官的辦法,完善和推進師范生的免費教育,進一步明確政策導向,為農村學校培養大批的骨干教師;繼續把“國培計劃”的經費主要用到農村教師的培訓上,對全國中西部地區的550萬名農村教師開展國家級的輪訓;擴大特崗計劃的實施范圍,同時充分利用城市優秀退休教師的資源,使其成為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補充的主渠道;擴大并且完善“農村學校教育碩士的師資培養計劃”;探索建立城鄉教師定期輪崗交流制度,鼓勵對口交流,使每一所農村學校能夠找到對口支持的城市學校。
第二,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目前,我國幼兒園的職生比(教職工與兒童比)為1∶17.8,其中城市為1∶9.7,縣鎮為1∶17.2,農村為1∶36.5,遠遠超出了《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規定的1∶7~1∶8 的比例,幼兒教師的緊缺已經成為制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瓶頸。因此,必須大力推進地方辦好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和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支持地方建設幼兒師范專科學校,擴大部署免費師范生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規模;同時實施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計劃,推動各地開展幼兒教師的全員培訓;頒布幼兒教師的專業標準等。
第三,改革師范生的招生與培養辦法,完善教師職業準入與管理制度。建議采取師范大學與綜合大學同時培養教師的雙軌制,吸引優秀高中生報考師范專業和優秀大學生選修師范課程,鼓勵優秀大學畢業生選擇教師職業。組織實施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試點,建立“國標、省考、縣聘、校用”的教師準入和管理制度。
第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提升教師的教育質量。應該盡快出臺教師教育的課程標準,改變傳統的老三門,增加培養教師職業認同和專業發展的相關課程,增加課堂、課程、兒童發展、師生關系、教育研究、學業評價等實用性課程,增加教學實習的時間。
第五,加強教師繼續教育,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目前,我國教師繼續教育缺乏嚴格的師資資格認定制度。在德國,師資培訓機構的專職教師必須要有10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并要在理論上有較深的造詣,在理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方可具備專職教師的聘任資格。而且,具備這些條件的教師還要經過國家和地方各級部門的層層審批,才能正式擔任教師工作。如果工作不勝任,同樣可以被辭退。和國外嚴格的師資資格認定制度相比較,我國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無法可依、無章可循、隨意性過大的缺陷顯而易見。面對數目龐大的教師隊伍,各地的教育學院和教師進修學校在教師繼續教育方面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因而構建多元化的教師繼續教育基地,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在一些著名的中小學設立培訓基地,也可組建專門的教師研修中心。還可以建立全國范圍內的教師繼續教育網,把全國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優化和集中,把當代教育家們精彩的演講和課堂教學等內容錄制下來,為全國的培訓機構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同時,應該創建示范性網絡研究社區,組建多類型的教師網絡學習共同體,開展網上、網下結合,真實、虛擬結合的區域教師的研修活動等。
第六,加強師德建設,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所以,一方面要通過生命敘事理論,鼓勵教師以優秀教師為榜樣,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另一方面要把師德教育提前到職前培養、教師準入和職后培訓的全過程,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定期注冊、績效考核、職務聘任、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建立健全師德建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生力軍。“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地位,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形成更加濃厚的尊師重教社會風尚,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胡錦濤的講話,再次充分肯定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部署,確立完整、科學的教師價值觀,充分重視教師在整個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為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而努力奮斗。
我希望,《新教師》,也將把這一愿景作為自己的使命——為中國教師的地位鼓與呼,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智力支持,發現和謳歌教育田野里的英雄,鼓勵和援助教師書寫自己生命的傳奇。
(完)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