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日月潭停車場走到水社碼頭,短短百米的水社小街上與你迎面走過的人,大部分是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的邵族。幾百年來,這個人口多時千余人、少時200多人的高山小族,一直是日月潭真正的主人。臺灣人說:“日月潭與邵族文化相映成輝,如果沒有邵族,日月潭不過只是一個大水庫。”
如果是邵族人帶著你玩兒日月潭,那么起點絕不是近岸的碼頭,而是湖心小島;伴手禮和小玩意兒,絕不是簡單的幾件販賣品,而是各種DIY手藝;住的也絕不是簡簡單單的飯店,而是千奇百怪的民宿。玩轉日月潭,夠“邵”才夠深度。
Ita Thao是邵族的統(tǒng)稱,邵族是近代從高山9族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民族,至今僅有600余人。傳說邵族的祖先因狩獵一只白鹿意外發(fā)現了日月潭,舉族從宜蘭平原地區(qū)遷徙來,逐漸在水沙連(日月潭、社頭、埔里等地早期的統(tǒng)稱)地區(qū)形成六大社聚落。日治時期因日本人興建日月潭水庫而不斷失地,最終只有230人的邵族遷居至卜吉社,即現在的伊達邵(日月村)與水社定居。
拉#8197;魯島的祖靈
我的朋友洪是一位邵族人,在她眼中,日月潭之旅絕非始于水社碼頭,雖然水社街區(qū)是進出日月潭的交通樞紐。她說“我是Ita Thao,我們的起點在湖心。”然后笑盈盈的打了一個請的手勢,轉身帶我直奔水社碼頭。從停車場到日月潭的水社街百米長,是日月潭畔最大的商圈。沿街兩側布滿了各種販賣紀念品的小店,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幢幢建筑造型奇特的當地民房。我本以為這次日月潭之旅會從水社街區(qū)開始,但洪并沒帶我去買紀念品,也對這條街不作過多介紹,而是一邊說著拉魯島的故事,一邊帶我徑直穿街而過,水社碼頭那邊早有一條渡船等在那里。
從水社碼頭登船,只需15分鐘的時間就能到達拉魯島。據洪介紹,先民時代的拉魯島被稱為珠嶼或珠仔島,日月潭有所謂“經典八景”,其中之一為“珠嶼煙波”,珠嶼即拉魯島。日據時期日本人將珠嶼改稱玉島,臺灣光復后又改成光華島,1999年的臺灣921地震之后,邵族人以本族最高祖靈地為名,將這座湖心小島改名拉魯島。
覆蓋著草皮的小島上有一顆茄苳樹、一尊白鹿石雕、一頭蹲坐在木樁上的貓頭鷹雕塑和圍繞小島的石墻,守護著邵族人的神明就住在茄苳樹上。這座小島正處在日月潭的中心位置,島南面二龍山頂的慈恩塔、水社碼頭西側的梅荷園、日月潭東邊山腰處的文武廟,日月潭西北角的水庫大壩盡收眼底。
我乘坐的船停在拉魯島外圍的碼頭邊。環(huán)繞著拉魯島外圍建有一圈木道,供游人圍著小島徒步觀賞用。木道建于邵族“水田”之上。水田是邵族人獨創(chuàng)的勞作方式,他們用八枝或十枝很長很粗的竹子插在水底,竹子的上端露出水面,在竹子框出的范圍內構建圍田養(yǎng)魚。島周邊的“水田”將拉魯島圍成一個八卦圖形,這是為紀念邵族在曾經的日月潭開墾田埂狀似八卦的水田的歷史,如今那些水田都已沉在日月潭水庫的水下了。
原本這拉魯島大部分也沉在日月潭水庫中,921地震中日月潭水壩受損導致潭水大幅下降,使拉魯島露出水面的面積擴大很多,當時登島的政府人員在島上發(fā)現一處邵族先民生活的遺址,后來邵族人在遺址處種植了茄苳樹,安放了白鹿石雕和貓頭鷹木刻,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2009年時,邵族人認為不宜讓自己的祖靈受到游人過多的打擾,向南投縣政府提議,禁止游人登島,這之后,除了7位 “先生媽”之外,包括邵族人在內的任何人都不能踏上拉魯島,游客只能沿著環(huán)島木道游覽。“先生媽”是邵族威望最盛的女祭司,她們負責在重大節(jié)日祭或裁決重要事件前登上拉魯島,在茄苳圣樹下過夜,聆聽住在樹上的邵族最高祖靈pacalar的神諭。
在我眼中,這個不大的島,像掉落在日月潭中央的一粒石子,劃分出了如日輪的北半湖與似上弦月的南半湖,先在拉魯島的木道上將日月潭看個通透,然后再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確實比盲目坐船隨波逐流更有意義。
TIPS
拉魯島及周邊
慈恩塔
距離拉魯島10分鐘船程,位于二龍山山頂,是蔣介石為紀念蔣母王太夫人建造的。慈恩塔高九層,正好在青龍山脈的“龍心”位置,結合山景與潭景,成為日月潭的一處地標,登上慈恩塔頂時,海拔正好1000米。
玄光寺與玄奘寺
距離拉魯島5分鐘船程,兩寺都在日潭與月潭的分界沙巴藍青龍山脈上,玄光寺是青龍?zhí)饺肴赵绿兜凝堊欤仕率巧巾數凝堫^位置。前者曾安放從日本迎回的玄奘法師靈骨舍利,是眺望拉魯島最佳的地點。后玄奘寺建好后,靈骨舍利被移到這里存放。兩座寺院都仿唐時建筑風格建造。
耶穌堂與梅荷園
距離拉魯島15分鐘船程。梅荷園位于水社碼頭西側,是日月潭在地震后新建的景點,此地曾經是軍事管制區(qū),近兩年才解禁開放。耶穌堂在梅荷園的上方,是專為蔣介石夫婦停留期間做禱告之用。
文武廟
距離拉魯島20分鐘船程,位于日月潭東北山腰處,香火隆盛,供奉的神仙很多,儒釋道同祭,孔子、關公、岳飛都能在文武廟中見到金身。
月下老人祠
距離拉魯島20分鐘船程,原拉魯島上有一座月下老人亭,后因921大地震被毀,為尊重邵族的民族傳統(tǒng),新修建的月下老人祠遷至日月潭龍鳳宮供奉。
像#8197;邵族人一樣狂歡
離開拉魯島,洪帶我跨過日月潭,前往邵族人第二個必去的地方——伊達邵。伊達邵是日月潭最好玩的地方,這里是各種祭祀慶典和年節(jié)慶祝活動的舉辦地。每逢慶典舉行,居住在湖邊各處的邵族老少都會集中到伊達邵來狂歡,伴隨著每個月不同的節(jié)日或祭典,熱鬧的氣氛會從年頭持續(xù)到年尾,當年就連蔣介石也愛泛舟到這兒觀賞邵族節(jié)日時的山地歌舞,。
與水社碼頭隔湖相望的伊達邵,是日月潭邊居住人口最多的村落。村子里大部分居民是邵族人,也有一部分泰雅族和漢人。魚池鄉(xiāng)公所把伊達邵建成了對外展示邵族文化的“風情園”。
從踏上碼頭開始,一路走進伊達邵鎮(zhèn)內,邵族餐廳、民宿、手工藝商店和部落文化博物館構成了有名的“逐鹿集市”。這里除了是日月潭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種邵族祭祀慶典的舉辦地。
祖靈祭禮是邵族人的信仰核心,一如漢人祭拜祖先、供奉牌位的習俗。我在洪的帶領下走入了幾家邵族民居,發(fā)現每戶人家都供奉著“邵靈籃”,也被稱作祖靈籃或公媽籃。籃內盛放著祖先的衣物,代表祖靈的存在。每逢大小節(jié)日和重大的祭祀時,邵族人皆須向祖靈祭祈,祭拜“邵靈籃”的方式是邵族獨有,與臺灣其他原住民族都不相同。
邵族所有的祖靈祭拜,根據四時順序舉辦。2月份有開墾祭,3月份有陸稻播種祭、4月份有插秧祭、5至6月份有除草整田祭、7月份有狩獵祭、8月份有拜鰻祭,各種活動一直持續(xù)到最重要的新年祖靈祭。邵族新年祖靈祭并沒有固定的日子,而是在夏秋交疊之季,有一系列的祭奠活動。在“先生媽”的主持下,祖靈祭活動在9月底中秋節(jié)前后開始,持續(xù)一個月后,于10月下旬達到高潮,在“最后飲酒”的夜晚,邵族人在代表祖靈的日月盾牌引導下,挨家挨戶飲酒跳舞,吟唱祝禱,通宵達旦,歌聲與鞭炮聲不斷,熱鬧非凡。
杵音是一種邵族特有的打擊樂,由6到10個邵族婦女操著長短不一的杵棒敲擊地面的石板,奏出鏗鏘的旋律。杵音活動也是年祭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在7月的最后一天在頭人(村長)家舉行,昭示著新年祖靈祭的開始。如今這項活動成了邵族的一項招牌,并被冠以“蕃家杵聲”、“湖上杵歌”的包裝。
在伊達邵只需花上300新臺幣,就能伴著米杵敲擊地面發(fā)出的 “湖上杵歌”,迎著落日,坐上邵族人的獨木小舟,跑到近岸的日月潭看看節(jié)日的煙花,或與邵族男人一起在湖中的“水田”邊喝自家釀的米酒,體驗一下邵族人特有的鄉(xiāng)間野趣。
邵族所有的祖靈祭拜,根據四時順序舉辦。2月份有開墾祭,3月份有陸稻播種祭、4月份有插秧祭、5至6月份有除草整田祭、7月份有狩獵祭、8月份有拜鰻祭,各種活動一直持續(xù)到最重要的新年祖靈祭。邵族新年祖靈祭并沒有固定的日子,而是在夏秋交疊之季,有一系列的祭奠活動。
01.邵族人離岸捕魚的小漁排
02.邵族祖靈祭中的杵音
03.碼頭正在表演邵族歌舞的舞者
TIPS
伊達邵民俗體驗
碼頭“邵族歌舞”
是邵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更是豐年祭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當族人在頭人家舂起石音時,伴隨邵族男女的歌舞,正式開始了邵族豐年祭的前奏。如今在伊達邵的碼頭有專門表演的藝人,體驗“杵音”與邵族歌舞需300元新臺幣。
小米酒博物館
伊達邵長大的陳家四兄妹秉持對地方、原住民文化的熱愛,特別籌備建造了小米酒博物館,將小米酒制作工藝與邵族酒器文物整合在一起對外展示。館中可見邵族彩繪、模型再現的小米酒制作過程、舊時農村生活的器具、各種邵族文物等。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日月村中正路241號
D#8197;IY最難忘伴手禮
在水社碼頭和伊達邵的小店里看到過很多木刻的貓頭鷹飾品,我以為購物這項惡俗的活動就要開始了,沒想到洪把我?guī)нM一家店面,對著眼前的一堆木頭,說,“貓頭鷹是我們邵族的圣物,都是自己做,你也來試試吧!”。
這家店名叫“日月潭貓頭鷹之家”,是專門提供木料讓游人手工雕刻貓頭鷹的作坊。此店由一家原本制作阿薩姆紅茶的老廠房改成,921大地震時,廠子損壞,工廠外遷菲律賓,廠房漸成廢墟,荒廢6年后,邵族人以貓頭鷹的傳說,給它注入新生命,一點一滴重新整理、規(guī)劃,終以專門雕刻貓頭鷹吉祥物聞名日月潭地區(qū)。
在洪的監(jiān)督下,我開始在眼前的一堆木頭中四處尋找我看著順眼的材料。因緣際會,恰好撿到一塊不起眼的肖楠,切開成片,刨面上居然出現有一張貓頭鷹的臉,激動之余,專心致志的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做了3只表情各異的貓頭鷹小玩意兒,感覺過程出奇的好玩!
除了這家貓頭鷹之家,在水社和伊達邵周邊還有很多類似的DIY手工小作坊,比如魚池鄉(xiāng)中明村的親手窯,主要提供手制燒陶的服務。日月潭所處的水里地區(qū)盛產陶土,在日治時期日月潭的“南投窯”就已經非常出名。親手窯院內設有一處陶藝教室,教授游客如何燒制南投陶器,這里沒有太多規(guī)矩,園主會親自指揮,必要時還會插一手,幫助游客捏窯。在園內手制的陶藝品燒制出來后,會奉送一個老板制造的小碗杯,并且你燒成幾件,就送你幾個。此外還有大雁村的竹炭一村,可以體驗燒制竹炭的全過程;新城村的和果森林紅茶莊園,可以親手采摘制作阿薩姆紅茶。
這些散落在日月潭邊的手工作坊提供的各種手工DIY項目,都是源自當地日常的生產生活,在日月潭居住的邵族人就是這樣動手生產自己生活用品的。作為一個游客,花上幾個小時,在作坊里親手制造一件伴手禮,既培養(yǎng)了動手的興趣,又感受了當地原住民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
01.親手窯DIY掏陶
02.貓頭鷹之家手工
制作木雕
03.DIY手工紅茶
TIPS
手作體驗之旅
貓頭鷹之家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香茶巷5- 1號
電話:0930- 083839
親手窯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中明村文正巷1- 22號
電話:049- 2898702
和果森林紅茶莊園紅茶DIY
和果森林是個品牌,源自紅茶公主石茱樺的父親石朝幸,從石茱樺的父親種茶、制茶到如今已經100年。游客在這里不僅能體驗制茶過程,還可彩繪紅茶罐并帶走。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新城村香茶巷5號
電話:049- 2897238
竹炭一村做竹器
“竹炭一村”的竹子是個寶,澀水社區(qū)的廖昭勝先生曾是地震時的受災戶,種植的金線蓮與竹林也因此毀于一旦,震后澀水的地方特色產業(yè)逐漸恢復,他也開辦了這家“竹炭一村”的體驗店,利用當地竹炭制作的悠久歷史招攬游人。可DIY竹子產品帶回家,還能體驗燒制竹炭的全過程。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大雁村大雁巷33-6號
電話:049- 2898013
民#8197;宿里不單好眠
水社碼頭周邊和伊達邵的三條街道因其是日月潭對外交通的樞紐站點,也成為南投縣內民宿比較集中的區(qū)域之一,其中不乏一些帶有獨特氣質的個性民宿。臺灣優(yōu)質的民宿奉行“小而美”的經營哲學。民宿比的不是豪華、奢侈,而是“文化美感”、“生活哲學”、“生命意境”這樣的品味層次。每個民宿主人都將自己的志趣和生活哲學融入到民宿中,并樂于與住客分享。
我在日月潭的水社和伊達邵住過兩家比較有意思的民宿,一間是貓老板 “朵麗絲的家”,一間是怪老頭吳爸爸看守的“秘密花園”。
朵麗絲的家位于日月潭水社商圈內,以貓咪為主題,由于主人家的子女擔憂父母親無人陪伴,便從臺北帶回來一只叫“朵麗絲”(Doris)的“喜馬拉雅貴族貓”,從此之后,來到這里的客人們,便稱呼老板兩口為“朵爸”與“朵媽”。朵麗絲個性神秘,時而嬌寵任性黏著客人,時而又孤傲獨立,很多住客說善于社交的Doris才是這里真正的老板。
踩著石板,走進巧致的庭園,鋪石過道旁有一池錦鯉,層次分明的花木圍繞著一座二層木樓,三間風格截然不同的貓咪主題式套房,分別為“Garfield”、“Doris”、“Kitty”,每間套房的設計都有學問:大面的落地玻璃,舒適輕柔的床鋪與高雅的家具以及精心收藏的擺飾作品。住在多麗絲的家里,整日與貓為伴,的確是不像在他鄉(xiāng)旅途中,而恰似在自己家里。
至于怪老頭吳爸爸,過去他一家曾移民至巴西,但生活一段時間后還是覺得故土難舍,選擇了回臺。吳爸爸是一位至今仍夢想、激情不滅的中年男子,固執(zhí)而堅定,非建筑科班出身的他,無師自通,從草圖、施工到完成,一手打造出這宛如偶像劇場景的民宿。秘密花園巧妙的結合了自然景觀及建筑,大量采用玻璃建材,利用其所呈現出的透視感來引發(fā)更多的視覺體驗。依其房名所設定風格,民宿有“白色小屋”、“1001夜”及“綠光”三種房間,“白色小屋”簡單舒適、“1001夜”浪漫熱情、“綠光”充滿異國風情。只是有一點,住在秘密花園要守規(guī)矩,吳爸爸希望住客能將這里當作久違的老朋友家,要尊重朋友,當然首先就不能影響到朋友的生活,比如超過晚上十點后大聲喧嘩,豪飲(酒)、嚼檳榔、打牌、吸煙等。
兩天的親身體驗,讓我感覺臺灣民宿真是一種藝術。洪這樣告訴我:“民宿就是入鄉(xiāng)隨俗,吃主人家的飯、過主人家的日子,把旅行當成修行,把玩樂歸于生活。”愛生活的人打開自家大門,迎接同樣愛生活的旅人,這樣的故事,想想就覺得溫馨了。
臺灣優(yōu)質的民宿奉行“小而美”的經營哲學。民宿比的不是豪華、奢侈,而是“文化美感”、“生活哲學”、“生命意境”這樣的品味層次。每個民宿主人都將自己的志趣和生活哲學融入到民宿中,并樂于與住客分享。
01.朵麗絲家的客廳茶座
02.民宿的庭院設計
TIPS
日月潭好宿
住進邵族博物館:伊達邵度假旅店
日月潭惟一一家以“邵族文化特色”為招牌的民宿,采用邵族原住民圖騰、文物等作為裝潢擺設,宛如一間山地邵族文化館。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日月潭)中正路270號
電話:049- 2850412
服務項目:日月潭民宿、日月潭游湖、日月潭套裝行程安排、日月潭旅游咨詢。
圓場古典幽夢:一斗夢藝棧民宿
該民宿主打傳統(tǒng)意境牌,建筑及環(huán)境上都古色古香,頗有國學世家范兒。值得一說的是,民宿中全部楹聯(lián)、字畫全部出自主人葉呆之手,包括其花草庭院的設計、規(guī)劃。主人葉呆是個神人,他曾經花了100天的時間,“踩遍”日月潭魚池鄉(xiāng)各村落,并寫有《山中明珠逍遙游》,詳細記載了此地風土人文、產業(yè)生態(tài)及休閑景點。與他聊聊,定會收獲不淺。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中明村文正巷2- 1號(日月潭孔明廟旁)
電話:049- 2899599
服務項目:日月潭民宿、日月潭特色餐飲、日月潭旅游咨詢、日月潭套裝行程安排
玩把泛舟江湖:竹湖漁家
早期漢人遷徙來日月潭地區(qū)時,因語言不通,無法上岸與邵族共同生活,便以竹排做水上人家,打漁、養(yǎng)鴨在竹排上,吃喝拉撒也在竹排上,只有臺風來時才會上岸暫避下風雨。如今這種古老的生活方式在民宿中得到了活化。在水社周邊的近岸水域,停靠著一些專供游客離岸獨居的魚排。只要預約下竹排主人,他們會幫你準備好幾天的吃穿用度物品,魚排上房間不大,設施不豪華,但難得在獨一無二,飄于湖中,觀山賞月,是最大吸引。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德化社水秀街旁碼頭(接駁處)
電話:0929- 123288
服務項目:帶領游客暢游中臺灣著名觀光景點
尋找最好客老板娘:建成民宿
建成位于日月潭水社商店街上,老板娘親切、好客,不論是想到日月潭環(huán)湖、垂釣、貓?zhí)m山健行還是親手窯拉坯、捏陶,老板娘李太太都會當成自己的事情一樣,熱心安排,跑前跑后。民宿離日月潭步行僅3分鐘,設施毫不遜星級酒店,要尋熱鬧、求方便,這里是最好選擇。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日月潭)中山路145號
電話:049- 2855289、0939- 188076
服務項目:日月潭旅游咨詢、及各種旅游套餐售賣。如一泊二食、浪漫游湖套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