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高考重視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近幾年來高考對物理實驗的考查和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結合高考對實驗的考查談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新課程全國高考和廣東高考大綱物理實驗部分對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全國考綱中的實驗(包括選考)是16個,而廣東大綱中的實驗是13個必考實驗,這和2009年以前的考試大綱不一樣,以前全國高考大綱涉及19個基本實驗,考查說明中,多了溫度計的讀數。下面再來看下2010~2011年全國物理試卷和廣東A卷的實驗考查內容和形式上的區別。
從表可以看出,在高考物理對考生5個能力要求方面,實驗能力占有較大的比重,在高考中以兩道實驗題出現,共18分。實驗能力考查不外乎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①在課本原實驗基礎上做一下變動;②儀器的使用;
③設計與創新,就是運用已學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實驗器材解決問題(其中伏安法測電阻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熱點)。
在高考中,要想解答好實驗題,平時實驗教學應要求學生:1.能獨立完成上表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2.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3.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
通過分析近年高考物理實驗題,不難看出以下幾個特點。
1.分值和考點分布:實驗分值18分,電學分值最高,其次是力學。所以平時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應以電學為主,力學為輔,兼顧其他;重基礎,尤重遷移。特別是電學部分難度較大,不易得分。
2.力學實驗:考題常常是在原實驗題基礎上進行的改編。
3.電學實驗:考查主要集中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和“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兩個實驗上。“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是歷年全國各省市高考重點考查的實驗之一,同時也要防止“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這個實驗,這三個實驗是電學部分常考內容。
4.其他實驗: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和光學實驗也不能掉以輕心,
在平時的物理實驗教學中熱學中實驗也應該注意。具體實驗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掌握基本儀器的使用和讀數: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是電學和力學實驗常用儀器,讀數考查的幾率非常高。刻度尺的讀數方法,電表、秒表的讀數方法也應掌握。
2.從能力考查來看,分常規型實驗和設計型實驗。常規實驗直接考查課本實驗內容,只要對課本實驗知識熟悉記憶,就能順利解題。設計型實驗是在給定儀器設備條件的基礎上,要求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和所學的方法設計新的實驗方案,按試題的要求完成實驗,因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設計型實驗,在電學實驗考查中出現較多。廣東近兩年高考試題中還未出現設計實驗,但是,并不表示不會出現,要防范。重常規,防設計是復習備考的基本要求,雖然現在對設計性實驗考查得少,但還是要加以防范的。
3.提高重視程度,全面復習,一個不漏:考綱上共有13個學生實驗,每個實驗都要求學生一個不漏地做,并認真掌握。從這兩年的廣東高考試題和全國高考試題看,多數考題出自這些學生實驗,即使有變動,也是源于課本的實驗,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實驗原理和方法,才能解決變化的題目。因此復習中應要求學生理解每個實驗的原理,明確實驗目的。抓住了原理,即抓住了“綱”,才能做到“綱舉目張”。而儀器的選擇,步驟的排列等應符合原理,要為目的服務;誤差分析是對具體操作過程中的不盡合理之處進行修正與分析。
4.加強實驗情景復習,強化動手能力培養: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把一些演示實驗以及不易觀察到的實驗情景再現出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具體表象,便于記憶、遷移。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到實驗室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
5.加強題目訓練:現在的高考還是“紙上談兵”,還得從題目得分上判高低,在復習教學中要在單元練習和綜合練習中編入適量的習題(習題要以力學和電學為主,熱學為輔),把階段性訓練和終結性考查結合起來。重視對學生基本實驗素養及基本實驗能力的培養。
實驗題是高考物理成績優劣的分水嶺。實驗題應該比較容易、比較常規、又比較容易丟分,比較有“投資”價值。實驗題的訓練要狠抓熱點(分析紙帶、測電阻、常規儀器的使用和讀數、有效數字、實驗誤差分析),關注實驗原理和方法,注意實驗過程中的操作要規范。重視動手操作,突出實踐性,實驗專題復習不能光是紙上談兵,要讓學生進實驗室親自動手操作。例如電路實物連線的問題,應在學生進實驗室連線之后,再強調注意事項。總之,在物理實驗復習中,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全面復習,又不能照搬課本。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迎接高考、適應高考。
參考文獻
[1]陳剛主編.新編物理教學論(第1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張祥勇.加強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J].華章,2011(19).
[3]王克強,潘玲珠.通用物理實驗[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4]王東方.近六年高考物理實驗分析及復習建議[J]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