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曾聽說過有的夫妻是因為小三而離散,有的夫妻是因為經濟糾紛而分道揚鑣,可是,你聽說過一個在眾人眼中的好男人卻因忍受不了妻子的脾氣而凈身出戶的嗎?近日,一對夫妻協議離婚了,乍一看協議書,還以為這位老公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才簽下了這一紙協議。其實,這是態度決定了“命運”。
案例回放:逃避挽救不了婚姻
林先生和盧女士結婚已經十多年了,兒子十歲。夫妻都在事業單位工作,收入穩定,丈夫還處于事業上升期。兒子學習成績不錯,聽話懂事。看起來幸福的家庭上個月卻不再完整了。
早在兒子2歲那年,夫妻倆就曾上法院鬧離婚。林先生說,他童年起成長環境比較艱苦,他認為只有自己多努力才能讓家人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成家后,他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打拼事業上,很少時間陪伴妻兒。“當時和妻子溝通比較少,在外面累了回到家就想休息。妻子跟我鬧我基本上都是逃避了之,過了就過了,我認為是一家人總能理解的。”林先生說。
但是在盧女士看來,丈夫經常出差,本來陪家人的時間就少,平時都是她一個人照顧家庭和孩子,偶爾有點脾氣,丈夫反而不理不睬。可是丈夫跟外人又很懂得人情世故。盧女士有時候脾氣來了,就有一些過激的言行,這讓林先生覺得身心疲憊,于是林先生起訴到法院要求離婚。
可是考慮到年幼的孩子,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下,林先生從法院撤訴了,盧女士也承諾要改改過激的脾氣。
那一次的離婚風波,卻沒有給這對夫妻的婚姻生活帶來太大的改變。
林先生依然忙于工作,忙于應酬,也因為妻子曾經的承諾,,對妻子過于挑剔。盧女士也開始對丈夫有諸多怨言,還常拿丈夫跟其他人進行比較,冷言冷語。七年后,夫妻倆正式分居,又一次把離婚擺上“婚姻日程”。
調解過程:態度相反最終分手
在分居過程中,夫妻多次協議離婚,但由于妻子盧女士提出大額經濟補償,因此協商不成。最終兩人再次面臨對簿公堂的局面。
法院接到妻子盧女士的起訴書后,勸夫妻倆進行離婚前調解。丈夫其實還是想挽回這段婚姻,保留一個完整的家庭。于是,廣西綠蔭婦女咨詢中心對他們進行了調解。
“每天都要寫下眼中的自己和眼中的對方,以及對方眼中的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自我,認識對方。”負責調解的蘇雪軍主任對夫妻倆提出了要求,制定了家庭治療咨詢計劃。
在此次調解中,夫妻有著不同的表現。一次,在蘇主任的幫助和引導下,林先生深刻地進行了一次自我認識。從自己的成長背景中,林先生知道家庭因素對他處理婚姻生活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從小看著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吵架。”林先生說。
吵架吵多了,林先生也覺得煩,久而久之變成遇到問題就逃避,“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林先生終于這樣覺悟。他逐漸意識到,在妻子眼里他是脾氣差、沒耐心,對外人好過對家里人,甚至他的冷處理還讓妻子誤會他有了外遇。“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我表現出來的是這樣。但是在我心中的排序家是第一位,工作和健康,友情還在后面。”林先生說。
但盧女士呢?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排列表上,自我排在了首位,其次才是家庭,工作和朋友。在她看來,似乎在她和林先生的這段婚姻關系中,發展成現在的狀況幾乎全是林先生造成的,她對自己的評價很高,反思卻很少,對林先生依然只有埋怨和挑剔。她可能忘記了,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不只是哪一方的。
幾個月的調解過程中,一方不斷反思,挽留;一方執意要離婚。最終,兩人選擇了和平分手。廣西綠蔭婦女咨詢中心的婚姻矛盾調解師幫助他們進行離婚協議。
本是以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為服務目的的綠蔭中心,這次幫助的卻是林先生。因為盧女士草擬的離婚協議書近乎苛刻。除了幾乎要完林先生目前所有財產之外,離婚后林先生還要幫盧女士還房貸和全額負責兒子的一切養育費用。
在綠蔭中心的幫助和協調下,雙方最終還是簽下了離婚協議,林先生最終保留一處房產和支付兒子大部分的生活學習費用。
專家說法:有效溝通是維持婚姻的能力
婚姻的長久,離不開夫妻兩個方面的能力:有效溝通、化解矛盾沖突。其中溝通又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能力。
一、溝通什么?
1 說得多,不如說得好
夫妻相處久了,對于配偶的喜好應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哪些話題是對方的禁忌,別再去觸碰這個話題。如:丈夫的學歷不高,對有關學歷的談話比較敏感,做妻子的就不要以此為話題,以避免傷到丈夫的自尊。
2 坦白,不如留點余地
常見的婚姻誤區是:夫妻之間必須絕對地坦白,不可有個人隱私。說話毫無保留,結果卻使得對方產生負面情緒。
例如:妻子說:“我今天遇到你以前交往過的小寧,她還是那樣的迷人。”丈夫說:“她本來是很迷人,像她這樣的女性不多,我想很多男性都會喜歡她。”這位丈夫很坦誠地把他的想法講出來。結果可想而知哦!
二、何時溝通?
許多人只顧自己的情緒,一吐為快。當一個人心中郁悶的時候,就不再有心思去傾聽配偶的訴說,反過來也會使訴說者因不受重視而心生不滿。所以夫妻雙方相互溝通之際,最好選擇雙方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產生好的結果。
三、怎樣溝通?
1 聽比說更重要
許多人往往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忽視了別人在說什么。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用心去聽對方所表達的意思。因此不要只聽對方說什么,還要觀察對方話語里蘊含的意義,當一個人心口不一時,往往可從中感到真正的含意。然后對于所聽到、觀察到的,給予適當而簡短的反應,例如:“哦……”“你的意思是……”以及點頭,關注對方讓對方知道你在聽,也會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
2 接納
不論你聽到什么,不管對方的表達內容是對是錯,先別急著辯駁或去指正,試著去承認對方的真實感受,才能夠使他愿意放下個人的堅持,進而聆聽你所說的話。認可對方并非代表同意對方的觀點,只是表示你能夠體會到他的個人感受。
如丈夫說:“我受夠了你老是對我挑三揀四。”若你回答:“我不是挑剔你,只不過是想要告訴你如何正確地保持干凈罷了!”這一番聽起來無傷大雅的話,可能會引來一次爭吵,因為這句話否定了另一半的實際感受。若能認可對方的感受而回答:“哦,你覺得我挺嘮叨的,你不舒服了。”另一半只有感到你接納他之后,才會愿意聆聽你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