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試題分析
2012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伊春、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鶴崗)初中畢業(yè)學業(yè)統(tǒng)一考試英語試卷總分值為120分,共6道大題87個小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初中畢業(yè)生英語學業(yè)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其目的是全面、準確地考查初中畢業(yè)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英語畢業(yè)水平的程度,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2012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中考英語試題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參照《英語課程標準》五級要求,遵循英語課程改革的思想,體現(xiàn)了英語這門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把握了英語課程改革的總體方向,使得試卷總體特征為:穩(wěn)中有變,變中求新。
1. 試卷結構:2012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中考英語試題基本上保持了以往的題型,做到了相對穩(wěn)定。
2. 從中考測試的性質(zhì)來看,整份試卷既有較多的基本題,試題所考查的內(nèi)容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為主,側重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在特定的語境中進行交際的能力,又有一定的拉開檔次為各類高級中學選拔合格人才的難題和較難題。就試卷的結構來看,試卷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命題思路清晰,安排合理,結構嚴謹,具有較高的測試功效。這不僅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更有利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3.試題體現(xiàn)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向,兼顧城鄉(xiāng)學生的實際差異,同時考慮初高中教學的銜接。試題易中難比率為5:3:2。試題堅持穩(wěn)中有變,變中求新的原則,杜絕出現(xiàn)繁、偏、雜、怪、舊的試題。
本試卷由聽力理解、語言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4部分組成,下面就試卷的每個部分的考查重點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 聽力測試
聽力理解在120分的卷面總分中占16.67%,該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口頭語音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從口頭語音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聽力是聽、說、讀、寫4項語言技能中的基礎部分,也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重點。中考英語試題中的聽力測試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良好的聽力技能,使學生具備在聽的過程中成功理解真實性語言材料的能力。
Part One 聽對話選圖畫,側重從語言信息轉(zhuǎn)換到具體場景,注重了語言信息和場景的聯(lián)系。本題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試題從形式上看簡單直接,但從內(nèi)容上看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強烈時代感和人文關懷的信息,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如:第一小題討論關于自己最喜歡學的科目;第二小題討論關于生病的話題;第三小題討論如何幫媽媽做家務;第四小題關于加入音樂俱樂部;第五小題關于周末放風箏。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既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又要豐富自己的課余文化生活,培養(yǎng)其他方面的愛好,做到全面發(fā)展。而且還教育學生要懂得感恩,幫媽媽做家務,以及朋友生病了要學會關心朋友等。
Part Two 是根據(jù)所聽短文進行匹配,內(nèi)容是關于如何度過即將到來的周末,一些朋友在周末的活動計劃。這些信息真實而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是積極向上的,比如湖邊繪畫,參加生日舞會,逛街買禮物,釣魚,學習,打掃房間。對學生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體現(xiàn)了以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學以致用的課改觀念。
Part Three 聽短文選擇正確答案,內(nèi)容為一個詼諧幽默的小故事。教育學生在公共場所,要遵守社會秩序,不要影響其他人。
Part Four 是根據(jù)所聽信息完成提綱。這道題重點考查學生對一篇文章重點信息的聽取與處理。要學生寫出與事件相關的時間、人物、地點與結果等。學生只要答出關鍵詞就可以,無須考慮時態(tài)、人稱、大小寫等變化,無須進行完整回答。文章內(nèi)容是要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第二部分 語言知識運用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中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又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設計此題的目的是著重考查學生的詞匯、語法、功能、話題等方面知識的掌握情況。基礎知識部分包括單項選擇、完形填空和情景交際3個題型,所設考點涵蓋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所規(guī)定的初中階段應掌握的各項最基礎的語法項目,做到了點全、面廣。今年,此部分試題繼續(xù)堅持了“淡化語法,突出語篇”的外語教學理念,盡量把地道的語言呈現(xiàn)給學生。所有試題均借助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考查學生對語法、詞匯、習慣用語和常見表達法的掌握,語言極為真實、地道,具有時代感。考生在答題時必須從理解“語境”入手,才能確定正確答案。
1.單項選擇
單項選擇主要考查學生語言知識在特定語境中的運用能力。試題所考查的語言知識點分布合理,體現(xiàn)了語言的形式、意義和語用功能的統(tǒng)一。試題中增加了與日常交際活動聯(lián)系密切的話題,試題任務接近或類似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形,使語言真正成為考生交際的重要工具。
所考查的知識點包括冠詞、可數(shù)名詞與不可數(shù)名詞、look動詞短語搭配、反義疑問句、主語從句、現(xiàn)在完成時、被動語態(tài)、形容詞比較級、表頻率的特殊疑問句、介詞、人稱代詞、賓語從句、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情態(tài)動詞、感嘆句及常用標志牌。從中可以看出,所考知識點覆蓋面廣、內(nèi)容豐富全面、不重復。
2.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旨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它要求考生以語篇語境為線索,通過閱讀理解進行語意辨析的邏輯推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題型難度較大,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要求通過短文的閱讀在供選擇的3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以完成短文。考查學生的語法、詞法、固定搭配及考生對篇章語境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語用能力。短文長短適中,設空均勻,考點豐富。既考查了學生對整篇材料的理解,又考查了上下文邏輯關系的推斷;既側重了動詞、名詞、形容詞又兼顧了連詞、介詞、短語等考點。今年的試題具有下列特點:
首先,試題突出了對學生邏輯思維的考查。在針對短文的設題上,充分考慮了文章前后內(nèi)容的邏輯關系。其次,今年所選短文共有182個詞,長短適宜,信息量豐富,且挖空合理,每空平均間距為12.1個詞,屬于試題設計的合理范圍,有利于考生閱讀并獲取信息。再次,今年試題難度有所降低。完形填空題是歷年試題中難度較大的部分,較易失分。但今年的難度與去年相比有所降低。由于此題正好位于整卷的中間部分,難度的降低更有利于考生順利完成試題的后半卷。另外,今年所選短文的體裁與去年相似,是說明文,題材為“聽力對我們的重要性,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對學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如第38、42、43、46、47、50題重點考查學生對上下文意義的理解,在真正理解文章上下文的意義之后,才能選出正確答案。但是,僅僅理解了上下文的意義是遠遠不夠的,還考查了學生對連詞、動詞短語單配、名詞、形容詞的辨析等知識點。
3.情境交際
間接考查學生的口語能力的試題。此題包括(A)(B)兩部分,其中(A)題為情景反應,側重交際功能的運用和考查。題中給出6個句子,要求選出5個句子填在適當位置,難度不大。內(nèi)容為“兩個人打電話,相約周末去聽音樂會,然后定下了見面的時間與地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際能力。(B)題為補全對話。強調(diào)在特定情景中的語用,為半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日常交際用語使用的得體性。在內(nèi)容的編制上將幾個話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順暢地完成對話。此題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要求,為考生激活思維、活用語言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同時此題也兼顧了對學生技能的檢驗。其內(nèi)容為售貨員與顧客之間的對話,顧客要買一雙運動鞋,對購物時所要應用到的單詞、短語、句型做了很全面細致的考查。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各種題材和體裁書面材料的能力,以及從各種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今年的閱讀理解題突出了形式與內(nèi)容,學習與運用及知識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選取的文章既體現(xiàn)了時代性和思想性,又保證了閱讀材料的多樣化和生活化。材料內(nèi)容貼近考生實際,具有清新的現(xiàn)代感和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閱讀理解題占全卷分數(shù)的33.3%,共有5篇文章,并將其分為5個目標。1.總結歸納,進行匹配。2. 閱讀信息,進行判斷和分析。3. 閱讀信息,選擇答案。4. 獲取信息,進行信息再加工。5.讀取信息,簡短回答。試題考查學生理解書面材料的能力以及從各種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閱讀(A)是關于如何樹立自信心的短文,對學生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主要考查學生把握段落大意的能力,是目前國際上幾種語言水平考試常用的題型。設置此題的目的是豐富日常教學中的閱讀形式。
閱讀(B)是關于一部科幻電影《長江七號》,學生對此非常感興趣。將此題排在此處旨在讀完上篇有關學習文章后緩解一下考生的緊張情緒。本題為判斷正誤題。旨在考察學生在閱讀獲取信息的同時的判斷和分析能力。
閱讀(C)是實用文體,有圖書館廣告和繪畫比賽通知兩種形式。具有時代感強、實用性強、可讀性強的特點,貼近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在設題上,考查了通知內(nèi)容細節(jié)、舞會目的、圖書館開館時間、比賽獎品以及圖書館規(guī)定細節(jié)要求等。以上幾方面均是通過生活經(jīng)歷,讓學生對所熟悉的一些具體實例去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設題新穎,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實用性。
閱讀(D)是寓言小故事。可緩解考生的緊張情緒。這篇閱讀的設題為改寫,因為生活中我們常會在閱讀一篇文章后為別人概括地講述一下。此題考查了學生的概括能力,由原文171個詞到改寫后的94個詞。但這些詞又不是將原文的詞匯進行簡單地“搬家”,而是從時態(tài)、語態(tài)轉(zhuǎn)換、同義詞轉(zhuǎn)換、詞組搭配和邏輯推斷等多方面進行了設題,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查了學生的高度概括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兼顧考查了學生單詞的拼寫能力。文章內(nèi)容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教育學生鼓勵話語對他人的重要性。
閱讀(E)是讀短文回答問題。短文內(nèi)容向?qū)W生介紹了遠足這項運動的好處與注意事項,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問題設置是關于遠足的裝備、地點以及一些遠足的小貼士。
第四部分 書面表達
此部分設了(A)(B)兩題,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得到正常的發(fā)揮。
(A)部分考查應用文的實際運用,凸顯了學生所學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價值,較好地體現(xiàn)了“用語言做事”的課改理念。題目是根據(jù)提示寫一封e-mail,婉拒朋友的野餐邀請,屬于控制性作文。此題設題很生活化,難度不大,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懂得感恩的好品格。
(B)題有一個話題作文和一個圖示作文供學生選擇。試題開放程度較大,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此題注重運用,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寫作內(nèi)容宜淺宜深,它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并能關注語篇意義的表達以及運用英語思維去寫作,考查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英語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話題作文是關于“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以她為榜樣,從身邊小事做起,爭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寫一篇短文。題目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自己,養(yǎng)成良好習慣,關心他人,與人和睦相處的良好品格。圖示作文是根據(jù)圖片寫一篇文章,內(nèi)容是三個和尚新編故事。本題給學生拓展的空間很大,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三、改進意見
1.聽力部分更突出重交際作用。
今年聽力4個大題,只有第一題里是5個小短對話的形式。其他3道大題都是以短文形式出現(xiàn)的。缺少長對話題型。在日常生活中,長對話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所以建議在今后聽力測試命題中,注重長對話的考查,更加突出語言作為交際的作用。
2.滲透文化意識,關注中西方文化差異。
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禮儀與中國有很大差異,在教學中不斷地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可以使學生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在試卷中有考題的滲透,才能更好地使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建議以后中考試題多出一些有關英美文化的試題,讓學生能更好地將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
3.標準答案的制訂。
建議今后將標準答案制訂得再細致和全面些,以便讓各水平和層次的老師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可以把握和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