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認真寫字不僅可以鞏固識字成果,也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業,同時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長期認真地寫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審美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文化素養。身為小學一線教師的我們,一定要重視和加強寫字教學,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起來,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樹立認真的寫字榜樣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不僅與教師的嚴格要求有關,也與教師的身教有密切的聯系。一手漂亮字,如一個個奇妙的音符,會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譜出優美的樂章,那蒼勁有力、清新俊秀的筆畫會給學生以振奮和力量。實踐告訴我們,哪位教師的字好,他的學生寫的字也比較好。但在一線教師當中,相當一部分教師的字寫得不夠規范,甚至有的執筆方法、寫字姿勢也不正確,課堂板書起不到示范作用。為適應教學需要,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持之以恒地進行寫字訓練,不斷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無論是平時的課堂板書,還是批改作業,教師都要十分注意書寫的姿勢、字的筆順,安排好間架結構,讓學生們目睹教師書寫的全過程,觀察教師的寫字動作,直觀地感受到運筆的輕重緩急和間架結構的均勻、協調,然后再進行訓練。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正確的寫字姿勢與規范的運筆方法是提高學生寫字技能的基本保證。如果不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與運筆方法是否規范,而一味追求字寫得漂亮,那是舍本逐末之舉。所以學生一開始練字,就應該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少教師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意識非常淡薄,課堂上只顧傳授知識,不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學生的寫字姿勢握筆姿勢普遍不正確,寫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勻,有的簡直不像樣子。面對這種現象,一些教師視而不見,批改作業時只著眼于對錯,對書寫質量毫不評判。如此下去,學生便會養成不良的書寫習慣,出現近視、斜肩、駝背、脊椎彎曲等現象,影響身體健康,影響一生的發展。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充分認識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重要性,站在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樹立高標準育人觀,把培養小學生的良好書寫習慣當成自己的職責去認真完成。
三、激發學生濃厚的寫字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向導,是成功的先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產生“渴望獲得”“不斷探索”“如饑似渴”等動力現象和行為。因此,要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必須培養濃厚的書寫興趣。
首先,要上好習字課。習字課是專門訓練學生寫字的課程,時間集中,能形成良好的氛圍,非常利于指導。小學生年齡小,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寫字課上要注重當堂范寫。范寫在指導毛筆字時尤為重要,因為毛筆字的運筆方法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清楚。教師用毛筆蘸水當場在黑板上寫幾遍,什么叫“提按”,什么叫“中鋒行筆”,學生一看就清楚,省時又見效。
其次,圍繞書寫訓練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小學生的好奇心、榮譽感極強,他們總希望自己的成績能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寫字課外實踐活動。如:開展一日一詩活動——每天安排一人在黑板報的“一日一詩”欄中寫一首詩,字寫得好壞,全班同學都有評價,這個同學聽后會受到教育和啟發,以后加強練習,逐步提高。開展作業展覽活動——平時做作業、寫作文,把書寫認真的擺出來,讓大家觀摩,師生共同對作業進行評價。特別是競賽、考試中文質兼美的作文,更有欣賞價值,可以張貼出來,讓大家學習。開展寫字競賽活動——每學期安排一至二次競賽活動。內容包括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等,字的練習可利用節假日等空余時間,比賽也不必用太多時間,可在上課后十分鐘或下課前十分鐘舉行,字也不必寫得太多,一般以一段話或一首詩為主。 賽前要告訴學生,讓學生早有準備,比賽后要評獎,還要把優勝者的作品在班上進行展覽。 還有平時出黑板報、編手抄報等都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寫好字。
再次,利用鼓勵和表揚的方法調動學生的書寫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顯著相關。學習興趣濃厚,能產生較大的學習動力,能為取得優異成績創造良好條件,而優異的學習成績,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會使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互為促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不少教師意識不到這一點,教學中不善于利用鼓勵、表揚的方法調動學生書寫的積極性。有的教師甚至把寫字作為懲罰手段,哪個學生犯了錯,則令其抄寫生字和課文,一寫就是八遍、十遍,甚至幾十遍。其結果扼殺了學生的書寫興趣和積極性。在訓練學生書寫過程中,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揚少批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不斷產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在批改作業的過程要落實鼓勵性原則,只要有一點進步,哪怕是一個筆畫、一個字、一次作業,都要大力表揚,寫上“你真棒”、“有進步”等;每次在批學生卷子的時候,可以另加卷面分,讓學生充分享受寫字的收獲。
四、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練字要嚴格要求。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訓練要有度,要注重學生的發展。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小學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達,學習興趣也難以持久。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害,還會影響孩子寫字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每課的生字,每個寫兩三遍,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可以少寫幾遍;自己覺得寫得不滿意的,就可以多寫幾遍;你還想寫哪個字,就可以再寫幾遍。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好”。 我們常常見到的情形是:學生練字時寫得較好,而做作業時字跡又顯得潦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作業多,難以顧及書面質量;另一方面是學生沒有實現知識、能力的遷移,沒有形成自覺寫字的習慣。為此,在寫字課上,教師要對學生反復強調,一定要將練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業之中,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做到不管是什么場合,不管什么時間,只要提起筆來寫字,就要嚴格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還要和各科教師取得配合,抓緊日常各門作業這一練字的最好機會,共同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習慣,提高練字效果。
寫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機械練習的陋規,努力探索能激發學生寫字興趣的一切途徑,讓寫一手好字成為每一個學生的自覺追求。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新縣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