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禁止網彩是用懶政思維與方式去監管,不做固然不會犯錯,但也無法贏得尊重。做,用合適的方式去做到最好才能獲得價值理性的力量,只有受人尊敬的人事才能福澤萬代、彪炳千秋。
彩票媒體業界資深人士蘇葭透露:10月24日,中國競彩網和500彩票網分別獲得了財政部的體育彩票網絡銷售牌照批文,成為首批網絡售彩試點網站,前者為官方性質的國家體彩旗下的中體彩運營公司,后者則是國內最早運營網絡彩票業務的專業彩票網站。500彩票網上線了新域名www.500.com,并將普通客服電話升級為400電話,提供體彩資訊及銷售服務,但福彩的銷售因未獲得批準或委托而處于停滯狀態,僅提供福彩的資訊信息。記者致電500彩票網獲悉,原網站www.500wan.con現只提供相關資訊,不提供購彩服務,待時機成熟后將停用。體彩先行,一直躲在幕后的網絡彩票走向臺前,彩票監管層經過幾年的醞釀,終于放開試點,中國正式試水網絡售彩。準確地說,網絡售彩早已存在,現在只是開始將其納入監管范圍,使其規范化。
網絡售彩雖有不少亂象,但不能簡單地一禁了之,通過互聯網售彩順應了時代趨勢和技術趨勢,有很多利點。關鍵在于管理到位,使其規范化、透明化、可控化,為社會發展添力。對網絡彩票由禁改限,正體現著這樣的思路和回歸。
灰色地帶的網絡彩票
網絡彩票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的彩票品種,近年來,電子商務在中國爆發式增長,彩票作為數額小、購買頻的商品,市場和消費者都有需求,于是網絡彩票應運而生。網絡售彩大約出現在2001年,2007年、2008年時最盛,彼時,互聯網彩票亂象叢生,對監管形成了嚴峻挑戰。互聯網上私彩橫行,非法集資、詐騙、賭博、傳銷等現象屢見不鮮,既損害了彩民的利益,也使國家公益彩票的形象受損、擾亂了正常的彩票秩序和社會秩序。
由于當時我國尚無彩票管理的專門法,對網絡彩票的監管更是真空,在混亂的狀況下,只能先一禁了之。于2007年11月6日和2008年1月2日,財政部、公安部、民政部、原信息產業部、國家體育總局等國家彩票主管部門曾先后兩次叫停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但收效甚微。直到2009年7月1日,《彩票管理條例》才出臺并施行,但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法規,缺乏實施細則,可操作性不強,對非法彩票沒有作出明確界定,且對網絡彩票并未涉及,條例的出臺對網絡彩票并未產生多大影響。晚至2012年3月1日,《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才出臺,其中對非法彩票做出了界定,未經財政部批準或彩票發行、銷售機構委托的網絡售彩被定性為非法行為。此前的2012年2月28日,國家體育總局專門發布有關執行細則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查非法網絡銷售體育彩票行為。
網絡彩票長久以來一直處于灰色地帶,初期,法無禁止即可為,網絡售彩并不違法,監管部門的叫停于法無據,無違法行為的網絡售彩并無法律風險,叫停效果自然微弱。但網絡彩票又有不少亂象,在缺乏法律等有效監管手段的情況下,只能是蒼蠅、蜜蜂一起拍,在政策上完全禁止網絡售彩,于是網絡彩票生存在法律和政策的夾縫中。
網絡彩票漸入佳境
2010年9月26日,財政部頒布《互聯網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監管層開始醞釀對網絡售彩的管理舉措。辦法未完全禁絕網絡售彩,而是由禁改限,設定了6條準入門檻和資質條件: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2、注冊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3、有符合要求的場所和安全保障措施;4、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措施;5、單位及其高級管理人員近五年內無犯罪記錄和不良商業信用記錄;6、取得相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機構將有望獲得網絡售彩的正名,成為合作者或受托者。辦法里確定的原則較為合適,網絡售彩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亦有其功效,簡單一刀切地禁止不利于我國彩票業的進一步發展。網絡彩票有市場、彩民也有需求,彩票觸網可謂正得其所。
我國彩票由國家發行,是公益彩票,籌集到的彩票公益金對我國體育、醫療衛生、教育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網絡售彩無疑為我國彩票公益金的籌集拓寬了渠道,有利于增進全社會的福祉。當前,彩票的地面銷售網點遍布城鄉,趨于飽和,欲增長發展,一則可以增加彩票的品種和玩法,二則就是開辟新的發行渠道,而前者成本較高,需要協調的事宜較多,操作起來較為困難,但互聯網卻為后者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載體,互聯網跨地域、全時候、隨身隨地、無紙化,能促進彩票的售賣。
互聯網可以使彩民超越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購買彩票,方便了彩民,也增加了彩民中獎的機會。通過銀行賬戶與投注賬號的對接,1萬元以下獎金的兌獎不需要彩民親自辦理,直接打入彩民賬戶,省去了奔波之苦,也排除了錯過中獎的可能。互聯網強大的傳播特性,能夠吸引新彩民購買彩票。在網絡上,對中獎信息的查詢也變得更為容易,能幫助彩民及時知悉中獎信息,避免因不知道自己中獎而錯過了兌獎期。
網絡彩票利民、利彩、利社會,可謂一舉三得。
以疏代堵興利祛弊
放開網絡售彩順應民心,但同時也意味著對網絡彩票的監管要到位。網絡彩票興利的基礎在于除弊,對私彩、非法集資、詐騙、賭博等的監管打擊自不必說,而公彩的發行由于互聯網的特性也有了很大的黑箱操作空間,亦需要加強防范。對此,在完全放開網絡售彩前,選取少數幾家有資質的機構進行試點,據此健全監管機制是謹慎可取的。
一直以來,民眾對彩票的公正性都心存疑慮,互聯網更增加了這層隱憂。比特比原子更易逆轉、修改,且更不留痕跡難以追蹤回溯,因此對網絡彩票的管理設計一定要精準嚴密。記者一直以為,電腦開獎的彩票如福彩3D、即刮即開型彩票都有很大的操縱余地,開獎的結果可以不隨機,容易被人為操縱,可能不準確、不公正。網絡彩票的無紙化、電子性,使得暗箱操作更容易也更難監管,所以對網絡彩票的管理更應嚴格,這不能完全依靠技術,要靠人和法律,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可控透明的運作機制,不給任何暗箱操作留空間。
一刀切地禁止網絡售彩是用懶政思維的方式去管理,網絡彩票是大勢所趨,在中國也已是既成事實。若完全禁止,由于巨大利益的驅動,不少機構會鋌而走險,而由于缺乏正常的監管手段,網絡彩票無法規范化,反而會帶來更大的不利影響。有管理有規范地放開,趨利避害,使網絡彩票在可控的范圍內發展,對各方均有益。
未來網絡售彩能否全面放開、門檻究竟有多高,一切還未可知,這要取決于試點的情況、各利益攸關方的博弈,這也是欲涉足網彩的機構十分關注的。但有利于彩民、有利于中國彩票業的發展、有利于國家公益金的籌集和使用是貫穿始終的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