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直都是我的噩夢。
高三上學期的最后一次摸底考試,數學我拿了74分,那時候,我們全班的平均分是101分。數學老師拿卷子給我的時候,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童欣,再這樣下去,你會連一般的大學都考不上的。”
那時我對數學成績根本就是不以為意,一心覺得自己能用其他課目的分數來彌補。事實上,我也的確有這個驕傲——我的語文向來都是班級前幾名,英語也很穩定,三門課目的總分加起來,并不比班上的某些同學差。
真正讓我有了緊迫感是高三下學期剛開學的第三周。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因為班主任拿了一本倒計時的日歷來掛在班里。日歷上的數字紅燦燦的,正好離高考還有一百天。
那時我們學校每周都會給我們做一次模擬測驗。那周數學老師剛剛給我們復習完了三角函數,當天數學測驗的內容正是這些,滿卷都圍繞著sin啊cos啊這些符號打轉,而我還自信十足,認為這些簡單的題目根本難不倒我。可是發考卷的時候,數學老師卻給我潑了好大的一瓢冷水。那次考試,全班的平均分是109分,倒數第二名的成績是96分,而我,卻發揮得很是“穩定”,依然是74分。
數學老師拿著我的考卷跟我分析著。填空題我只做對了前五道簡單的“送分題”,而簡答題,那兩道分明是送分的簡單算術,全班只有我一個人錯了。末了,他很認真地告訴我,如果我連這些最簡單的“送分題”都拿不到分的話,那么,興許我可以接受一條比較便捷的通道——直接回家,放棄高考。
也許是數學老師故意而為的話激怒了我,也許是我自己心里也清楚他的分析,當天晚自習的時候,我摸黑跑到操場,逆著風跑了一圈。初春的晚上稍帶寒氣,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然后對自己說:“我有我的驕傲,我不可能被任何人看不起。”
待回了教窒之后,我以放空的姿態呆了二十多分鐘,心里想著,既然數學老師說我連“送分題”都做不對,那么,我就從今天開始,只聚焦那些最簡單的“送分題”,爭取把該拿的分數都拿到手!
當機立斷,我便從抽屜里掏出從高三上學期開始的每周測驗,那時我將它們塞得亂七八糟的,現在,卻很認真地按照考卷上的日期一張一張排好,一邊整理,一邊看我過去做過的考卷。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這才知道,自己竟然真的如數學老師所說,連最基本的題目都沒有做對,有的是因為粗心算錯了,有的則是根本不會。就拿這次考試來說,我在考卷上涂涂抹抹了半天,竟然連很簡單的都做錯了。不過也有問答題我做對的,基本上是圍繞著立體幾何那一方面,比如求證平行或者垂直。
這一晚上,我給自己立下了“鉆研方針”:第一,從今天起,上數學課一定要認真聽講,重點聽如何解答問答題;第二,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時的時間來回顧曾經做錯的考卷,重新作答那些“送分題”。
于是,我就圍繞著自己為自己定下的方針,開始認真起來。數學老師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講一些考卷最后那幾道大題,內容高深不說,前幾問的那種簡單題他也經常跳過。他說,我們已經是高三下學期了,這是第二輪復習,是時候該研究一下加分題了。我便放棄聽講此部分內容,埋頭專心演算手邊那些簡單的問答題,遇到不懂的時候,便做個記號,留著下課間周圍數學成績好的同學。
等到倒計時日歷翻到離高考還有八十天的時候,數學二輪復習也進展到了我得意的立體幾何板塊。我的考卷成績終于變成了傲人的94分,雖然還是不及格,但我認為,這好歹是我認真起來的表現。而針對三角函數簡單習題的鞏固我也沒有放松,有一道題,從高三上學期考到高三下學期,光是每周測驗就出現過三次,而我每一次都做錯。于是我從同學那邊聽解來正確答案之后,將這道題抄在演算本上,等過了三四天繼續重新做一次,看自己能不能做對。
就這樣,在我一心研究簡單題目的模式下,我們迎來了全市第一次模擬高考。考卷自然不再是專題訓練,而是綜合性的套題,那一次的數學考試,問答題第一題是三角函數,第二題是立體幾何,一看到試卷我就樂了,告訴自己,驗收我“鉆研方針”的時刻到了。然后,我拿出演算紙,開始一題對一題地做了起來。
說到演算紙,我也有一個訣竅,以前我總是把演算紙涂抹得滿滿的。待整張試卷做完,要回頭檢查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而我開始專心研究簡單的問答題時,也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是一題對一題,沿著演算紙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規規矩矩地進行演算。這樣的好處就是,當我覺得后面的大題太難而想放棄不做時,我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想檢查的題目,從而節省了重新做題的時間,只要針對演算紙的推算步驟一步一步檢查,便能很快知道自己有沒有粗心做錯。
這一次模擬考,我的數學破天荒地達到了三位數:101分。數學老師發考卷的時候,很不可思議,用贊許的眼光對我點點頭。我拿過試卷來仔細地看了一遍,填空題的前七道題都做對了,兩道問答題也拿了全分,剩下的那些大題,我都涂抹了一些最簡單的式子,竟然也拿了幾分。
雖然這次考試我們班數學的平均分是104分,我仍然拖了后腿,這次考試卻徹底燃燒了我的斗志,我也知道了,我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復習方法沒有錯。
于是我繼續貫徹執行我的“鉆研”方針,直到倒計時日歷翻到離高考還有三天,因為從那一天開始,我們放假了。整理抽屜的時候,看著那一疊被我排得整整齊齊的考卷,還有訂在旁邊的演算紙,我突然覺得,自己對高考已經盡力了。我不需要恐慌,也不會傲然,只要我抱著平常心,把會做的題全部做對了,對我來說,數學我就發揮得很好了。
對了,我高考的數學成績是104分,也是我上高中有史以來的最高分。我想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從高三下學期,用一百天的時間,認真只做簡單題目的這一段時光。那是我找回自信與驕傲的時光,也是我證明奇跡的時光。
編輯/梁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