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堪稱標準的加拿大“高富帥”單身男子,托我給他找位中國女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盡心盡責地幫他做媒,卻一波三折。回味起這段經歷,十分有趣,不妨講給大家聽一聽。
鄰居串門,意欲求媒
我和丈夫都是定居加拿大的華人。去年夏天一個周日的下午,一位加拿大鄰居突然按響了我家的門鈴,他開門見山地自我介紹說:“我是你們的鄰居威爾遜,很想認識你們。”
威爾遜是個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加拿大青年,40歲左右,大大的眼睛、挺直的鼻梁、高高的身材,苛刻地評價,也能打80分。
威爾遜剛坐下,就和我們聊起了中國這些年來的變化。看來他對中國的了解還真不少。丈夫陪他聊天,我則燒水沏茶、洗水果拿點心,招待這位加拿大鄰居。
威爾遜聊了一會兒,突然話鋒一轉說:“聽說你們中國太太很勤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真羨慕啊!”
看到我給他的茶杯續水,威爾遜又感慨起來:“加拿大太太就不會這么體貼,如果你讓加拿大太太幫你拿水,她不僅不幫你拿,還會反問你:你的手哪去了?”接著,他又嘆氣說:“唉,自從兩年前和前妻離婚后,我至今單身,每天回到家,孤獨一個人,感覺很不好。”
加拿大人一向忌諱不熟的人打聽他們的隱私,先生說了一句“對不起”后,便識趣地岔開話題,談起了各自的工作。
威爾遜雖然婚姻不順,事業卻順風順水。他不僅有一家獨資公司,經營石油設備,還在兩家開采油井的公司里占有股份,每年光分紅就有200多萬加元。兩個男人暢談如何賺錢,如何規避風險,聊得不亦樂乎。
威爾遜告辭之后,我和先生都覺得納悶:他此番來我家拜訪到底是什么目的?“我總覺得這家伙醉翁之意不在酒,此中必有玄機。”先生說。
果然,不久后的一天,威爾遜邀請我們去一家華人飯店用餐,總算說出了他結識我們的真實動機。
“沒有太太的日子真難熬,”威爾遜酒后吐真言,“我希望你們能幫幫我,介紹一個溫柔賢惠的中國太太。”我這才恍然大悟:兜了這么大個圈子,原來是為了請我們做媒啊。
我們問他為什么一定要找中國太太。他說中國太太溫柔體貼,他喜歡這樣的女人。吃人嘴軟,威爾遜又如此真誠地拜托我們,自然不好推辭,我和先生便開始認真地幫這個“高富帥”物色起合適人選來。
挑肥揀瘦,很難伺候
說來也巧,我們有個女友,現年35歲,來加拿大已有10年,現任多倫多某華人銀行經理,離異3年,沒有孩子。她皮膚白皙,身材高挑,是個實實在在的大美人。離異后,追她的男士不計其數,但她眼光偏高,一般人很難打動她的芳心。我和先生都覺得,她與威爾遜無論在相貌還是事業上,看起來都很般配,于是頭腦一熱,決定幫忙促成此事。
下一個周末,我和先生特意在家里舉辦了一個Party,邀請了十多個朋友,包括威爾遜和那個銀行美婦。我們原打算等Party結束后,再詢問威爾遜對那位美婦的感覺,誰知,這個加拿大小伙子卻背著我們“先下手為強”,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威爾遜見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有說有笑,以為他們是好朋友,等那個女士離開后,他走上前去,對那個男士說:“你能否介紹我認識剛才與你聊天的那位女士?”
男士奇怪地問他,“你要認識她做什么?”威爾遜直言不諱:“我覺得她很不錯,我想追她。”
那男士眉毛一挑,咬牙切齒地回答:“哦?那你得先問我是否同意,她——是——我——太——太!”
威爾遜像挨了一悶棍,蒙了半天才反應過來,立即道歉。那個男士轉身便把這笑話告訴了我們,我們都捧腹大笑。威爾遜更是尷尬極了。
Party結束后,我們私底下問威爾遜對那個銀行美婦的印象如何,他搖搖頭:“她太白太瘦了,看上去不太健康,我可不想要一個病美人,天天小心翼翼地照顧她。”
天啊!這在中國人眼中求之不得的“白富美”,在老外眼中卻是難以接受的缺點。
接下來,我們又委托朋友輾轉介紹,結識了一個在多倫多醫學院就讀的一個女博士。女博士現年30歲,未婚,她平時熱愛運動,曬得一身小麥色肌膚。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們這次在家舉辦的Party范圍很小,只邀請了威爾遜、女博士和她的母親,以及介紹女博士給我們認識的那對夫婦。
讓我們竊喜的是,威爾遜和女博士相談甚歡,尤其兩人都喜歡旅游和運動,有很多共同話題。女博士的母親對威爾遜也是十分滿意。臨別前,威爾遜和女博士互留了電話,我和先生都覺得這次相親還算成功,便翹首以待兩人的好消息。
誰知,3個星期后的一天,威爾遜來到我家,沮喪地告訴我們:“對不起,我和蘇博士分手了。”
“為什么?”我和先生異口同聲地問。原來,每次威爾遜約女博士出來,她都要帶上她媽。無論吃飯、看電影,還是去酒吧,老太太都一路跟隨。有一次,威爾遜約女博士去海灣游泳,老太太不會游泳,但也跟著去了,他覺得十分掃興。前幾天,他實在忍不住了,便對女博士說:“你已經不是12歲以下的孩子了,為什么不能離開媽媽的管轄?”
女博士說:“我媽剛來加拿大不久,我住的公寓附近很亂,她又不會英語,不會開車,我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家。而且,我們以后結婚了,我媽也要跟我們一起住,我爸早就去世了,我不能丟下我媽不管,我媽還能幫我們帶孩子呢。”就是這番話,嚇得威爾遜魂飛魄散。
“我要娶的是一個女人,不是兩個女人。”威爾遜坐在我家沙發上,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結婚后和丈母娘同住?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和先生面面相覷,唉,這一次又失敗了。看來,給老外做媒,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波三折,橫生枝節
時值初秋,我們準備回國探親,威爾遜得知后,便請我們從中國幫他物色女友。我們在國內的兩個月時間里,威爾遜幾乎每隔幾天就要給我們發一封郵件,一番寒暄后,末尾總不忘附上一句:別忘記幫我找女朋友哦!威爾遜的殷切期望讓我壓力極大,以致我見到一個朋友,就神經兮兮地問:“你身邊有沒有待嫁的姑娘,給介紹一下……”
一次,為了近距離觀察一個在某大酒店工作的女孩,我們還特意在該酒店訂了一桌酒席,可見我這個媒婆是多么盡心盡責。
兩個月后,我們回到了多倫多,同時帶回了3個女孩子的照片和個人資料。其中一個演員,一個海歸女碩士,一個酒店女經理。我決定先給威爾遜看一個女孩的照片和資料,不能讓他覺得中國女孩求之不得嫁老外,我們也得自重點。
我先給威爾遜看的是女演員小愛的照片,她是我在北京認識的一個朋友,現年29歲,演過幾部偶像劇,同時也是某電影學院的老師,還有一家自己的文化公司,身兼數職,十分能干。
我和先生覺得威爾遜一定會滿意。果然,威爾遜一看到照片,便雙目來電,激動不已。他問我在網上能否看到小愛的作品,我便打開小愛的博客,里面有她寫的心情文字、劇照,還有她主演的電視劇片花。威爾遜看得聚精會神,不停地贊美著:“So Beautiful!So Beautiful!(好美!好美!)”我們也實話相告:“這位女演員處處優秀,只是不會英語,所以一開始你們溝通起來會有些困難,你要有心理準備。”
威爾遜卻信心十足地說:“語言不是問題,現在的翻譯軟件很多,再說我本來就是個中國通,我可以用中文和她交流。”他這么一說,我們更加歡欣鼓舞,心想這事兒八九不離十了。
威爾遜說,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去波羅的海度假,他讓我將小愛的博客地址發到他的郵箱,他會在旅途中考慮考慮此事,回來后再作決定。
十多天后,威爾遜回來了,我從后院看到他家亮起了燈光,但他回來后一直沒有給我們打電話,也沒有登門造訪。直到圣誕節過后,我們才收到威爾遜的郵件,他在信中對我們說:“十分對不起,我考慮很久,還是覺得找一個會英語的女友比較合適,因為我的父母都不會中文。如果語言不通,他們在一起會很別扭……”看到這句話,我連抽他的心都有了。早知如此,何必讓我替你做媒?更何況,這時小愛正要赴加拿大進行文化交流,我已邀請她轉道多倫多,實地考察一下威爾遜呢。先生也很生氣,直接打電話問威爾遜:“你是不是有女友了?”
威爾遜倒也爽快:“是的,我們是在波羅的海認識的,她是個越南女孩,也住在多倫多,我們現在相處得十分開心。”
放下電話,先生從男人角度分析道:“大概那越南女孩的床上功夫十分了得,解了威爾遜的饑渴,是男人都不會拒絕的。”我卻無比郁悶:做媒還被當事人耍,這個媒婆真窩囊啊!
痛失所愛,后悔莫及
今年春節過后,小愛一行如期而至,我們把威爾遜有了女友的實情如實相告。小愛倒也豁達,她說這都是緣分,不怪我們。但我還是心有戚戚,于是特意在家舉辦了一個Party,邀請了很多華人朋友,也邀請了威爾遜,名為迎接國內同胞,實則讓威爾遜目睹一下小愛的風姿,讓他找后悔藥去!
家庭自助晚餐過后,樓上的家庭影院里播放著由小愛主演的電視劇影碟。果然,威爾遜看得津津有味,其實他是在看小愛。而小愛則在樓下的客廳里和幾個女士喝茶聊天,她身著優雅的粉色旗袍,高盤發髻,舉手投足落落大方,高貴動人,全場都以她為焦點,兩個未婚華人男士更是不離她左右。我偶爾發現,威爾遜不知何時站在樓梯口,目光緊隨著小愛的一舉一動。我一陣竊喜,看來我的目的達到了。
過了一會兒,威爾遜來廚房找到我和先生,喃喃地說需要我們的幫助。先生明知故問:“幫你什么啊?”“小愛非常迷人,我被她深深地迷住了,我想追求她……”他說。
我不厚道地打斷他:“可是小愛不會說英文,她和你家人交流會有障礙啊。再說,你不是已經有了越南女友了嗎?”
威爾遜聳聳肩膀說:“你說阮絲芳?我和她分手了。她之前并沒有告訴我,她還有一個6歲的私生子,我們不會在一起。”
我在心里歡呼:哇,真是老天有眼!我決定回擊一下這個朝三暮四的家伙,于是我說:“小愛現在的事業發展得很好,如要來加拿大,她將會失去很多,她也有顧慮。所以你們的事情也急不得,慢慢來吧。”
第二天,小愛一行將飛往中國香港,威爾遜自告奮勇要送他們去機場,并表示,只要小愛愿意,他也可以陪同前往,小愛禮貌地婉拒了他。我心里暗暗得意:你以為中國女孩那么容易追到嗎?
小愛走后,威爾遜每天都要“騷擾”我們,他寫了好幾封郵件,都是些熾熱的求愛信,讓先生翻譯后轉發給小愛。威爾遜甚至表示,他可以去中國追求小愛。我給小愛打電話,問她的感覺。小愛說,她在我家那天,遇到了在多倫多工作的單身華人張先生,兩人都是江蘇同鄉,一見如故,這段時間通過電話聯絡,愛意劇增。對于威爾遜,她只能說抱歉。
我們把小愛的話如實轉達給了威爾遜,他先是大呼可惜,繼而垂頭喪氣,接著,又苦苦央求我說:“再幫我找一個像小愛這樣迷人的中國女孩吧!”
我認真地對他說:“威爾遜,中國有句名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以后的緣分,只能看你的造化了。”說這話的同時,我已經打定主意,我的媒婆生涯到此結束。
(責編:孫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