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內,許多軍政要員對軍統特務都沒有好感,但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去招惹他們。不過,也有國民黨元老不把軍統的人放在眼里,老資格的陳儀將軍就是其中之一。
陳儀,字公俠,浙江紹興人,早年曾留學日本士官學校,與蔣介石是同學。回國后,他先后任北洋軍的孫傳芳部第1師師長、五省聯軍第1軍司令、浙江省省長等職。1926年,陳儀投向北伐中的國民黨,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軍長。福建事變(編者注:1933年11月20日,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以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為主力,在福建福州發動的抗日反蔣事件)后,1934年1月陳儀被蔣介石任命為福建省政府主席,一直受到蔣的重用。
陳儀接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時,軍統常住福建的負責人是特務張超。張超當時的公開職務是福建省保安處諜報組組長,不久升為福建站副站長。張超是福建長泰縣人,與軍統要人毛人鳳關系密切,也深受戴笠的器重。陳儀到福建后,張超不把這位省主席放在眼里,暗中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自成體系,對省政府的工作,不僅不配合,反而還時常搗亂。這讓陳儀很惱火。
陳儀連殺兩名軍統特務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陳儀召開福建各市長、縣長會議,動員全民抗日,要求地方官吏與地方共存亡,棄土不守者,不論是誰,格殺勿論!會后不久,有人向陳儀匯報,說金門縣縣長鄺漢貪生怕死,日軍還沒有登陸,他就帶著親信率先逃跑了。陳儀一聽大怒,立即派人將鄺漢追捕回來,將其公開槍決。
在槍斃鄺漢之前,有人曾提醒陳儀說,鄺漢是戴笠軍統的人,按慣例,軍統局的人只能由他們自己處理,其他任何機關都不能逮捕,更不宜公開槍決示眾。此事是否先征求一下戴笠的意見?陳儀聽后正色道:“棄土不守是滔天大罪,本主席自有處分之權,為何要與戴笠商量?此事不要再說了,馬上槍決!”
鄺漢是軍統的重要人物,他被槍斃后,張超非常不滿,指使《福州日報》的主編閔佛九,撰寫發表了《鄺案鳴冤》一文,詭稱鄺漢被殺是因浙人主閩,企圖以殺人立威所致,把矛頭直接指向浙江籍的陳儀。陳儀看過這篇文章后很氣憤,當即派人調查幕后的指使者,但沒有查出結果。從此,陳儀與軍統的關系越來越僵。
其后不久,為報復陳儀,張超指使他手下的特務,將陳儀的心腹、政和縣縣長謝蔭波暗殺了。陳儀聞報后大怒,立即派人調查。軍統福建站站長嚴靈峰預感到陳儀不會善罷甘休,張超會有生命危險,不能再待在福建了,便立即將情況報告戴笠。戴笠立即下令張超辦理交接手續,離閩赴滬,出任上海敵占區行動隊長。
張超接到戴笠的命令后,并沒有立即離開福建,而是決定在臨走前大鬧一場,要給陳儀一點顏色看看,出出心中的惡氣。他指使特務到處張貼傳單,說陳儀有十大罪狀,其中有一條說陳儀的妻子古月芬是日本人,陳儀與日本人勾搭,有漢奸之嫌,號召福建人民行動起來,驅逐陳儀,實行閩人治閩。
張超接二連三地制造事件,把陳儀徹底激怒了,他下令福建省保安處處長兼福州警察局局長李進德將張超立即逮捕。為避免戴笠聞訊后走上層路線營救張超,陳儀采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搶先報請蔣介石同意后,當即就將張超槍決了。
戴笠跪請蔣介石為他做主
張超被陳儀逮捕后,嚴靈峰就料到他兇多吉少。他急忙化名金筠,向戴笠發出了十萬火急的密電,請戴笠采取措施營救張超。當時,軍統局已從南京遷往武漢。戴笠接到電報后,親自去找蔣介石,懇求蔣介石電令陳儀將張超押解到武漢處置。蔣介石聽戴笠一說,立即給陳儀發出急電,令陳儀刀下留人,把張超押解到武漢。不料,電令發出時,張超已被陳儀處死了。
戴笠、毛人鳳聽到張超已死的消息,既驚又怒,從此恨透了陳儀,并發誓要進行報復。他們經過多次密商,覺得直接整治陳儀有問題,就準備把殺死張超的責任全部算在李進德的頭上,要蔣介石同意懲辦李進德,從側面給陳儀一次打擊。戴笠又一次出馬,到蔣介石那里跪在蔣面前痛哭不起,要求蔣介石給他做主,電令陳儀用專機把李進德押解到武漢,交軍統局審問懲處。起初,蔣介石沒同意,第二天,蔣介石才勉強答應。等到專機來武漢那天,戴笠預先派特務去了飛機場,準備等李進德一下飛機就扣押。
誰知陳儀是棋高一著,他對蔣介石的命令自然不得不執行,但他清楚戴笠絕不會讓李進德好過,必須保護好李進德的安全,才不至于被動。于是,陳儀在押送李進德的專機起飛前,親自打電話給國民黨元老何應欽和張群,請何應欽準時派專車到飛機場迎接,把李進德送到張群官邸,再請張群帶李進德去見蔣介石,讓李進德把張超在福建反陳儀、鼓吹閩人治閩的罪證,向蔣和盤托出,以爭取主動。
何應欽和張群都是國民黨中的重量級人物,都不怕戴笠,戴笠也不敢招惹他們。所以,李進德一下飛機,就坐上了何應欽派來的專車。戴笠派去的特務眼睜睜地看著李進德揚長而去,毫無辦法,只得據實向戴笠作了報告。
第二天,李進德就隨張群見到了蔣介石,李進德先把張超在福建的胡作非為講述了一遍,然后把張超在福建發展地方勢力、從事反陳儀活動的標語傳單等罪證全擺在蔣的面前。蔣介石當然不允許地方實力冒頭,了解情況后,立即把戴笠叫來痛斥了一頓。
蔣介石雖然沒有為戴笠做主,但為了安撫軍統,還是下令撤銷了李進德的職務,同時命令以后不許再提張超之事。他還要求戴笠教育部下,要處理好軍統與地方長官的關系。
從表面上看,軍統在此事中和陳儀打成了平手,其實是戴笠吃了大虧。戴笠記下了此仇,在軍統內部召開追悼大會祭奠張超,并發誓要搞垮陳儀。無奈直到抗戰勝利后戴笠飛機失事身亡,他也沒找到報復陳儀的機會。
陳儀策反湯恩伯被殺
湯恩伯是蔣介石的嫡系將領,曾任國民黨陸軍副司令,代理總司令。1949年1月21日,被任命為京(指南京——編者注)滬杭警備總司令,手握重兵40余萬。湯恩伯早年曾留學日本,因經濟拮據曾受到當時任浙江省省長陳儀的資助。后來,陳儀又將才貌雙全的外甥女黃競白許配給湯恩伯為妻。湯回國后一開始在陳儀部任職,陳儀多次給予提攜。所以,當中共策反陳儀時,陳儀認為湯恩伯會聽自己的話,想拉湯恩伯一起起義。
1948年6月,陳儀被蔣介石委任為浙江省主席。這時的陳儀已下定決心脫離國民黨反動陣營,跟共產黨走,策劃迎接解放軍渡江。
1948年,民革中央常務委員陳銘樞受民革中央委托,秘密回南京、上海等地策劃反蔣活動。8月,陳銘樞和胡邦憲(又名胡允恭,中共華東局城工部派出的中共地下黨員,曾是陳儀部屬)一起來到杭州拜訪陳儀,希望他能率部起義。9月,民革中央執行委員朱蘊山也派陳儀舊部鄭文蔚攜民革中央主席李濟深的密信,策動陳儀反蔣。陳儀雖想起義,但手下只有少量保安部隊。為擴大起義聲勢,他決定去策反時任京滬杭警備司令的湯恩伯。經上報中共中央批準后,胡允恭代表中共與陳儀達成如下共識:陳、湯不再逮捕中共地下黨員及民主人士、進步學生;優待一切在獄的政治犯,可能時予以釋放;江浙一帶不再作“戡亂”準備等幾項口頭協議。陳儀信守協議,積極行動。
1949年1月27日,陳儀派外甥丁名楠帶著他的親筆信趕往上海,勸湯恩伯起義。湯恩伯接信后,表面上不動聲色,給陳儀回信說自己不日將來杭州策劃起義,暗地里卻到奉化向蔣介石告密。此時,陳儀尚蒙在鼓里。他滿懷希望地等了一個星期,但不見湯的影子。陳儀很著急,再次派丁名楠持親筆信去上海見湯,并介紹胡允恭一同前往。胡到上海后,很快就探聽到湯恩伯的真實態度,連夜趕回杭州,向陳儀報告情況有變,請他從速采取保護措施。陳儀聞訊雖然吃驚,但還是有點不相信,他對胡允恭說:“恩伯和我的關系,你是知道的,他簡直就是我的兒子……”
蔣介石接到湯恩伯密報后不久,就將陳儀免職。但此時陳儀仍然沒有預料到問題的嚴重性,毫無防范。2月21日晚,陳儀乘車去上海,回到他位于多倫路的私宅。23日上午,上海軍統特務頭子毛森帶領30余名特務和憲兵闖入陳儀家,將他的衛士、副官全部繳械扣押,并逮捕了陳儀。當陳儀被押上囚車時,他回頭對家人說:“革命總會有流血的,我一生糊涂,只有這次做對了!你們不要為我難過。我死亦無憾。”
4月30日,陳儀被押到臺灣,最先囚禁于基隆,后又轉移至臺北。
1950年5月19日,臺灣軍事法庭以“勾結共黨,陰謀叛亂罪”判決陳儀死刑,6月18日被槍殺于臺北馬場町。臨刑前,陳儀對行刑的人說:“向我的頭部開槍!”說完,大步向前,一邊走一邊高呼:“人死,精神不死!”陳儀死后,由五弟陳公亮收尸火葬,骨灰埋于臺北。
這一年,陳儀67歲。
(責編: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