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梳理,培養思維的概括性
復習課的目的是通過反芻、消化、鞏固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彌補過去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缺漏.因此,知識的梳理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有著非常特殊的功效.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
例如,判斷下列方程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
(1)x(x-1)x2;(2)x2+3x+4=0;(3)x(x-1)=5.
解: (1)是一元一次方程;(2)是分式方程;(3)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平方法
例如,解方程(x+3)2=4.
解:直接開平方得x+3=±2
∴x=±2-3,
即x1=2-3=-1,x2=-2-3=-5.
(2)配方法
例如,解方程x2-4x+1=0.
解:配方得x2-4x+22=-1+22,
∵ (x-2)2=3,∴x-2=±3 ∴x1=3+2,x2=-3+2.
(3)公式法
例如,解方程x2-4x+1=0.
解:∵Δ=(-4)2-4×1×1=12,
∴ x=-b±b2-4ac2a=4±232,
∴ x1=2+3,x2=2-3.
(4)因式分解法
例如,解方程x2-2x=0.
解:提公因式得x(x-2)=0,∴x1=0,x2=2.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
(1)當Δ>0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2)當Δ=0時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
(3)當Δ<0時方程沒有實數根;
(4)當Δ≥0時方程有實數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例如,已知方程x2-4x+1=0,求x1+x2,x1x2的值.
解:x1+x2=-ba=--41=4,x1x2=ca=11=1.
二、設置陷阱,培養思維的周密性
在教學中常常發現,不少學生考慮問題不是丟三拉四,就是不全面,或者不深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設置一些有陷阱的問題,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能力.
例如,若關于x的方程(m-3)x|m|-1+4x+5=0為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并求x21+x22的值.
解:依題意可得
|m|-1=2, ①m-3≠0. ②
解得m=-3,
代入原方程得
6x2-4x-5=0.
此時x1+x2=-ba=--46=23,
x1x2=ca=-56=-56.
∴x21+x22=x21+x22+2x1x2-2x1x2=(x1+x2)2-2x1x2=(23)2-2×(-56)=199.
又如,若關于x的方程(2-a)xa2-2+5x+6=0為一元二次方程,求a的值,并判斷根的情況.
解:依題意可得a2-2=2, ①2-a≠0. ②
得a=-2,
代回原方程得
4x2+5x+6=0,
∵a=4,b=5,c=6,
∴Δ=b2-4ac=52-4×4×6=25-96<0,
∴方程無實數根.
三、一題多解,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去分析、去研究同一問題,從而得到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法.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例如,解方程3x(x-1)=2x-2.
解法一:(求根公式法)
原方程可化為3x2-5x+2=0.
∵a=3,b=-5,c=2,
∴Δ= b2-4ac=(-5)2-4×3×2=1.
∴x=-b±Δ2a=-(-5)±12×3=5±16.
∴ x1=5+16=1,x2=5-16=23.
解法二:(配方法)
原方程可化為3x2-5x=-2.
∵x2-5x3+(56)2=-23+(56)2,
∴(x-56 )2=136 ,∴x-56=±16 .
∴x1=56+16 =1,x2=56 -16 =23.
解法三:(交叉相乘法)
原方程可化為3x2-5x+2=0,
(3x-2)(x-1)=0,
即3x-2=0
或x-1=0,∴x1=23,x2=1 .
解法四:(提公因式法)
原方程可化為3x(x-1)=2(x-1),
3x(x-1)-2(x-1)=0,
(x-1)(3x-2)=0,
x-1=0,
或3x-2=0,
x1=1,x2=23 .
四、靈活運用,培養思維的綜合性
要求所選取的例題能包括多個知識點,使得通過例題的教學,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綜合性.
例如,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實根為x1,x2.(1)求k的取值范圍;(2)若x1+x2-x1x2<1,且k為整數,求k的值.
解:(1)∵a=1,b=2,c=k+1,
∴由Δ=b2-4ac=22-4·1·(k+1)=-4k.
由Δ≥0得-4k≥0,∴k≤0.
(2)∵x1+x2=-ba =-21= -2,
x1x2=ca =k+11 =k+1,
又∵x1+x2-x1x2<1,
∴-2-(k+1)<-1,即k>2.
又如,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k=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根.(1)求k的取值范圍;(2)選擇一個k的負整數值,并求出方程的解.
解:(1)Δ=b2-4ac=(-3)2-4·1·(-k)=9+4k.
由Δ>0得9+4k>0,∴k>-94 .
(2)取k=-2代入原方程得x-3x-(-2)=0,
即x2-3x+2=0,
(x-1)(x-2)=0,
∴x1=1,x2=2.
總之,只要我們數學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鉆研新教材,運用新理念,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以及認知規律,注意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夠實現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從而達到數學教育教學雙豐收的目標.
(責任編輯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