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汽車行業一直在谷底徘徊,特別是國產汽車銷售進入了持續的低潮。
所謂谷底,就是指產品銷售進入了低位運行期。其實,谷底也只是一個表象、一道門檻而已,就像江淮星銳在長軸距商用車細分市場的表現,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占據了27.2%的市場份額。江淮星銳是如何找到“破谷兵法”的呢?
奇戰:大眾中找小眾
江淮星銳不僅在國內市場做得風生水起,還成功進入了16個國家,在國際市場的銷量占比已經超過40%。2012年上半年,其業績同比實現了翻番。那么,江淮星銳的成功密碼是什么呢?這首先得益于江淮星銳的戰略創新。
戰略創新看大勢。數據顯示,中國的城市化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末將超過55%。由此帶來的市場需求就是,城市日益增加的物流需求將變得更加廣泛,且向個性化發展。而國外在同樣的趨勢下又帶來了哪些的變化呢?目前,在歐美市場,多功能商用車的市場份額已達到10%,個性化潮流風正勁,而中國卻只占有4%的市場份額。
從競爭層面看,在國內市場上,多功能商用車領域主要是全順和依維柯兩大外資品牌,市場競爭并不充分。這也給江淮汽車提供了最佳切入機會——重金打造江淮星銳,殺入歐系多功能商用車市場。進入市場初期,江淮星銳采取了差異化戰略,從小眾市場尋找更大的空間。對此,江淮汽車多功能商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葛賢文認為:“趨勢引導戰略方向,需求決定營銷創新。從國內外發展趨勢看,多功能商用車必將沿著可以定制、改裝、滿足更多行業個性化需求的方向發展。”
營銷戰形同戰爭——一流軍隊設計戰爭,二流軍隊應付戰爭,三流軍隊尾隨戰爭。葛賢文表示:“企業需要打贏差異化戰役,只有差異化才能讓企業駛進快行道。”有了航向后,江淮星銳又打響了戰略性的營銷戰役。
變長:全面戰。即把產品線做全、做長。在產品劃分上,江淮星銳采取了大而全的路徑,以此做到徹底的細分。于是,公檢法司、醫療救護、城市物流、旅游客運、專業校車等多個細分市場,都有江淮星銳的身影。葛賢文說:“相對而言,在這些領域都沒有強勢品牌。而借助江淮豐富的汽車技術和制造經驗,江淮星銳完全可以做到全面兼顧。”在全面搶灘戰役中,江淮星銳做到了細分市場的攻城略地。
變細:個性戰。即產品最融合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具有更個性化的選擇。實際上,隨需而變才是江淮星銳商用車的最大賣點。雖然江淮星銳采取的是全面進入,但依然做到了每個細分領域都具有個性化特點。目前,就高端商務車而言,江淮星銳就有兩大系列、共6款個性化方案,能夠為用戶提供從方案設計到售后服務等一站式服務,真正做到從配置檔次到空間布局,再到功能實現隨需而變,將江淮星銳打造成真正的個性化商務解決方案專家。
變精:設計戰。即把產品設計放在戰略制高點。為了突破千篇一律的產品模式,迎接個性化時代。江淮星銳先期由江淮意大利設計中心負責產品造型設計,依托江淮國家級技術中心進行全面開發試制,后期由江淮日本設計中心負責內飾設計。比如歐系短頭寬體式設計,就體現了當下最流行的歐洲商用車造型設計理念:簡潔流暢、時尚大氣,第一排兩個座椅可旋轉,組合可滑動的小桌,形成一個小型的移動會議廳。再加上音樂、影視等車載影音設備,能實現商務接待中休息、公務、娛樂的各種需求。
正戰:讓小眾變大眾
從表面看,江淮星銳是在放棄大眾市場,從而走進小眾、個性化的長尾市場。
作為小眾市場的營銷策略,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擴大受眾群,實現銷售井噴。由于江淮星銳采取了高性價比策略,而銷量倍增就變得更為重要。對此,葛賢文說:“面對同質化的競爭市場,不僅要擅于找到小眾市場,更要擅于把小眾市場變大、變寬,也就是將小眾市場做成屬于自己的大眾市場,這樣才能拉動銷量,在紅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藍海。”
江淮星銳已經看到了多功能商用車的更深層次市場。隨著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除了傳統的政府采購、大型企事業單位外,我國5000多萬家中小企業,都有可能成為多功能商用車的用戶。而這些都需要江淮星銳找到最佳營銷方法,來撬動所謂小眾市場中的大眾市場。
為了把小眾市場做成大眾市場,江淮星銳從產品、價格、渠道三方面進行了破局。
變專:標準戰。即把產品個性化做到具有一定規律的標準化。實際上,個性化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找到這些規律就可以形成個性化中的標準化配置。房車表面看個性化需求非常高,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但主要需求還是可以歸類,比如根據基本的駕駛狀態,可以推出標準級、基本級、豪華級,然后再添加個性化配置。這樣,不僅滿足了個性化要求,又確保了整個產品質量,更具有了一定的標準化的制造經驗。由于做到了“個性化+標準化”的研究和創新實踐,江淮星銳開始走在市場前列。
變柔:普及戰。即通過高性價策略比完成市場的快速普及。我們以江淮星銳房車為例,車內客廳、廚房、洗浴間、臥室一應俱全,其設計和價值就是一輛高檔房產,定價區間在28萬~40萬元,這與動輒百萬元的房車相比,體現出了高性價比。實際上,高性價比有別于低價,低價往往是以減少成本,甚至是犧牲質量來搶占價格優勢。而江淮星銳完全是得益于汽車產業的生產積累,由此可以帶來最大化的成本優勢。
變寬:渠道戰。即在渠道上進行全方位的覆蓋。目前,江淮星銳已經做到了兩個全覆蓋,一是網絡全覆蓋,現在全國除了臺灣,其它所有的網絡,甚至縣級網絡都有,因為江淮體系、商用車體系網絡非常深,縣級維修網絡都已建立完善。二是行業全覆蓋,幾乎是百分之百進入各個細分領域,從公檢法司、客運旅游、醫療衛生、校車、房車等都已經進入,并已經贏得了市場喝彩。
奇正:營銷+創新
在很多時候,真正的營銷變革都是在谷底期發生的,而成功路徑也是在谷底期找到的。
江淮星銳進入市場的時候,恰恰是汽車行業的低谷期。也正是在這樣的谷底中,江淮星銳找到了成功路徑,通過奇戰,即變長、變細、變精等戰役,從競爭激烈的大眾市場中找到了小眾市場,并再次通過正戰,即變柔、變專、變寬等戰役,把似乎狹小的市場變成了可以讓江淮星銳盡情施展的大眾市場、大型舞臺。而這個過程,就是從紅海到黃海(不充分競爭)到藍海(幾乎缺乏競爭)的營銷戰略轉變(見圖1)。
歸根結底,就像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的“企業的基本職能是營銷和創新”。江淮星銳恰恰把這兩點做到位、執行到底,從而實現了市場飛躍。或許也就像葛賢文所言:“營銷并不神秘,它并不需要你知道多少,而是要看你做了多少。”
編輯:海容hairong03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