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時,在微博上流傳著一款外形酷似盆栽的甜品,當得知這款創意甜品出自臺北的一家甜品店時,這里便立即被列入了我們這次臺灣自由行的目的地之一。在這里,我們不僅品嘗到了臺北頂級的甜品,也感受到了臺灣最深厚的人情味。這里的蛋糕甜蜜了我的嘴,這里的人甜蜜了我的心。
這家甜品店的名字叫Season,是一家概念餐廳,在下午3點至6點之間專門開設了下午茶時段,在這個時段內出售各種自創的甜品。精美的外觀和出眾的味道吸引了無數甜品愛好者來這里品嘗,所以下午茶時段總是人滿為患。
餐廳位于臺北市,網上給出的路線不太明確。出了捷運站,我們準備找人問路。這時,看見一位衣著時尚的年輕女士迎面走來,手中拎著個紙袋,上面寫著“SEASON”餐廳的名字,便指指袋子,說我們找這家餐廳。她用手向身后的方向指一指,張了張口,把要說的話吞了回去,然后說:“我帶你們去吧,不太好找。”然后不由分說毫不猶豫地轉身往來的方向走去。我們趕緊跟上她。她邊走邊和我們說:“這家餐廳你們一定要嘗嘗。這里的甜品非常好吃。這家餐廳的主廚是從法國學習廚藝回來的。我經常來這里,今天就是買了蛋糕外帶回家。”邊說著,她伸手一指,我們看到了Season餐廳。為了給我們帶路,她走了5分鐘的回頭路!我們連聲向她道謝,她只是微笑著說:“不客氣,這沒什么。”在她看來極其平常的一個舉動,卻讓我們這些旅行者與這個異鄉城市之間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Season餐廳小巧而精致,布置簡潔溫馨。雖不是周末,但來這里品嘗下午茶的人卻很多,所有的座位已經被預訂一空。餐廳前面有露天的就餐座位。空氣很清爽,于是我們便在院子里的座位坐下。服務員先送上了水和一個粉紅色的棉花糖,這是餐廳為每桌客人贈送的。
首先要品嘗的當然是微博上流傳的“花盆”。它的名字叫做薄荷冰淇淋盆栽。外面的棕色“花盆”是這款甜品的容器,里面的黑色“土壤”是布朗尼蛋糕和香草冰淇淋的混合體,上面的綠色“植物”是鮮薄荷。這款甜品的特點是“清涼”,香草冰淇淋中混合了切碎的鮮薄荷葉,吃到嘴里,從內到外的清涼。這款讓我們慕名而來的甜品僅僅是開始,后面的甜品竟然一道比一道精彩。
餐廳進門處有一個蛋糕柜,在下午茶時刻,柜中展示的是主廚設計制作的各種小蛋糕,這些蛋糕是這家店的獨創,服務員熱心地介紹每款蛋糕的特色。
我們挑選了一款綠色的開心果蛋糕。圓形的小蛋糕外面撒滿了淡綠色的開心果碎,上面擺放著三顆殷紅的樹莓。蛋糕的層次很豐富,開心果碎的里面是綿密的奶油芝士,中央依然是開心果碎,最下面是用餅干碎制作的餅底。果仁特有的濃郁香氣融入芝士蛋糕的奶香中,口味豐富而獨特,印象深刻的同時不能不佩服廚師對于食材高超的掌控和搭配功力。
我們挑選的第二款蛋糕叫“感官花園”,是店里非常受歡迎的一款小蛋糕。蛋糕上面由草莓、黑醋栗和樹莓組成,下面是芝士,外面是一層金黃色的焦糖。整款蛋糕的造型豐滿而誘人。切開蛋糕,深紫色的黑醋栗甜漿流淌出來,充滿果子的香氣。焦糖殼更為這款蛋糕增加了焦香。整款蛋糕給人一種超復合的感覺,很難用語言來表達。
放在最后的也是最重磅的——現烤千層派。這款甜品是這家餐廳的招牌甜品,需要提前預訂。我們是沒有預訂的。于是,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臺灣人濃厚的人情味兒。領班對我們說:“你們等一下,我們來想想辦法。”接下來,這位領班一個一個地打電話給后面預訂的客人,確認他們是否會來。終于,在打了N個電話之后,有客人確認取消了預訂。
現烤千層派是一種現場制作的甜品,服務生會在食客面前展示制作過程,不出兩分鐘,一份誘人的甜品在他手下誕生了。這款甜品的主體是兩塊剛剛烤制好的千層派,中間是現打的鮮奶油和新鮮草莓,旁邊是一球紅色的樹莓冰沙,并以幾種鮮果裝飾。最后,再在上面撒上糖粉。最能展示廚師功力的自然是千層派了,入口酥脆得像融化開一樣,一層層酥皮在口中沙沙的斷裂,混合著鮮奶油的甜香和滑膩,瞬間征服了我的味覺。而那球爽口的樹莓冰沙則恰到好處地減輕了甜膩感。
離開時,主廚一定要回送我們一小袋馬卡龍,是樹莓口味的,成了我們第二天的早餐。
臺北的Season概念餐廳,一家我心目中的頂級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