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人們總是希望提前看到未來的情景。在今年的倫敦國際葡萄酒展(LIWF)的一次會議上,我對葡萄酒未來的流行趨勢做了自己的預測:高品質(低產量)、有益健康、酒精含量低且不用橡木桶陳釀,較為涼爽產區的葡萄品種會大受歡迎。
需要說明的是,我的這些觀點只代表了個人的看法,因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大量數據來證明這些觀點,但毫無疑問:這些葡萄酒會越來越受重視。
高品質產品每個人都喜歡,這個趨勢是全球性的,將以極快的速度遍及全世界,那些對葡萄酒認知程度較低的國家同樣會追逐高品質產品。另外,還有一個綜合趨勢,葡萄酒行業正在以降低產量為代價,來提高品質——在新世界國家同樣如此。
或許是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消費者,低度、不使用橡木桶陳釀的產品將在未來受到歡迎,從葡萄酒風格趨勢看,市場將不再流行酒體厚重、橡木味濃郁的葡萄酒,開始轉向低度酒。毫無疑問,澳大利亞是新風格的領頭人,有時低度酒的釀制需要犧牲風味,但你不能因此對澳洲釀酒師橫加指責。加州一直擁護高度葡萄酒,但現在,即使在那里,也不再流行重酒體葡萄酒。
在這種趨勢下,博若萊的新酒有希望再次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法國還有一個地方值得關注,那就是盧瓦爾河谷,我覺得他們會東山再起。
氣候對葡萄酒的影響不言而喻,面對氣候變化,生產商開始開辟相對涼爽的氣候產區,未來,涼爽產區、高海拔葡萄酒將會越來越流行,比如智利,正是因為處于涼爽產區,其產品才能迅速打開市場。
近幾年,亞太地區一直支持口感高雅的葡萄酒,其他地區生產商則追求高海拔種植,例如阿根廷的葡萄園正在向安第斯山高處遷移;南非則在海拔800米的山地,如Upper Langkloof開拓新葡萄園;澳大利亞葡萄園正向氣候涼爽的塔斯馬尼亞和新南威爾士高海拔地區遷移;西班牙西北部大西洋角生產的葡萄酒越來越有“魅力”。
葡萄品種多樣化是另一個趨勢。現在的生產商以愿意生產一些特色的葡萄酒品種的產品作為賣點,但上世紀90年代,所有的葡萄園幾乎都在種赤霞珠,間或有些美樂,但是這幾年的很多品酒會上,我接觸到的葡萄品種達40種,甚至一些古老的、稀少的葡萄酒品種也開始煥發生機。實際上,葡萄品種的豐富性會讓人驚訝,在我即將出版的《釀酒葡萄》一書中,列出了近1400個用于商業釀酒的葡萄品種。
最后要說一下環保方面的趨勢。很明顯,在歐洲以及一些新世界國家,生產商們比以往更尊重大自然,葡萄園使用的農業化肥越來越少,固定灌溉減少,橡木桶使用減少,葡萄園機械化生產增多,更推崇天然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