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立春那天,成都電視臺在人民公園舉行了“紀念川軍抗戰大型特別節目”。91歲的黃士偉老人作為特邀嘉賓,在面對攝像機鏡頭時,淡定坦然地講道:抗戰時期,我曾任國民黨軍第21軍146師獨立工兵營少校副營長,1942年5月28日,我指揮士兵埋下地雷,炸死了日軍第15師團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
軍情急
1942年4月,美軍派出16架轟炸機從距東京800海里的美國“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轟炸了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摧毀其軍事設施。這是日本本土歷史上第一次遭到空襲,舉國震驚,人心惶惶,輿論嘩然。
美軍轟炸機返航,沿錢塘江口進入浙贛區域,當燃油即將耗盡時,在中國軍隊控制的衢州等3處機場著陸。
這個消息引起了日本軍方的極大關注,他們視這些機場為芒刺,決定發起一場戰役將其摧毀。衢州位于浙江西部,地處浙贛鐵路中段。浙贛鐵路是連接浙贛湘三省的交通動脈,全長950公里。當時,日軍占領了這條鐵路的兩端杭州和南昌,但鐵路沿線大部分地區仍在國民黨軍第三戰區的控制中。日軍大本營命令駐上海的第13軍和駐漢口的11軍,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發起進攻,力圖打通浙贛路,在衢州會師。這場戰役歷時3個多月,史稱浙贛會戰。
1942年5月,東線日軍分三路向金華、蘭溪進犯。參加此次戰役的日軍第15師團由有“急先鋒”、“虎將”稱號的酒井直次中將率領,下屬第15步兵團,步兵第51聯隊、第60聯隊、第67聯隊,騎兵一個中隊,炮兵、工兵、輜重兵各一個聯隊,總計兵力18000人。酒井直次是日本戰國中后期名將酒井忠次(德川家康的家臣)的后裔,1920年入日本陸軍大學32期,畢業后曾到蘇聯考察軍事。酒井直次率部隊從杭州蕭山出發,經諸暨渡浦陽江南下,于5月24日到達蘭溪以北的馬澗地區。
布地雷
國民黨軍第三戰區長官部此時已由江西上饒遷到福建建陽地區指揮作戰,并先令一部固守蘭溪、壽昌,以策應主力部隊集中在衢州會戰。為了避實擊虛,又將浙江中部劃為游擊作戰地區,命令各部在蘭溪江東岸炸毀橋梁、埋設地雷、設置路障、破壞交通、阻斷水運,使敵軍后勤不繼,傷亡無法補充。為此,長官部專門調撥軍列運輸黃色炸藥10噸及兩千余枚地雷供各部隊使用。
1942年5月初,第三戰區長官部發出一列載有兩千余枚4號地雷的火車到蘭溪前線,途經金華時,因日機猛炸金華車站,被迫疏散到金蘭鐵路支線,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為了防止這批地雷落入敵手,戰區長官部命令駐守當地的第21軍146師派工兵就地銷毀這批地雷。
146師獨立工兵第8營副營長黃士偉登上軍列檢查地雷后提出建議,這批地雷性能很好,如果利用起來,可以對日軍構成很大威脅。他的建議得到上級認可。
為延滯日軍進攻速度,長官部于1942年5月26日密令:146師獨立工兵第8營副營長黃士偉率工兵一排,由該師一個步兵營護衛,趕赴蘭溪縣城新21師防區,在蘭溪江東岸埋設地雷,限28日天亮前完成任務。
黃士偉出生于1921年1月,是家中獨子,參軍時年僅16歲。他性格沉靜,從小喜讀《三國演義》??箲鸪跗?,他渴望參軍以報效國家。參軍前寫了一封《抗日出征遺書》交給父親,本想如果家里不同意,就偷偷跑掉。誰知曾為同盟會會員的父親看罷遺書后,竟力排眾議支持兒子從軍報國,并賦《勉子出征》詩一首:“驚濤駭浪襲神州,錦繡河山淪逆流……憂時應效范文正,生子當如孫仲謀?!?/p>
1937年8月,黃士偉順利考入川軍第21軍戰地服務隊,年底在江西清江陸軍工兵學校教導營當學兵,學習爆破、架橋、筑城、挖坑道等課程。1938年秋,他參加梅梗戰斗,被日軍圍困3天3夜,自己負了傷還背著受重傷的戰友張代福突圍。后來又第二次參加永州軍官訓練班學習,接受蘇軍教官訓練,聽中共高參葉劍英講游擊戰術,1939年春畢業,先后任146師436旅438團上尉參謀、工兵連連長、獨立工兵第8營少校副營長、代理營長。
黃士偉率部趕到蘭溪城,來到新21師師部。師長羅君彤已接到長官部的撤退命令,正在部署任務。見到黃士偉一行,羅師長讓參謀長拿來作戰地圖,詳細介紹了前哨陣地的路線、地形、埋雷地區、絕密口令等情況。
作戰地圖上詳細標出了新21師師屬工兵連敷設的雷區,蘭溪城郊周圍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地雷,唯有城北蘭溪江東岸還有一片空白區域,黃士偉決定就在這里下手。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色昏暗,在步兵營護衛下,黃士偉率領工兵排淌水渡過蘭溪江,江水齊腰深,他們便將裝有地雷的竹筐頂在頭上。
布雷區為敵我交戰的無人地帶,氣氛相當緊張。黃士偉命令工兵排原地稍息,檢查器材。
夜色中,他看見前面三岔路口有一個隆起的小山坡,約二三十米高,距蘭溪縣城垣約3華里。他想,此處在輕重武器射程以外,若站在上面拿軍用望遠鏡瞭望,可將蘭溪城盡收眼底。這個不起眼的高地,最有可能成為日軍高級指揮人員作戰瞭望的地方。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黃士偉在心中盤算好后,果斷命令環繞著小山坡,進行30厘米深度埋雷作業,將60枚4號甲型地雷全部埋下,并將引信管調到殺傷人馬的100KG級刻度盤上。地雷埋好后,恢復草皮,并用落葉樹枝掩蓋留下的痕跡。
28日拂曉,布雷作業全部完成,天空中雷聲沉沉,接著下起了陣雨。黃士偉率部撤離時,回頭望了一下那座山坡,心中竊喜,憑他的經驗,這樣的天氣最利于地雷偽裝。
斃敵酋
5月28日早上,大雨還在“嘩嘩”地下著。日軍第15師團就開到了蘭溪城外雷區,“轟”、“轟”的爆炸聲不時響起,日軍傷亡慘重。
日軍部隊只好停下來,師團長酒井直次帶著一群幕僚,將石廓山下一處墓前有石柱的地方當做臨時指揮所。酒井直次十分惱怒,命令工兵聯隊長河野順治中佐派一個工兵小分隊,排除前進道路上的地雷。
當天上午10點左右,大雨漸停。工兵小分隊報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過了,酒井重新跨上了東洋軍馬。
為確保安全,騎兵衛隊在前面開道,步兵尖兵分隊跟進,其后才是師團本部。當行至蘭溪縣城北1500米處的三岔路口時,前面開道的騎兵衛隊不知走哪條道好,便折返報告。
酒井直次策馬來到前端,一眼瞥見前方三岔道側有一山坡,便提著軍用望遠鏡,策馬登高,欲觀察地形。
酒井直次的戰馬踩中了地雷,“轟”的一聲巨響,彈片和沙石騰空而起,爆炸的氣浪把酒井從馬背上高高掀起,又重重地摔到地上。戰馬當即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腳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
參謀長川久保立刻跳下馬來,奔向酒井處,吼叫著命人止血,又派人去找軍醫。日軍野戰醫院的軍醫都已分散到各包扎所,遲遲不能趕來。
幕僚們慌成一團,人馬相撞,又觸發一些地雷,死傷無數。
約半小時后,軍醫部長細谷大佐才趕到,俯身檢查酒井,處理傷口,采取急救措施,并對川久保說:“就目前情況看,師團長心臟無明顯變化,生命暫無危險?!?/p>
酒井臉色蒼白,但精神尚可,鎮定地對川久保說:“參謀長,請你代替我指揮部隊,決不能停止攻擊!”
川久保答道:“請閣下放心靜養,我絕不會辱沒師團的榮譽。”隨后,命令士兵用擔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約200米處的一棟房屋內,等待向后方醫院轉送。
沒過多久,酒井的傳令兵跑來,高聲喊道:“師團長的情況不好了!”
川久保急忙趕到酒井身邊,大聲呼喊:“閣下!閣下!”酒井卻毫無反應,雙目緊閉,于當日14點13分氣絕身亡。
次日,日軍南京師團留守石川少將趕來蘭溪處理善后事宜,焚化了酒井的尸體,保留了他的部分頭發、指甲和骨灰。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建立新式陸軍后,第一個死在戰場上的陸軍師團長。為了不動搖軍心,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嚴密封鎖了相關消息。
4個月后,在杭州西湖畔的劉莊,日軍第13軍舉行了“蘭溪戰役陣亡將士追悼會”。祭臺上并列著5張照片,中間一張就是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其余是同時被炸死的4名日軍官佐。
重慶國民政府軍統情報人員潛入日軍會場,拍回了這些照片。很快,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匯集戰況文件、照片,印成專輯,上報重慶中央軍事委員會,并向盟軍通報,然而,因為缺乏相關資料,特別是酒井直次的死因不明,匯報材料中沒有說明是哪支部隊用什么手段讓酒井斃命的,也沒有為有功者請領軍功。
1942年9月27日,日本陸軍省對外公布了酒井直次陣亡的消息。9月28日,在國統區公開發行的中共《新華日報》迅即以《蘭溪五月之役斃敵酒井中將》為題,作了簡短的文字報道。
悉真相
1949年,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聲中,黃士偉脫離國民黨部隊,考入成都一所財經??茖W校學習。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各種原因,黃士偉一直不敢提自己曾加入國民黨軍隊參加過抗戰的這段歷史,默默無聞地生活了幾十年。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政府防衛廳編寫的《中國派遣軍》首次披露了酒井直次陣亡的詳盡細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教授吳鶴云先生(曾任國民黨軍第23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浙贛戰役時,該部隊屬第三戰區序列)在讀到這些史料后,寫文章對浙贛戰役中中方參戰部隊作了詳細介紹,文中專門提到第三戰區長官部派146師獨立工兵第8營到蘭溪城外埋地雷一事。吳鶴云的文章發表在四川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和四川省參事室編輯的《川軍抗戰親歷記》一書中。1985年秋,黃士偉翻閱此書時,才第一次知道,是自己指揮士兵埋下地雷將敵酋酒井直次送入地獄的。那一年,黃士偉64歲,作為成都市商業二局國營成都第一釀造廠財務科退休職工退休在家。
作為川軍老軍人,黃士偉老先生至今仍然喜歡穿軍大衣。對于沒有軍功章一事,他說那是過去的歷史,他無怨無悔,因為當年參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抗日報國,他已經做到了。(責編: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