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無錫市陸區中心小學 葛夢婷
淮安市盱眙實驗中學附屬小學三(3)班 程秋怡
點評:榴云堂主
葛夢婷同學以“歐體”筆意寫就的這幅作品,字形大小均勻,筆畫起訖分明,“精、章、深、氣”等字點畫出鋒,感覺靈動多姿,頗具“歐體”神韻,是一幅較成功的作品。
建議:1 “歐體”的章法要清秀、疏朗,小作者在處理這幅作品時對字距、行距的把握不夠,略感擁擠;

2 在橫畫處理上應注意“歐體”有橫畫中段粗的特點,體現“中實”之趣,而不能一味地寫成“腰細橫”(如圖1);
3 創作這種“集字”時,一定要注意形似(如圖2),并在不斷重復形似的基礎上逐漸提高;
4 “問”字門頭(日日)占位太大,口部下墜;簡化字“時”應寫成繁體,以統一字體。
程秋怡同學的作品使人感到一股稚拙之氣撲面而來。筆筆用力、字字清楚、章法完整是她的優點。三年級學生從用鉛筆到鋼筆,在過渡期間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建議:1 注意用筆的輕重變化,不要均勻用力,如橫、撇用筆可輕快些,豎、捺可稍用力,增加筆畫問的對比,字形就會秀麗很多;
2 在寫字之前先看清筆畫、部件的位置,然后再動筆,寫正每一個字。作品中“東、來、錄”等字形不穩;
3 在橫折處頓筆時不要出現“雙角”現象(如圖3);

4 一般情況下落款字形要小于正文的字,同時字距太近感覺擁擠。所錄詩歌要記得加上書名號,如《望天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