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公司有一位女員工,因擔心公司食堂及外面的所有餐館不干凈、不衛生,飯菜有細菌,于是,不管在公司食堂還是在外面餐館吃飯,每餐必吃2粒先鋒霉素4號“預防”,一年后發燒住院,醫生發現哪怕是最強力、最新型的抗生素對她都無效,由于無法遏制病情,女員工最后死亡。后續檢查表明,由于女員工保護過當,長期濫用抗生素,其體內大量耐藥菌感染是罪魁禍首,這些細菌面對現有抗生素都已無敵。嗚呼,本為“衛生、干凈”,反而送了性命,豈不悲哉?
抗生素,是指對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各種微生物具有殺傷或抑制作用的一類藥物,由于此類藥物不單對細菌有作用,而對病毒、支原體等其他致病微生物均有作用。
想想抗生素,曾是人類戰勝感染性疾病的“神奇武器”,被譽為“仙丹妙藥”、“救命藥”、“神藥”、“人類的朋友”等等。自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霉素到20世紀40年代青霉素和鏈霉素等抗生素的應用,使肺結核等人類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病死率明顯下降至最低水平。
青霉素,作為最早問世的抗生素,也成功地解決了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難題。隨后,科學家又成功地研制了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使肺炎、肺結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
抗生素,在控制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感染性疾病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由于臨床廣泛應用開創了抗生素藥物的黃金時代,至今人類已發現或合成的抗生素有幾千種,臨床應用的有近200種。有人曾經斷言,人類戰勝細菌的時代已經到來。
抗生素,可謂戰功赫赫,有著令人輝煌且榮耀的歷史。
然而,自上世紀60年代以后,由于人們對抗生素的亂用及濫用,即不能保證正確、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給人類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如今更是后患無窮。
本是人類朋友的抗生素緣何成為“禍根”?細菌感染曾是人類的第一死因,抗菌藥物的發明讓人們看見了希望的曙光。從發現青霉菌到如今,人們與抗生素的淵源已有八十多個年頭,細菌因抗生素而困,卻也因抗生素而興??芍^英雄“抗生素”,悲哉“抗生素”。
是誰褻瀆了抗生素的“名聲”?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數字顯示,在被稱為抗生素“黃金時代”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為700萬,而這一數字到本世紀初上升到了2000萬,其中大部分人死于“超級病菌”帶來的用藥困難。
每年在全世界大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而在中國這一比例高達80%。據了解,我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除出口3萬噸,其余均用于醫療和農業,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是美國的10倍。2009年,我國的醫療輸液一共是104億瓶,相當于13億中國人平均每個人輸液8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其實,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比例還不到總數的20%。
可見,這是一場看不見的災難,中國尤其甚烈。
抗生素是我國目前臨床應用最多、最廣泛的藥物,其中以兒童為甚。據北京某醫院兒科統計,門診診斷為普通感冒的病兒98%給予抗生素治療,很多給予了靜脈注射的高檔進口抗生素,且1/3病兒就診前已在家中用過抗生素。在不少家長和醫生眼里,抗生素已成為一種離不開的萬能藥物,是生命的“保險子”。
然而,我們要呼吁:手握抗生素處方權的大夫們,請筆下留情!
早在2002年12月底,四川省某縣醫院一位內科醫生,留心抽查了本院醫生們所開的100張抗生素處方,仔細研究,合格率近乎零。
這位醫生在研究中發現,本院醫生們開的抗生素處方,要不就是劑量太大,要不就是重復應用,要不就是動輒上“尖端”抗生素,要不就是不該用抗生素也用了等等。
2005年底,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年會論文輯引用一項數據顯示,在抽查的6193張處方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處方達1082張。
據《生活日報》2006年1月4日報道,北京大多數醫院的藥房里只儲備少量的青霉素和低價抗生素,而這些便宜的抗生素則主要是為本院的醫生、護士及其親朋好友用的,而其他病人用的都的貴重及高檔的抗生素。雖然青霉素的療效很好,但是價格太低,即一支只有0.81元,而一支頭孢他定賣到18~78元不等,所以,因為青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藥物價格太低,醫院賺不到多少錢而基本上不進貨??梢?,抗生素越貴在醫院越有市場,而便宜但療效較好的抗生素卻受到了“冷遇”。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會主任委員趙繼安對此“畸形用藥”痛斥道:“在常規手術后使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感染率無明顯差異,但是我國醫院目前卻普遍存在濫用現象?;颊咦⑸湟惶炜股?,相當于扔掉一只金戒指,而這種注射一般無必要!”
因為畸形價值規律,為抗生素濫用推波助瀾。
據有關專家剖析,長期以來,我國臨床應用抗生素存在許多問題:(1)無指征、無根據地濫用抗菌藥;(2)術后預防性應用抗菌藥;(3)非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大量應用抗菌藥;(4)臨床用藥缺少細菌學檢測結果指導,臨床醫師盲目使用抗菌藥。(5)大撒網式用藥,動輒聯用3~4種抗菌藥,實行大包圍戰術;(6)頻繁更換抗菌藥,1~2天就換一種;(7)臨床醫師合理用藥知識不足,不了解藥效學、藥動力學,導致血藥濃度低,只管應用不顧后果及不良反應。
還有,造成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原因也十分復雜:(1)國家醫藥衛生管理失控,國家缺少有效的抗菌藥應用和監管法規,造成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上的混亂,而且各級醫師各行其是,還有抗菌藥的藥名混亂,質量良莠不齊。(2)患者規范合理使用抗菌藥的意識淡薄,對抗菌藥物的作用期望值過高,對于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藥物與人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缺乏正確認識。患者就診時點名用藥。長期以來,人們不用醫生處方就可以在藥店買到各種抗菌藥物。(3)經濟利益驅動。制藥企業、抗菌藥品銷售單位以及醫療衛生部門為了暫時的利益,盲目推廣抗菌藥物,比如用四環素、環丙氟哌酸、青霉素等飼養豬、牛、羊、雞、鴨及魚類。這樣做可以使動物生長快,短時間內發病減少,降低管理成本,獲得更多利潤。但造成了動物體內產生廣泛、頑固的耐藥細菌。人類進食這種動物食品或是飲用了被動物糞便污染的水源后,耐藥菌便會進入人體內部,其后再出現感染時,本該有效的藥物就會失效。
中國是世界上濫用抗菌藥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耐藥菌引起的醫院感染人數已占住院感染患者總人數的30%左右。有專家預言,中國可能率先進入后抗生素時代,即回到發現抗生素之前的時代。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