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業的發展在于創新。
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
有探索,有成就,也有輝煌。
面對酒類流通業發展的新形勢,整個行業正面臨著新的挑戰,走到了一個“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改變,不得不創新”的時間節點。
創新
是中國酒類流通行業不可規避的話題之一。
面對這種局面,如何對未來市場和行業發展進行更加準確地分析、判斷,采取正確有效地方法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抓住機遇,順應行業進步的潮流,使企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壯大,是全行業共同關心的問題。
機遇挑戰
模式創新品牌管理
圖景
2012年8月29日
中國·安徽·蕪湖
鏡湖區鐵山賓館
2011年,商業部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酒類流通發展的現狀,制訂了《“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酒類流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促進科學發展具有非常重要和實際的指導作用。
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十二五”發展戰略研討會于8月29日在安徽省鏡湖區鐵山賓館會議大廳隆重召開,此次會議是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鏡湖區人民政府承辦,中國雨耕山酒文化創意產業園、蕪湖雨耕山實業有限公司協辦。此次研討會以高峰論壇的形式探討酒類流通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就酒類流通企業營銷模式創新、品牌管理升級等問題展開討論,引導行業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議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員主持,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上海市酒類專賣管理局局長盧榮華,廣東省酒類專賣管理局副局長、廣東酒類行業協會理事長朱思旭,原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政協副主席、安徽省酒業協會會長季家宏,鏡湖區委書記盧倉報,鏡湖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孫躍文,江蘇省酒類流通協會會長陳國鎖等出席研討會。此外,來自全國各地二十多家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行業整體向好,但仍需調整
從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老糖酒公司,到現在的連鎖經營,酒類流通企業與酒類生產企業一道,從野蠻生長到戰略規劃,從粗放管理到精細運作,從區域崛起到爭領全國,從渠道擴張到品牌鍛造,中國酒類流通企業以敢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成就著整個行業的騰飛之路。
隨著社會消費需求的增長和消費者消費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酒類流通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大型渠道運營商繼續上溯到上游產業,延長了企業產業鏈規模。此外,一些大型渠道運營商也開始醞釀上市,發力資本市場。
從目前情況分析,未來,只要宏觀經濟發展達到了國家的既定發展目標,整個酒行業將整體向好,發展速度亦將超過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但是,酒類流通行業的發展不會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所以仍將會有所調整。
2011年,商業部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酒類流通發展的現狀,制訂了《“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酒類流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中提出的發展目標與主要任務,對于每一個企業把握方向、明確目標、促進科學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和實際的指導作用。
不可忽視的行業問題
隨著《商務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的出臺,酒類流通業已經引起國家的重視。我國的酒類市場經歷了多年連續高速發展階段,現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行業內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給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帶來了更多挑戰。
據了解,近年來,受利益的驅動,制售假冒偽劣酒類行為依然存在,而且花樣不斷翻新,手段越來越隱蔽。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呈現出由假冒高端名優白酒為主,向制售假冒暢銷品牌白酒、葡萄酒、啤酒,劣質低價酒類拓展的態勢,危機公關將成為酒企必修課;酒類電子商務雖然是大趨勢,但在中國市場才剛剛起步,與國外比較成熟的銷售模式相比還有差距,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酒類投資產品與消費產品將進一步區隔;由產能過剩導致的危機開始顯現。
就市場運作和營銷創新來說,酒類流通行業還是一個相對落后的行業。因為落后,我們可以借鑒很多先進經驗,力爭避免重復很多先行者走過的彎路。
一個行業的發展在于創新。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有探索,有成就,也有輝煌。面對酒類流通業發展的新形勢,整個行業正面臨著新的挑戰,走到了一個“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改變,不得不創新”的時間節點。無論是企業內部運營的需要還是外部市場環境的呼喚,都需要廣大酒類流通企業改變思路,以全新思維銳意前行。所以,創新是中國酒類流通行業不可規避的話題之一。
面對這種局面,如何對未來市場和行業發展進行更加準確地分析、判斷,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規避可能的風險,抓住機遇,順應行業進步的潮流,使企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壯大,是全行業共同關心的問題。
集思廣益, 商討大計
此次研討會上,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要求與會代表能真正認識到當前酒類市場現狀,認真理解商務部《“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并付諸實踐,為推動行業交流和行業發展,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升級企業經營管理,更新商業模式,應用新理念以及信息技術,使酒類流通從傳統落后的行業進入現代化的軌道。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專家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結合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對商務部的“十二五”規劃進行相關指導,并就酒類流通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酒類專賣局長盧榮華結合當前白酒以及進口葡萄酒的市場現狀,提出了加快電子溯源體系建設的建議;廣東省酒類專賣管理局副局長朱思旭分析并總結了葡萄酒、白酒、啤酒三大酒類發展路程,指出2012年是酒類流通行業的拐點年;江蘇酒類流通協會會長陳國鎖則根據自身發展現狀,關注渠道變革,加速自身轉變,“轉方式,調結構,強管理,保增長”;浙江商源董事長朱躍明、總經理錢雷結合浙江商源的發展,就公司的創新與發展做了主題發言。希望“十二五”規劃能改變行業的一些做法,促進上下游的交流,讓流通企業能獲得更大更快地發展。
名品世家(北京)酒業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輝、酒仙網 副總裁劉琦、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總裁李雯峰等與會代表就酒類流通行業的新發展、新思路分別發言,就酒類流通體系發展趨勢,企業如何創新、企業經營管理如何優化、升級,推動新技術,新理念的運用,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創立酒類流通名牌企業,“如何建立新型的廠商、商商合作模式,和諧共贏,推動行業整合”等方面進行了商討,表示要在商務部《“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的指導下,制定出符合企業自己的具有前瞻性的企業發展戰略,為行業的發展引領方向,樹立榜樣。
機遇與挑戰并存
王新國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
商務部制定《“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這個規劃,結合了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對酒類流通行業未來發展的戰略部署和企業的要求,既具有前瞻性又貼近實際。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中提出的發展目標與主要任務,對于每一個企業把握方向,明確目標,促進科學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和實際的指導作用。
當前,酒類流通行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據估算,2012年全國酒類社會商品零售額超過1萬億元,約占18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5%以上。全國酒類經營者約298萬家;在商務部門備案登記的約217萬家,其中批發經營者21萬家,零售經營者196萬家。這些數字說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酒類流通行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我們在將產品轉化為價值、滿足消費者需求、保障消費安全、促進整個酒類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得益于國家經濟和酒類市場的快速增長,加上企業的積累和奮斗,全國酒類流通行業涌現出一批年銷售額過10億,上百家年銷售額過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形成了行業發展的核心中堅力量,這些企業帶動了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升級,商業模式的更新,新理念、新技術的應用,使酒類流通從傳統落后的行業進入現代化的軌道。取得了非常顯著快速的進步,令我們倍感驕傲與自豪。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們這個行業仍處于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行業管理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體系嚴重缺失;行業集中度很低,依然呈現企業小、散、弱的整體格局;流通模式經營手段仍較陳舊;企業管理現代化程度不高;新觀念新技術應用還不普通,行業總體現代化水平亟待提高。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先進企業的不斷探索,我們在各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我們要以商務部酒類流通“十二五”規劃為指導、為契機,使行業發展上個臺階,由“靠天吃飯”、以量求生存,變為積極創新變革、主動出擊,以質量促發展。
我國酒類市場經歷了幾年量價齊升的高速發展階段,今年卻遇到了國家經濟增速放緩,高檔公務用酒受到限制,以及近幾年白酒產能急速擴張,進口葡萄酒高速增長卻缺乏規范、市場混亂,國產葡萄酒又遭遇農殘“被超標”困擾等等諸多因素影響,未來市場如何變化,企業又該如何應對,不能不引起每個人的思索。
在酒類流通行業這個關鍵的發展階段,在這樣一個市場環境背景下,我們這些龍頭企業應該認真研究領會商務部“十二五”規劃,放寬視野,開闊思路,善于學習吸收新觀念、新方法、新技術,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勇于突破,結合企業和行業發展現狀,制訂科學合理可行的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抓住機遇,帶領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從而擔當起龍頭企業的行業責任,帶動行業積極向上,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機遇挑戰
模式創新品牌管理
李雯峰
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總裁
酒類投資市場亟待調整
目前國內酒類投資現象:
第一,國內的酒沒有從源頭上把消費用酒和收藏用酒嚴格區分開來,這樣對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在國際上是區分得非常清楚的,投資類的酒就是投資類的酒,消費用的酒是小費用的酒,差價是非常得大。有了這種區分后,很多做法都是有差異的。真正消費用酒和收藏用酒區分開來是這樣一個情況,如果這種是一種投資酒,那么酒的產量會有一個限量,作為投資酒,無限量的生產,是一個無法想象的事情,并且不管經濟形勢怎么樣,這款酒的出廠價永遠不可能跌。而消費用的酒可以擴大產量,產能。而國內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就是明明是一款消費屬性的酒卻拼命抬高價,不斷地在擴大產能,這是違背經濟學規律的一個做法。
第二,酒品形象的維護做得不是很夠,在行業內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情況就是把酒賣了后續就不管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
針對以上現象,提出幾條建議:
第一,要做出真實有投資價值的酒品。經濟發展到今天,酒品完全靠炒作是不可能長久的,要有內心自身的價值,品質高,文化內涵,限量。
第二,酒品形象的維護。民間對酒類收藏的認識比較模糊,比較朦朧,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需要行業內一些懂酒的專家對酒品的形象加以維護,靠投資大眾是絕對無法支撐的。
第三,流通企業的托底與積極參與很重要,投資者對酒品的認識不到位,就給了很多經銷商機會,這就會使得很多酒品出現很多不合理的價位。這就需要流通企業托底,并幫助投資者找到合適的投資酒品。
第四,投資者的教育問題,國內酒品投資者有著很嚴重的短線行為,今天買了明天就想高回報,投資者應更多了解行情,理性投資。
王富強
廣東粵強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創新、誠信、團結
去年頒布的《“十二五”期間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的指導意見》是和中國國情以及中國酒文化密切聯系的,去年也是酒類行業發展非常迅速的一年,但是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危機,比如食品危機,產業危機,在酒類營銷上也受到影響,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國酒類行業如何安全健康平穩地走下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創新是永恒的主題。酒類電子商務模式,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像酒業類電子商務酒仙網和煙酒在線都是很好的例子。在經營過程中,誠信比利潤更重要。對酒水企業來說,沒有誠信就沒有未來,我們要以誠為本,以信為根。此外,單打獨斗對未來酒業流通行業是很不利的,通過各自的力量把資源聯合起來,資源共享,共同探討如何做大做強。
朱躍明
浙江商源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商源:做行業的創新標桿
流通企業應該怎么走?企業和行業的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應該找到規律然后再應對。商源為什么建立連鎖店和商學院?那是因為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轉型,需要增加抗風險能力,如借款、向銀行貸款的風險。
第一,能不能改變行業的現狀和落后面貌,將流通企業做大,行業做大。如今的競爭還沒有進入充分競爭時代,如蘇寧也是由經銷商轉型而來的,酒類行業是上游推動下游的發展,終有一天將是下游推動上游的發展。商源的使命是做行業的創新標桿,做創新是要有勇氣的,一步步創新才有發展。
第二,人員的管理。企業要發展,要培養事業經理人,而不是職業經理人。關于職業經理人與事業經理人的區別,我認為職業經理人比較可悲,他們看到的是位置、錢,與企業的發展無關,而事業經理人把企業的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自己成為企業的一部分,會為企業的發展而全身心的努力。做老板是孤單的,就如同古代的皇帝是孤家寡人一樣,但是不應該是這樣,他身邊應該有可以信任,可以共同奮斗,幫助到自己的人,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所以開了商學院,幫助員工如何成為事業經理人、老板。以創新的方式平等的對待,雖然目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是長遠來看,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