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天脈果禽生態園以種植櫻桃、速生楊為主。2006年剛開始建園時,只是種樹。就在種植的櫻桃馬上就要結果、速生楊快能砍伐時,遭到美國白蛾襲擊,樹成了光桿,雜草成了白蛾的棲息地。生態園負責人張文貴聘用工人鋤草,使用化學除草劑,都不理想。
經朋友介紹,張文貴決定嘗試采用生物方法除草。他購進1.5萬只柴雞、3萬只鵝。后來,從江蘇引進500只種雁。“幾百畝的野草,沒幾天工夫就被吃了個一干二凈!”張文貴笑著說。
“相對于養雞、養鵝來說,大雁養殖簡便易行且成本較低。”張文貴介紹,大雁屬于草食禽類,經人工馴養改良為新型家禽良種,雜草、玉米、麥麩等都可作主食飼料,精料用量很少。大雁抗病能力強,只要做好防疫,基本不生病,3~4個月即可出欄,生長周期只需消耗2公斤左右玉米面,卻能吃掉近250公斤雜草。大雁還會啄食美國白蛾等林業害蟲的蛹和幼蟲,糞便是樹木的上好肥料。
大雁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且肉質鮮美、高蛋白、低脂肪。1個月的幼雁能賣到140元/只,母雁的年利潤達800元/只。如今,天脈果禽生態園里的大雁已遠銷上海、江蘇、陜西、福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