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基于社交的應用也層出不窮,Banjo作為基于位置的社交新應用,整合多個社交網站,成為社交網絡新入口。
人們通過Facebook關注好友的最新狀態、通過Twitter獲取最新發生的新鮮事、通過Instagram分享有趣的照片……社交網絡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多數人注冊了多個社交網站。通過不同的社交網站,人們擁有了不同的好友,但想要同時關注不同社交群的朋友就顯得很麻煩,因為你需要打開不同的網站。有沒有一款應用能滿足同時關注不同社交網站上好友信息的要求呢?Banjo恰好符合。
Banio是什么
Banjo是Banjo公司推出的一項新的移動應用,但它并不是一種新的社交網絡,而是一項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務,是社交網絡新人口。“Banjo是一種社交發現服務,位于社交的頂層。”Banjo總裁Damien Patton這樣描述它。
使用Banjo時并不需要用戶創建新的個人主頁,也不需要添加或是移除好友。登陸Banjo后,它會直接提供連接Facebook、Twitter等的選項,用戶可以通過它們獲得公開的地理定位信息,并獲取該地理位置相關用戶的最新狀態和信息。Banjo把搜集到的信息以列表或者地圖的形式展現給用戶。通過Banjo,用戶既可以看到周圍人的信息,也可以查看較遠的、感興趣的地方發生的新鮮事,也可以選擇僅顯示朋友的相關信息,還可以查看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上的好友動態。而Banjo的內置地圖能夠非常精準全面地將用戶社交地圖范圍內發生的事件呈現在用戶面前。
正如Patton所說:“有了Banjo,你就不需要在各種不同的社交網站上切換以查看好友和其他用戶的狀態和新鮮事。Banjo能夠讓用戶更好地掌控信息。因為在很多時候,我們錯過了一些人和事,而遺憾的是,往往我們并不知道我們已經錯過了,直到事情已經無法挽回。”
Banjo的出現源于patton的一次經歷,有一次,Patton從波士頓的Logan機場坐飛機回家,但當他回家后登陸自己的社交網站時卻發現,他當時的一個好朋友也在同一個機場區,但他們卻很可惜地沒有互相碰到,“我感到特別沮喪,因為我們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面了。所以,在當時我就決定,我得趕緊研發一種產品,這樣我就不會再錯過與在我附近的朋友和家人見面的機會了。”Patton說。
那Banjo如何找到用戶呢?其一是使用基于地理信息的網絡“簽到”服務,如Gowalla、Foursquare或Facebook Places等。其二是搜集帶有地理標簽的文字、圖片以及其它來自社交網站的內容等信息,以從中獲取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
目前Banjo支持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Gowalla、TwitPic與Instagram等社交網絡,而Banjo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所有大大小小社交網絡的聯合體,能夠從“所有的”社交網絡服務里獲取地理位置信息。據Patton介紹,他們現在正重點整合22種服務,努力向公司最終目標靠近。
Banio做什么
關于Banjo要做什么,Patton及其公司有著明確的目標,“我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加入進來,讓距離不再遙遠。我們能隨時獲取我們周圍的有用信息,大千世界盡在我們掌中。”
Banjo的功能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將用戶與附近的社交網絡好友聯系起來,如Patton的故事中,如果當時有一個類似Banjo的應用,他就不會與他多年未見的朋友擦肩而過了。二是為用戶提供定制功能,定制一定范圍內包括好友在內的新動態等信息。三是讓用戶認識他的好友在其他社交網站上的朋友,并獲取他們的信息,比如,Banjo可能會告訴你你在Twitter上的好友在Instagram上的好友分享了一張照片,雖然你可能并不認識他也不是Instagram的用戶。四是讓用戶虛擬訪問其他地點,了解當地社交用戶的最新動態,成為收集不同地方信息的好幫手,這點為記者尋找報道素材提供了極大方便。Patton表示,“我們已經擁有520億個獨立的索引連接。當你身處不同的地區,Banjo為你呈現的信息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為不同的用戶打造個性化的實時新聞。”
一般基于位置的應用都著眼于發現“這里”的故事,但Patton認為:“‘這里’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我們很輕易地就能知道自己附近發生的事情,但對于更遠的地方正在發生著什么卻一無所知。而其中或許有些信息是對我們十分重要的,我們不該錯過。僅僅讓用戶了解附近新鮮事的社交應用已經落伍了。”
因此,Banjo將多個社交網站的信息整合到一起,讓用戶能通過網絡獲得“那里”正在發生的新鮮事,同時也讓用戶隨時了解各地好友的最新狀態。通過Banjo,用戶不需要實地簽到和參與,就能獲得世界上任何你感興趣的地方的最新資訊。“從別人那里,我們總能夠了解一些新東西。”Patton說。
Banjo上線不過兩年就已經覆蓋了全球194個國家,并擁有300萬注冊用戶。對Patton來說,“這款應用就像彈奏班卓琴(Banjo),班卓琴演奏快速而且有趣,社交也給人這樣的感覺,總是有一堆人聚集在班卓琴演奏家周圍聽他們演奏。如果你用了我們的Banjo應用,你也一定會覺得隨時有一堆人跟你在—起,你一點也不會感到孤單。”
雙胞胎Sonar
在社交領域,類似Banjo這樣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應用最近出現了不少,Sonar就是其中一種。Sonar也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彈性社交網絡應用,它的創始人Brett Martin介紹說:“Sonar的原理非常簡單,開啟Sonar應用之后,我們將為你指出角落里的那個家伙是你大學室友的Facebook好友、點唱機前的那位型男就是你在Twitter上關注的一位VC、吧臺的那位索女也喜歡Arcade Fire和海明威。”但陌生人之間也許會對使用這種開放性的應用有所抵觸。Sonar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用戶已經在其它社交網絡上分享的數據,來加大用戶社交圖譜的密度。
Sonar使用的是基于地理位置和現成的SNS數據,如用戶的Facebook、Linkedin、Foursquare、Instagram等賬戶的信息,與Banjo類似,此外Sonar同樣不強制要求用戶連接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絡。但如果連接的話,就能享受到Sonar的核心服務:辨認出在你周圍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
對Sonar來說,重點是用戶所處位置周圍的朋友及朋友的朋友等所代表的動態社交圖譜,關注的是關系,但Banjo并不在乎這個,它在意的是誰出現在你想知道的位置,并且帶來了什么樣的信息,關注的是內容。并且,Sonar只通過Foursquare收集地理位置的信息,并且準備在簽到之后的后續服務上深挖價值,而Banjo與之做法相反。
Banjo和Sonar就像雙胞胎,擁有相似的外表,但在成長過程中卻走上了不同的成長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