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喜歡上了一部電視劇《士兵突擊》。不只是因為劇中幽默的語言,不只是因為許三多具有傳奇色彩的當兵經歷,不只是因為它是當時網上最火的電視劇之一。對于我更大的意義在于,史今和許三多的一段師生情,真的教會了我很多。
許三多不是一名“好學生”,剛到鋼七連時,他是一個只會整理內務、站軍姿和修路的“新兵”,連長甚至認為他沒有資格做一個“兵”。他給七連、三班都帶來了許多麻煩。因為他,全連幾個星期精心準備的演戲泡了湯。因為他,一直掛在三班的流動紅旗被七班拿走。作為裝甲步兵連的戰士,他卻一上坦克就吐,各項訓練項目的成績都是全班最低,他也把整個班級的成績從第一拉到了倒數第一。許三多,確實不是一名好學生,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于是,他就像很多“后進生”一樣受到非常待遇。他成了一個被所有人目光繞開的障礙物,他失去了信心,他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的被子沾上水疊得整齊再整齊,只有給班里的人刷臭鞋,洗臟衣服。
許三多是幸運的,遇到一位“誨人不倦”的好老師——史今。史今知道,連里會用全班戰士的一切來評定一個班長的業績,以及去留。他知道,因為許三多,一直愛護他的連長和他翻臉了。他知道,伍六一對許三多的責難是為了他好!他忍受了全班的異議,只為了一個可貴的承諾!他做到了“不拋棄,不放棄”,同時他把鋼七連這種可貴的精神傳給了許三多。許三多為了不讓班長走,為了“不拋棄班長,不放棄自己”,用自己的毅力和信念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神話。同時,班長也多少因為許三多的成長而復原回家了。
有人認為許三多有兩個父親:一個是給了他生命的父親許百順;一個是重塑了他精神的父親班長史今。
看看班長史今,再看看身邊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們,我們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嗎?
不拋棄每一個叫我們老師的孩子,不拋棄對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機會!網上有這樣一項調查:誰更需要許三多式的神話?答案對于我們的老師來說最簡單不過了,就是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學生。也許 ,每一個老師都不缺乏對于學生的愛,可我們會像史班長愛的那樣執著、愛的那樣堅定嗎?會為了學生而放棄自己的利益嗎?會接受別人異樣的目光嗎?會讓自己付出以后仍然心中有一種坦然嗎?會真正地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嗎?
對于我,不拋棄,不放棄就是我在以后教學中的一盞明燈,不拋棄任何一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我希望用史班長一樣的無私的愛來創造一個個神話,并留下心中的一份坦然!也許這才是師者最高境界!
(作者單位:肇州縣朝陽中心校)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