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裸婚時代》是一部反映80后婚戀的電視連續劇。自江蘇衛視首映以來,觀眾熱評如潮。但透過這部電視劇,仍能看到新結婚時代的女性悲歌。劇中的女性沒能走出男權的陰影,她們作為被動的“第二性”,被局限在男權社會設定的空間里。該劇的男權主義書寫模式設定了男才女貌的婚戀組合模式,并隱性地流露出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模式,在當今社會文明背景下,這種現象應該引起大眾的反思。
關鍵詞:《裸婚時代》;男才女貌;男權書寫;女性意識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2)03009504
一、引言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西蒙娜·德·波伏娃創作了《第二性》,這本被視為西方女權主義運動“圣經”的著作,揭示了女人成為第二性的社會文化根源,擦亮了人們蒙昧的雙眼,為當代婦女運動奠定了理論根基。接下來如火如荼的女權主義運動,更是宣告了女人爭取自由平等的努力。
《裸婚時代》是一部反映80后婚戀的電視連續劇,自江蘇衛視首映以來,觀眾熱評如潮。據索福瑞CSM39城數據顯示,其開播當日的收視率為0.98%,居同時期全國電視劇收視率榜首。江蘇衛視在首播大獲全勝的情況下,迅疾進入第二輪重播,重播當天,該劇仍是全國同時段收視率第一。同時,它在百度和谷歌的熱榜排名居于前列,原著《裸婚》也在近期加印多次,而微博上關于《裸婚時代》的討論也多達二十幾萬條。(1)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大家如此追捧它?拋開公認的裸婚主題、強大導演和演員陣容之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它連接當下,對接現實。這個現實是什么?主角之一劉易陽的扮演者文章說:“劉易陽是我們80后的縮影,相信很多人能夠通過《裸婚時代》找到共鳴。”我們很清晰地看到,這個現實就是80后已經步入新結婚時代,他們如何結婚、生活,是當下眾多80后尋找共鳴的聚合點,也是其他人群一睹為快的興趣點。在肯定這部作品的積極意義前提下,以女性主義的視角,我們應該反思的是:該劇中反映的80后,是否突破了女人作為第二性的尷尬地位?當下女性是否正昂首闊步地踏入自由平等的新時代?本文嘗試通過對《裸婚時代》這部電視連續劇的分析,審視當下女性在社會中的真實處境。
二、婚戀組合模式:男才(財)女貌
在《裸婚時代》中,真正體現裸婚形式的是男女主角劉易陽和童佳倩。除了表現兩者婚姻喜怒哀樂的主線之外,還有另外幾對婚戀組合,比如冬瓜和孫曉嬈、崔彬和陳嬌嬌等。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幾對戀人的組合模式。
首先看組合之一:劉易陽和童佳倩
劉易陽和童佳倩是此劇的兩個主角,故事圍繞兩個人的婚戀展開敘述。劇中的劉易陽由文章扮演,他不屬于高大英俊型,頂多屬于短小精悍型。而童佳倩與劉易陽相比,則以美貌勝出,這是劉易陽最為自豪的。童佳倩母親不同意兩人的婚事,劉易陽深情表態:“我們倆上學那會, 我就覺得佳倩長得好看,別的男生多看她一眼 我這心里就特不高興。……我每天騎車子都多騎五六公里,就是為了能繞到你們家樓下,看一眼童佳倩。”無疑,讓劉易陽傾心的是童佳倩的美貌。劉易陽在童佳倩眼里則是聰明,點子多。雖然目前只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組小組長,但童佳倩認為他是典型的潛力股,她很看好劉易陽的未來。在兩人被“細節打敗婚姻”離婚后,老同學杜毅又追求她,并不計較她還帶著女兒,顯然外貌在其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組合之二:冬瓜和孫曉嬈
冬瓜本名李冬,從他的綽號即可想象其外貌特征。他與劉易陽同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廣告創意,是劉易陽創意組的組員,劉易陽的鐵哥兒們。在廣告創意方面,冬瓜沒有多少才能,劉易陽沒有辭職的時候,他依賴劉易陽的創意,劉易陽辭職后,他仍然向劉易陽尋求創意。雖然冬瓜在廣告創意這行里沒有什么大的才能,但他卻對汽車情有獨鐘,而且在修理汽車和汽車裝配方面靈氣十足。另外,他會跟女孩調侃,懂得憐香惜玉。孫曉嬈是通達集團董事長的千金,作為電視劇的配角,她雖然不及童佳倩漂亮,但90后的青春活潑,敢愛敢恨、我行我素的個性,仍然吸引著冬瓜。她被劉易陽的才氣和人格魅力所傾倒,熱烈地追逐劉易陽,在看到離婚后的劉易陽心里仍然裝著童佳倩的時候,暗戀孫曉嬈的冬瓜勸她:“眼睛里騰出百分之一的空,來看看別人,沒準你會有收獲”。最后,孫曉嬈跟冬瓜走到了一起。
組合之三:崔斌和陳嬌嬌
陳嬌嬌出身于普通家庭,是個漂亮現代的女孩,她貪圖享樂,一心希望通過婚姻改變生活現狀,過上有錢人的日子。母親張羅給她介紹的對象崔斌是個博士,雖然學富五車,但長相普通,性格木訥古板,衣著保守落伍,以陳嬌嬌如此時尚世故的漂亮女孩,對崔斌唯一感興趣的就是他頭上博士的光環。崔斌雖然有學問,卻給不了她大富大貴的生活享受,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大款黃有為,不顧黃有為年齡大,長相丑陋,她馬上甩掉了崔斌,投入黃有為的懷抱。經過一番折騰,發現上當受騙的陳嬌嬌又回頭寄身于崔斌,與蒙在鼓里的崔斌順利結婚。
從以上三個婚戀組合我們看出,劉易陽、冬瓜和崔斌,除了由文章扮演的劉易陽長相還算可以外,其他幾個長相一般,有的甚至可以算作丑陋,他們憑借各自不同的所謂的才氣,征服了童佳倩、孫曉嬈和陳嬌嬌,而三個風格不同的漂亮女孩,她們最重要的資本則是外貌。這幾個婚戀組合的固有模式就是男權社會婚戀模式的特點之一,即男才女貌。
男才女貌這種婚戀組合模式的實質是什么呢? 其實質就是男女不平等。在父權制社會里,男人被認為生來就是要創造世界,有所作為的。男人有了才氣意味著他可以創造財富,創造奇跡,給家庭帶來幸福。而女人則只能作為所謂的第二性,處于被支配的地位,不可能給家庭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在家庭模式中,她只能貢獻她的外貌。
在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模式屢見不鮮。如《霍小玉》中李益對霍小玉說:“小娘子愛才,鄙夫重色。兩好相映,才貌相兼”。[1]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女性受教育的機會較少,受教育的程度也很低,她們只能依靠自己的美貌換取婚姻的幸福。現代社會中,雖然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但“對男人來說,她(女人)就是花朵和寶石。”[2]花朵和寶石是被動地供人欣賞的。“打扮越漂亮的女人就會得到越多的殷勤;她越是要找工作,美貌絕倫帶給她的利益就越大。花容月貌代表著一種武器,一面錦旗,一種防御,一封推薦信。”[2]女性面對社會的選擇時,外貌占據很大的比重。在這種強大的男權思想濡染下,這種觀點竟然也得到女性的認同:“有什么辦法呢!男人總想鮮皮嫩肉!”[3]190
顯然,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男才女貌婚戀組合模式,充斥著男尊女卑的男權思想,即使社會發展到了今天,這種思想在人們意識中依然根深蒂固。《裸婚時代》這部電視劇中,男女主人公沿襲了舊有的婚戀模式,把女性置于被觀賞的地位,其中的女性不是積極地依靠自身力量創造幸福,而是依憑美貌換取婚姻的幸福,雖然這種婚姻模式最終未必幸福。在女性意識如此高漲的當今社會,這種老套的婚戀模式未免使人感覺有些不合時宜。
三、家庭分工模式:男主外女主內
空間指一個有限的場地、區域、處所、位置或場地。但這個有限的空間“是人造的,不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純粹形式的,不是理性抽象的,不是一個中性的客觀的科學對象,更不是一個物質性的器皿。……是被各種歷史的、自然的元素澆鑄而成。”[4]男性和女性在社會中的活動空間也被分割,他們在家庭中的分工模式就是對空間分割的形式之一,這種分割形式是傳統社會文化鍛造而成的。這種形式是什么呢?就是男權社會認同的男主外女主內。
《裸婚時代》講述的是80后的婚戀生活。該劇中童佳倩和劉易陽兩人的家庭生活是主線,另外兩條輔線包括孫曉嬈-冬瓜和陳嬌嬌-崔斌。首先看童佳倩與劉易陽的家庭分工模式。劉易陽家庭條件不如童佳倩,沒房沒車,這也是兩人裸婚的原因。他理所當然地認為男人就應該承擔家庭的經濟重任,他會通過自己的奮斗給童佳倩幸福。劉易陽的扮演者文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告訴記者:“我也是愛情至上的人,但我不相信童話,我覺得童話都是騙人的。因為結婚之后面臨的東西很多,比如房子、車子、孩子,溫飽等,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幸福感更不用提了。”[5]文章所說的這種幸福,在劇中,由劉易陽向童佳倩作了保證:“我的目標就是要給你童佳倩幸福,給全家人幸福,給我們的子子孫孫幸福!”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這不是有我的嗎?”當家庭遭遇經濟危機的時候,他把這一切歸咎于自己:“我就是覺著我挺失敗的,讓自己媳婦為錢著急。”從這些言辭我們不難看出,《裸婚時代》所宣揚的是男人應該承擔家庭的經濟重擔,他們應該面對公眾,其活動空間天然地是社會,女人被動地等待著男人賜予的幸福。該劇歷史地呈現了劉易陽創業的艱辛,結果是他也開上了車,事業蒸蒸日上,而且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他的工作狀況與跟童佳倩剛結婚時相比,有著明顯的改觀,他正在一步步地向他的目標靠近。
再來看童佳倩。她在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工作,工作對她來說似乎是調劑品。她為了肚里的孩子,經常性地請假,當頂頭上司刁難她的時候,她也不在乎工作被調換。從該劇開始到最后,童佳倩的工作空間只是被作為一個展現她私人事務敘述的場所,我們看不到她工作的成效。當劉易陽買了車,成立了公司的時候,童佳倩仍然在這個公司趴著,做一個普通的職員。因為劉易陽開始已經給他們的家庭做好了分工:“我掙錢,你花錢。”所以,童佳倩看似不同于全職太太,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但實質上她為家庭的經濟重擔分擔的很少。她的思維定勢在劉易陽給她的承諾中。她甚至把奶粉藏起來欺騙劉易陽,逼迫劉易陽擔當起經濟的重擔。無意識中,她已經把家庭分工定位為男主外女主內。“貧賤夫妻百事哀”。當她跟劉易陽承受不了生活的重壓離婚后,老同學杜毅開始追求她。杜毅辭職下海辦了個公司,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雖然童佳倩心里仍然裝著劉易陽,但杜毅的癡情和經濟實力也使她怦然心動。一個女人在遭遇了經濟壓力而離婚之后,再次走進婚姻,不能不考慮經濟因素。她內心深處想把男人視為經濟支柱的思想仍然執著地存在。
陳嬌嬌貪慕虛榮,安于享樂。該劇沒有展現她工作的空間,似乎她只是一個整天忙于吃喝玩樂的花瓶。她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找到一個有錢的主兒,可以衣食無憂地依靠終生。在遭遇黃有為的拋棄之后,她又回頭抓住了那根救命稻草,就是博士崔斌。雖然崔斌沒有黃有為那樣的經濟實力,但她仍然選擇了崔斌。令她醉心的博士頭銜在滿足了陳嬌嬌虛榮心的同時,仍然蘊含著她對崔斌穩固經濟收入的期待。
孫曉嬈是典型的富二代,她舍棄父親的資助,想通過努力奮斗見證自己并不是無能之輩。她個性十足,敢愛敢恨,有著80后鮮明的特點。一方面,她大膽追求劉易陽,為了自己的愛情放下矜持,似乎有著很強的女性意識;另一方面,她最后還是放棄自立,求助于父親幫助自己開辦公司。在公司里,我們看不到她的工作業績,整天只是忙著討好劉易陽。在跟冬瓜走到一起后,就放棄廣告公司,又資助冬瓜開了個汽車修理廠。孫曉嬈的一系列行為,都是圍繞著男人的事業,唯男人事業為第一要務。她自己能夠提供的,似乎只能是從父親那里要來的資本。可以想見,他們未來的家庭分工模式仍然是被男權思想左右的男主外女主內。
長久以來,男權社會給女人設定的活動空間就是家庭,她們躲避在男人背后,被動地享受男人賜予的幸福,“被封閉在她管理的家庭中,她需要一直為物種的延續而努力”;[2]180而“男人的使命是生產、戰斗、創造和進步,對整個宇宙和無限未來的超越”,[2]180他們是需要創造一番新天地的,所以男權社會給他們設定的活動空間就是社會公眾。時至今日,這種傳統的家庭分工模式仍然在社會中普遍存在,女人大多也有工作,但更多時候“她的工作遠遠達不到使她獨立的地步,不過是讓她依附于丈夫和孩子存在。她只有靠他們才證明自己生存的必要性,在他們的生活中她僅僅是個次要因素。”[2]185或許《裸婚時代》只是反映了一個客觀事實,但作為媒體,有責任有義務為大眾掃除蒙昧,樹立一種健康的家庭分工模式,而不是加劇大眾思維中的這種傳統意識。
四、結語
以上從婚戀模式和家庭分工模式兩個方面分析了《裸婚時代》中80后女性的尷尬現狀。之所以會在80后的新結婚時代出現這樣的女性悲歌,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歸結于強大的男權社會賦予作者和導演的男權書寫傳統。電視劇的原創作者是女性,她作為故事的主要構建者,沒有自覺地擔負起女性作者身份的責任,而是沿襲了男權社會的敘述模式。電視劇導演滕華弢是男性,根深蒂固的男權傳統使他很自然地采用了男權社會的書寫模式。這種書寫模式體現在《裸婚時代》的很多方面。比如他對該劇結局的書寫,片尾雖然給童佳倩和劉易陽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但觀眾從童佳倩和劉易陽深情對視的眼神中不難看出結局的圓滿。劉易陽有了經濟實力,而童佳倩在離婚后經過生活的磨練也被改造成了男人眼中的好女人,專一、美麗、可愛,比以前更通情達理,符合了男性需要的女性形象,所以他們的復合勢在必然。還有劇中唯一事業有成的女性形象方總,卻被塑造成一個變態的老女人,從她身上我們似乎看到,成功的女性是要付出代價的,當她努力跟男人站在同一個地平線上的時候,她失去了好女人的特征。或許導演這種書寫模式反映了社會某種真實的存在,即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媒體在祛除大眾蒙昧,引導社會文明不斷進步方面,有著不容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從長遠角度來說,或隱或顯的積極向上輿論價值導向應該是當今娛樂媒體秉承的宗旨。
總之,從《裸婚時代》這部反映80后婚戀生活的電視劇中,我們可以透視到當前女性生活的真實處境,現實并沒有像如火如荼的女權運動那樣令人興奮,這預示著女性真正想要得到解放路程還很遙遠。這需要女性“積極地參與至今僅僅由男子承擔責任的事,在于把她的自由播揚到外部世界去。”[4]192當然,女性在想要獲取平等的時候,不能再顧及自身特權的丟失,也就是說,不能再等著男人為自己遮風避雨了,否則就會像奴隸們一樣留戀昔日安全。正像希伯來人對摩西說:“我們還是回到埃及去吧!”[4]190
注釋:
(1)其中數據來自天津網——每日新報20110622.
參考文獻:
[1]唐人小說[M].汪辟疆,校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78.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舒小菲,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205-207.
[3]柏棣.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A].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90.
[4]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后現代性[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