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的提出為學生減輕了負擔,為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了基礎.在高中數學中,如何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應用數學的能力提升,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基礎,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學校素質教育的探究中,對高中數學素質教育進行了探索.
一、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關鍵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智力素質.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學生智力素質的發展和提高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尤為重要.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學會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然而,學會學習的條件是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提高學會學習需要的智力素質.教育要求高中數學教師針對高中生的思維發展特點,通過促進學生的動手實踐和直觀教學,讓學生在觀察和實踐中進行分析、比較和總結,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形成比較抽象的理性思維.
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教會學生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技能和方法,讓學生能自主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都有數學知識的運用,只有讓學生通過自己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和教學實際,合理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探究和思考,通過多動手實踐和多動腦思考,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觀察和質疑,從而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如何在高中數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1.轉變觀念,樹立數學素質觀
素質教育不同于應試教育,它的人才培養觀主要是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而高中數學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數學教師只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才能轉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調整和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研究,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以提高,養成主動探究和學習的習慣,學會創造和創新,獲得全面發展.因此,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轉變自己的數學教學觀念,使學生在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啟發式的科學引導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不斷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迸發出創新的元素.
2.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創設問題情境可以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主動地位,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有助于課堂有效性的實現.創設問題情境打破了應試教育的傳統方式,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由被動接受轉換為自主探究,促進了教學活動的知識和情感的融合.高中數學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多了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材料,這為創設問題情境提供了有利條件.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習題、例題、章前引言之類的生活素材,經過適當的加工和處理之后向學生發問,以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函數y=Asinφ圖像時,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彈簧振子的振幅、周期等引入此節內容,將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加強數學的應用性,培養學生實踐意識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到數學在學生今后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讓學生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數學知識.學以致用是學習任何知識的目的,數學知識的學習也不例外.要想數學知識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用途,教師就要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數學的應用性.首先,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出一套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只有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才是可行的,才是應該拿出來實踐的.其次,教師在課堂中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走出有限的學校空間后也能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通過在課堂中的示范和引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實踐意識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高中數學教學在不斷改革和創新,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仍然比較落后,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素質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作為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數學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加強學生應用性數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秦丹,崔旭. 深化教學改革 實施素質教育[J]. 北方文學(下半月), 2010(2).
[2] 時湘云. 對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 蘭州學刊, 1999(3).
[3] 林松. 淺議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 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0(3).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