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銀行32樓辦公室的客戶經理劉鑫強這個月還有4個項目正在審批,其中兩個剛被貸審委亮了紅燈,而貸后跟蹤的14家企業好像絕對沒有可能在去迪拜度假前全部走完。度假前和度假后堆積如山的工作讓他頭疼欲裂,可新婚的妻子卻還哭著打來電話,她不明白為什么兩個人的蜜月旅行只有她一個人在忙著制定行程辦理簽證打包行李。
21樓的小文三天沒有寫好一份領導講話稿,一打開電腦她就開始檢查那份詳細的令人發指的西班牙旅行計劃,里面連沿途公廁的位置都用五星做了標注,但是她依然擔心看不懂菜譜、找不到旅館位置、自己認床失眠的毛病惡化……一想到過幾天她就要在一個沒人認識,也不認識任何人的地方醒過來,她就幾乎要窒息了,還沒包括那十幾個小時的枯燥飛行。
15樓的Joe去年已經訂好去澳洲的廉價機票,卻在出行前半個月收到了旅行簽證拒簽的噩耗,更讓他抓狂的是,本來穩穩當當的年假突然因為一個監察組的到訪被卡在BOSS那里審批,他得在假期和敬業精神里做出一個表態。
4樓的丹丹在孟買的第一天就開始腹瀉和嘔吐,她沒辦法忍受當地人超乎想象的衛生習慣和蹩腳的英語,她深深后悔這次出行,覺得接下來的八天簡直是一種折磨。她在睡前祈禱第二天一睜開眼睛她已經在廈門環島路上那間干干凈凈的公寓里喝著稀飯。
這棟叫做旅行夢想的大樓里面有無數的恐慌陷阱——在一段旅行開始之前或者開始之初,它讓我們突然被焦慮和恐懼控制。大到對人生意義的困惑,對自我認知的陌生化,對積習惰性的改變,以及那些長輩為了阻止我們瘋狂的旅行計劃而有意說起的各個城市的恐怖事件會不會真實發生?小到語言障礙是不是會讓吃喝拉撒變得像登陸火星一樣困難?認床會不會導致整個旅程毀于一旦?到底怎么認清那些該死的外幣和BUS?手機和電腦能不能時刻保持通暢?
帶著這些難以解決的恐懼我們一遍一遍地check背包,check行程,甚至在最后一刻突然告訴自己:就算老實呆在房間看國家地理也能了解這個世界吧?那些書上讓人垂涎欲滴的地方或者即將游學的城市不去也不會改變我們的人生吧?我們把這種令人討厭的癥狀命名為:旅行恐慌癥。
旅行恐慌癥的發生幾率未必和旅行經驗成反比,不管是謹小慎微的旅游新人,還是瘋狂無畏的環球達人,或多或少的我們經歷過這樣的旅行焦慮:在旅行前一周、前一天甚至是跳上飛機的那一刻,讓人無限憧憬的旅行突然變成了一場噩夢。有的恐慌癥伴隨著旅行的開始不藥而愈,有的恐慌則像強迫癥一樣主導了整個不愉快的旅行,嚴重的甚至讓一個漫長的旅行計劃在最后關頭毀于一旦。
怎么克服旅行恐慌?在對這個病癥的攻克研究里,留學法國的Cynthia是一個不錯的病例,而她克服旅行恐慌癥的經驗則是一個好藥方。
自打在葡萄牙遺失了錢包證件讓一場好好的城市之旅變成了警局之旅,Cynthia的恐慌癥就開始冒頭,對于交通意外和治安的擔憂開始蠶食她關于旅行的勇氣,Cynthia漸漸不愿單獨一人出門。盡管如此,難以割舍旅行欲望的她在看到一個歐洲學生夏令營活動時,還是沒忍住拉著朋友在圖盧茲找到了分支機構報名參加。
因為時間的契合,Cynthia選擇了意大利作為夏令營的目的地,這里本來只是一個關于熱情居民和《西西里美麗傳說》的性感之地,但是隨著旅行準備的深入,一切都開始不太對勁,Cynthia突然掉進一種充滿糾葛的緊張感里。首先是法國最權威報紙《le monde》上關于西西里治安問題隱憂的報道打開了她恐慌的匣子,西西里臭名昭著的黑幫、意大利警局官網關于Palerme自動提款機搶案的提示、朋友口中對巴黎中轉Austerlizt火車站的混亂描述把她本來就緊繃的神經撩撥的更加脆弱不堪。這種恐慌發作在出行的兩周之前,而越臨近出發Cynthia的癥狀就越嚴重,她開始失眠,即使睡著也常在夜半驚醒,然后腦子就不可阻擋的被無數想象和待辦事項蛛絲一樣捆綁。她甚至會望著機票預訂信息感到后悔,然后無所不用其極地拖延打包行李和置辦簽證的行程。Cynthia知道自己落入了旅行前恐慌的陷阱,并發的拖延癥和焦慮癥讓她向一個惡性循環黑洞無障礙滾動。她甚至開始質疑自己去往一個陌生國家的決定。
幸運的是,Cynthia沒有被恐慌癥打倒。為了擁有一次愉快的夏令營,她開始了一系列有計劃的自我調整,恢復自己的自信和最初對于旅行的興奮感。這些藥方被證明行之有效:
適當帶點盲目的樂觀
當我們在搜集攻略和聽取親朋好友的建議時,我們很容易因為他們經歷和建議里那些可怕的遭遇和負面的信息,對旅行感到焦慮恐懼。雖然吸取他們曾經的犯錯的經驗很重要,它幫助我們避免旅行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但是一旦我們因為過多的困難和恐怖故事開始質疑自己的旅程時,就得暫時停止對負面信息的吸收,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每天都有幾百萬人在旅行,我們去往的目的地也有那么多成功的旅行案例,而其中的大多數人并沒有遭遇過分嚴重的事故和威脅。相信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的“盲目樂觀”能幫助一段旅程有一個好的開始。
善用同伴的力量
當我們失去了對自己獨自旅行的信心時,像Cynthia一樣結伴而行是一劑緩解不安的特效藥,由朋友陪同去巴黎,又約好驢友在西西里匯合同行讓Cynthia前所未有地感到安心。在去往陌生之地時,聯系當地的朋友和拜訪對象,積極地和他們交流,能夠有效地增加旅行的期待感和安全感。
牢記旅行的初衷
我們決定去往一個地方旅行前,腦子里一定有某種憧憬和興奮點被觸發。牢牢記住自己當時為什么非去這個地方不可,能非常有效的緩解旅行恐慌。了解熟悉旅行目的地的風俗文化;對旅行行程和當地活動做出合理規劃;不斷細化旅行目標,時常看看自己的當時設定的必做事項,必游景點甚至購物清單,用對目標的征服感和旅行的興奮感覆蓋焦慮感也是一些好選擇。
為最糟的情況做好準備
我們最害怕的,不一定是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而是意外發生時,我們毫無準備,并且一籌莫展。當我們知道即使狀況發生,一切都在可控范圍,恐慌癥的爆發就沒有了依據。這種防范顯得比較瑣碎:除了一個科學合理的攻略和行程規劃外,在出行前后合理地安排工作,做好交接和補救準備;帶好各種轉換插頭和必備藥品;護照影印和保存大使館的簽證信息,以防被盜和丟失;在去往一些衛生狀況不佳的旅行目的地前搜集不同疾病、問題食物和避免方法,并學習解決一些不足以看醫生的小病癥……你做的準備越充分,你就能擁有越多處變不驚的勇氣。
肯定還有人比你苦逼
“看上去很美”的旅行不可能真的那么一帆風順。確實碰見沒法解決的倒霉事怎么辦?阿Q一些,至少還能留住壞情況下的好心情。
體力不支卡在半山腰?看看每年多少人上去了遇險……旅行里上吐下瀉?想想鄰居旅游途中被蜘蛛咬的全身過敏的樣子……航班延誤了四個鐘頭?等等沒什么,不趕上劫機和迫降就挺好。總還有人遇到了更加苦逼的事情,在撫慰著那些沒那么苦逼的旅人的心。
適當攜帶能喚起安全感和熟悉感的物品
文化沖擊和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不可避免,但是身邊有一些熟悉的物品能讓你感覺好一些:最喜歡的幾本書,一個從小放在床上的玩偶或者緊張時候習慣把玩的手串……然后是各種方便漫游或者無法使用手機時與家人朋友的聯系手段:善用每天FACETIME的一段小聊,一封附帶旅游照片的郵件,MAAII贈送的國際網絡通訊話費……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在異鄉用溫暖克服恐懼。
擯棄對旅行過分的期待
一部分旅行焦慮和恐慌來自于旅行結束之后,當我們即將結束旅程回到現實,發現旅行并沒有顛覆現實——工作依然堆積如山,上司還是板著一張老爺臉坐在對面等你匯報。去旅行就能一定能夠發現自己?天方夜譚。大多數人的旅行都只是從一個自己呆膩的地方去到了別人呆膩的地方,只有少數人學會在短暫時間里逃離現實去面對自己,找到內心的節奏。如果我們因此變得更加強大,那是因為我們更加學會了和自己相處的竅門。如果在旅行中沒能培養平和的心境,接受外在的一切都不會因為一段旅行改變的事實,那么回來之后,旅行只會讓生活更加不如意。
當做完一系列舒緩恐慌癥的措施,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對于旅行最初的興奮和熱情已經重新附身。那些會毀掉旅程的壓力和恐懼不一定會完全消失,但是他們已經不那么重要,甚至轉化成了一種正面能量——我們仍然帶著一些恐懼感上路了,和我們一起踏上一片陌生天地的惴惴不安的心情讓我們變得更加敏感,浪漫,同時也對危險保持應有的防范。它幫助我們像一個真正的外來旅行者一樣,用陌生戰栗的眼光去打量一個地方,帶著一些充滿緊繃的好奇,并給予外在世界我們最原始本能的反饋。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已經不是攻克恐慌,而是放任這種微妙的焦灼和緊張入侵我們的四肢百骸,讓我們用一種陌生的態度重新窺探自己的內在,盡情的享受旅行和旅行恐慌癥為我們開拓的心靈空間。
“旅行之所以有價值,在于其間的恐懼感。事實上,當我們遠離自己的國家時,在某一特定時刻,總有一種朦朧的恐懼感籠罩在自己的周圍,心里油然生出一種本能欲望,希望快點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躲入常習的保護中去。但這是旅行最大的好處了,彼時彼刻,我們因恐懼而緊張,又因緊張而心慌,但還不至于透不過氣來,一絲細微的觸動就能直抵我們的靈魂深處。仿佛穿過一垂光的瀑布,發現永恒。”就如同伯特·加繆在《筆記:1951》中所說的那樣,等到一下次旅行,讓我們帶著一點恐懼和敬畏,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