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壯膽,酒也使人沉湎,墜落,傷身敗體”。古往今來,上至王侯將相,下到黎民百姓,很少是為了飲酒而飲酒,即便是形態層面的飲酒,表達的也多是精神層面的主旨。可以說,久經歷史長河醞釀的中國白酒文化博大精深,滲透到了社交、文化、藝術等領域,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無酒不成席”已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飲酒習慣,它所指的是餐桌上要有酒,而且越是重要、正式的場合越是不能離開酒,尤其是白酒。但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表現出不同的需求特征。
從市場發展來看,白酒這個特殊的產物,不僅能給消費者帶來地位、層次、品位、圈子等特征的價值聯想,還能出色地滿足消費者的使用價值;白酒是一種帶著情感的快消品,無論是為自己消費,還是為別人消費,都有一種無限的樂趣在里面,從而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選擇差異大
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消費者因為消費心理差異之大,選擇白酒品牌往往差異很大,且消費者眾口難調,優質及低劣的白酒在市場上會同時存在。
據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白酒市場品牌主要分為高、中、低三級,高端白酒市場被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少數品牌寡頭壟斷;中檔白酒市場則表現出地區強勢品牌和少量區域外強勢品牌共同競爭;低檔白酒市場競爭多為地區性品牌。
有媒體報道:山東臨沂市的一個縣城城區市場里高中低檔白酒琳瑯滿目,品牌多達52個白酒品牌。其中徽酒、蘇酒各5個,主要運作中檔及中高檔;川酒8個,除多二兩、金六福外主要運作中高檔及高檔;魯酒20個,基本上都在中低檔價位擠壓。該區域白酒品牌眾多一方面說明這里市場壁壘較低,另一方面也表明消費者易“見異思遷”,存在著嚴重的“跟風”消費心理,也可以理解為白酒消費品牌忠誠度低。
經過調研,城區近80個餐飲終端及50名消費者后筆者發現,該區域09―10年期間主流品牌為瀘州老窖,10―11年期間主流品牌為沂蒙老區酒,11―12年期間主流品牌為四特,“一年喝倒一個品牌”現象在該區域非常明顯。
偽時尚趨勢明顯
目前的中高端白酒消費,基本以商務、政務宴請為主,而宴請方主要是滿足對方或自己的某種心理欲望。因此,消費者對白酒的品牌、價格、包裝、口感等要素的關注程度正在逐漸增強,且變得越來越“挑剔”。白酒品牌的選擇不僅能體現主人身份、地位、經濟實力,而且還能折射出主人的生活品位及個性性格等特征——在人人怕“out”的大背景下,“時尚”開始成為一些消費者心理訴求的重要要素。
但身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種之一的白酒,自古以來和時尚都相距甚遠。目前白酒行業紛紛追求“時尚”趨勢,也被一些行業觀察人士所詬病:“大部分白酒企業實際上都是偽時尚,他們對時尚的理解和把握距離國際知名酒業相距甚遠。”
日前,某門戶網站面向廣大網友做了一個大家心目中酒量最好的省市排名的調查問卷。
據調查結果顯示,18.43%的網友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山東,從而使山東成為網友心目中酒量最好的省市。緊隨其后的是內蒙古,一共獲得了204780票,占到了總票數的17.07%,而黑龍江則成為酒量排行榜上的探花,一共拿到了152740票,占總票數的12.73%。
在網友最喜歡的白酒品牌排行中,一共有276180人選擇了茅臺,占據了投票總數的23%,緊隨其后的五糧液一共有19%的網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