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時,要考慮學生化學學習的不同情況。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與理論性相結合的課程,因此,發現學生學習的優勢有利于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問題的設計。
一、問題設計:問題漸進法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由于蘇教版的課程設計十分重視實驗與理論的結合,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必須進行課程的預熱環節與復習回顧的問題設置。例如,在必修1專題一第一單元中教師講解了化學物質的概念,并結合第二單元的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觀察,如何把兩單元內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便需要有效的問題設計進行輔助。
發散性問題是教師授課的不錯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以及不同的側面提出問題,分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讓其闡述自己的獨特方案以及系統化的解題方案。
發散型思維題可以通過題目的發散設置以及解法的發散進行提問環節的設計,例如在題目的發散型考法中,可以采用一題多問進行提問。
在近兩年的高考題目中,有這樣一道題,便是運用了一題多問的形式,將這種題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既可以擴展學生對題型的了解,又可以有效帶動問題環節設置的有序性。題目如下:
【例1】 實驗用的鹽酸質量分數為36.5%,密度為1.19g·cm-3。
(1)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2)為制備此濃度的鹽酸,需將氯化氫氣體(標況)跟水以何種體積比溶解?
(3)取上述鹽酸84mL,且用水稀釋成500mL的溶液,從中取出10mL,為了中和該鹽酸,需要耗用0.25mol·L-1的Ba(OH)2溶液多少毫升?
(4)若取上述稀釋后的鹽酸10mL,先加蒸餾水沖稀到25mL,然后滴入20mL 0.5mol·L-1的NaOH溶液反應,問還需滴入0.5mol·L-1的Ba(OH)2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溶液恰好中和?
(5)21mLBa(OH)2溶液跟稀釋后的30mL某濃度鹽酸正好中和。當30mL鹽酸跟1.5 g 純CaCO3反應后,剩余的酸需7 mL這種Ba(OH)2去中和。求此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這個題目看似簡單,但是仔細看,這個題目的問題設置很有層次感以及順序感,遵循了由易到難的提問法,因此,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學生進行回答,通過考查最基本的概念,考查氣體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考查溶液的稀釋和強酸強堿的中和,進一步考查強酸強堿中和時n(H+) = n(OH-),依據綜合考查的順序一步步進行提問,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輔助教學進行新課程的認識。最終由學生得出的答案為:(1)11.9mol·L-1;(2) 353∶1;(3)40mL;(4)10mL;(5) 1.5mol·L-1。這種方法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能夠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問題設置法。
二、問題變通:通過多解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進行問題環節的設置時,要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高中的化學課程是一門比較靈活的課程,因此在問題設置的過程中,也應該靈活地進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及層次進行換位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下面這道題目中,可以通過一個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思考不同的解答方法,既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方法3: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對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考查比較明顯,其運用了電荷守恒法,這是將物理學的知識運用到化學的解題中來,既能夠增加各學科的聯系,又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解題如下:
通過這三種解法,可以充分體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生情況,是一種有效的問題設置法。這種問題設置法增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還提高了課堂效率,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能夠將新舊知識進行綜合運用。
三、情境創設:增強問題提問環節的課堂氛圍
情境,是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提問環節時,如果想要增強課堂氣氛,就必須讓問題的設計更加應情應景。
1. 通過實驗活動,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
實驗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通過演示,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提問。例如,蘇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的《實驗化學》,便可以通過海帶中碘元素的分離以及檢驗實驗進行生活中化學知識的拓展以及進行相關知識的提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提問內容設計如下:
有關Na的物理、化學反應原理,有關碘的化學成分、分離的方法與過程等,通過分離的實驗,讓學生分析其實驗失敗或成功的原因,以及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了什么樣的變化。
這種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問題有了解題的欲望,對待實驗時便不僅僅是以玩鬧的心態進行了,而是多了科學研究的嚴謹性。
2.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問題設置
多媒體教學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成了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問題的設計,既生動又形象,可以克服教師進行手寫板書時的死板、耗時長等弊端,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問題更加明了,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
總之,高中化學課堂問題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亦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進行有效的問題設計是十分有必要的。針對蘇教版必修與選修課程中的重難點進行問題設計,尋找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可以讓學生對教材知識有充分的理解,能夠讓學生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十分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符合我國高中課程新標準的要求。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