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在《北京青年報》上看過《跟老師協商分數》的報道:在美國,大學的每門課基本上都有個“開門”的傳統,如果你覺得對這門課有任何疑惑,或者對自己的論文測驗分數不滿意,你都可以和教授預約時間,并在約定的時間去找他們協商分數。
看完這則報道,筆者感慨萬分。是呀!在中國當前教育體制下,學生的作文分數幾乎是由老師“一言堂”,毫無回旋的余地。通常孩子拿到作文本后,大都匆匆瀏覽一下分數,然后是或興奮、或沮喪地合上作文本。作文分數慢慢地演變成了衡量作文水平高低的唯一準繩。看完《跟老師協商分數》后,筆者試想,我們的“作文分數”能否成為打開作文興趣的另一個“潘多拉魔盒”呢?于是,開學初,我展開了“找老師‘改’分數”的活動:“同學們,這學期如果你對你的作文分數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來找朱老師,只要你有恰當的理由,老師一定會給你‘改’分數!”“什么?作文分數還可以更改?”“不會吧!”“太好了!”……望著孩子們一張張或興奮或懷疑的小臉,我得意地笑了。
兩個星期以后,第一單元的作文本發下去了,10分鐘后……“朱老師,我想這篇作文成績可以得95分,請你幫我‘改’一下作文分數?”王磊笑嘻嘻地舉著作文本跑上講臺。“為什么?”我拿起作文本問道:“你原來得分是90分,為什么你覺得可以再加5分呢?”“我……我當然有理由嘍!”調皮的王磊舉著作文本說:“朱老師你看,你在作文評語中寫道‘如果你能夠將老師帶病堅持上課的神態、動作刻畫具體一些就更加好了’。你看,現在我已經根據你的要求做了認真細致的修改,所以我覺得,我的作文成績可以再得5分。”真沒想到,這個調皮的王磊鬼點子還真多。以往孩子們的作文是“完成即價值消失”,如果能通過“改作文分數”的“二次加分”,讓孩子們提高習作修改的積極性,我何不“順水推舟”呢!想到這兒,我笑道:“好吧!這也算是一個充分的理由,給你再加5分。”“老師我也要加!”“老師我也要加!”一時間,教室里響起了一片喊聲……自此以后,孩子們二次修改作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當然我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給他們或多或少的加分。
“老師,我覺得我的作文可以得到90分,你給我的評語是錯誤的。”張翔拿著自己的作文本難過地走來,要求“改分”。“是嗎?我看一看!”我拿過張翔的作文本認真地看了起來:“這一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一陣風吹過,樹上的葉子就像一群頑皮的小孩,調皮地打著旋兒紛紛落了下來……”旁邊是我用紅筆打了一個大大的“?”,然后寫了一句話:“觀察生活不仔細,現在是春天,不是秋天,哪兒來的如此多落葉?”“老師,這幾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路兩旁的香樟樹樹葉落了厚厚的一層,這是真的。”張翔委屈地說著。“是呀!是呀!香樟樹真是在春天落葉的,我家附近也是。”聽了張翔的敘述,孩子們也紛紛為他“鳴冤抱不平”。我一下子愣住了,“是呀!我以自己的經驗——‘春天樹葉抽出綠芽,秋天紛紛落下樹葉。’來衡量所有的樹木,卻忘了考慮地域的差異、樹種的不同,我才是觀察生活不仔細呀!”想到這兒,我連忙給張翔改了分數“100”,并且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次老師給你作文100分,一則是獎勵你善于觀察生活,二則是獎勵你勇于向老師挑戰的精神。希望你以后能夠再接再厲……”“謝謝朱老師!”教室里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
就這樣,我班的“找老師改分數”活動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同學加入到“找老師改分數”的隊伍。此后,孩子們拿到作文本不再是匆匆瀏覽一下分數便“束之高閣”,而是認真地對照老師的評語進行修改,認真地給老師的評語“挑刺”。“這次,你找老師改分數了嗎?”竟然成了同學們的問候語。望著同學們空前高漲的習作積極性,我也欣慰地笑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第二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