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創意其實是想通過12個成功人士的一句話來激勵一代人。”符秀婷談到這個IDEA的時候提到,尊尼獲加“永遠向前”的品牌精神是對新一代年輕人勇于追求夢想的態度的一種鼓勵:“我們發現這一代很多年輕人沉迷物質享受,只在意買房子或名牌,很多想要的夢想沒有用力去實踐和追求,這讓我們想到要去做這個‘語路計劃’,這跟尊尼獲加‘永遠向前’的精神也是非常吻合的,我們尋找12個成功人士,用他們的故事和一句話語錄,激勵年輕人去實現夢想。”
這12個人來自不同行業,但其背后都有著相當勵志的故事,無論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潘石屹還是盲人歌手、詩人周云蓬,都和尊尼獲加的品牌精神“永遠向前”有著很高的契合度。而知名導演賈樟柯及六位新銳導演的加入更讓這個活動變得備受關注。
“我們的策略是1’——9’——90’,1’就是最有影響力的消費者,我們要做的就是把1’的成功故事(指12個人)代入給9’,9’是指在網絡上面參與度比較高的消費者,通過他們的博客、評論、感言等多維度參與,進而更深層地區影響到大眾90’。”
“語路計劃”并沒有像往年尊尼獲加的其他廣告片一樣,很快進行大規模電視廣告轟炸,而是主要通過網絡媒體,如尊尼獲加的官方微博和博客去推廣。直到去年接近年底的時候,12個短片才通過電視媒體進行大眾傳播。
“之所以首先選擇網絡是因為考慮到年輕人有了解網絡資訊的習慣,我們也希望可以通過網絡與他們互動,讓他們參與進來,”符秀婷解釋道:“中國的消費者其實可以燃起不同的力量。”
Q:為什么會請到賈樟柯導演來合作?
A:賈樟柯導演本身從來沒有,也沒考慮過和一個酒品牌進行合作,但我覺得,我們之所以能一拍即合,是因為他對這個品牌“永遠向前”的精神深有感觸。
Q:這個案例執行過程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A:印象最深刻的是12條短片在北京的發布會上發布的時候,會上很多人看到這12條短片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他們被震到了。
Q:《語路問行動》,這是語路計劃的延續嗎?
A:是的。在2011年底的時候,我們再度發起,就是讓年輕人將自己的夢想跟大家分享。
作為“語路計劃”的延續,“語路問行動”將尊尼獲加所要傳達的“夢想”概念進行了更進一步地深化與實現——除了通過“問”來尋找為夢想前行的動力,還為有夢想的網友們提供了支持他們實現夢想的資金。依舊的大手筆投入之外,也讓此前“語路計劃”的影響力得以延續,并進一步詮釋了自身的品牌精神。
Q:今年尊尼獲加跟中國藝術家的密切合作,是否也反映品牌活動的主題方向?
A:接下來尊尼獲加在中國還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推廣活動,尊尼獲加與藝術界素有淵源,之前也曾與一些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影藝術家合作,比如馬丁斯#8226;克塞斯和北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