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灘公司開發雅礱江的實踐證明,“一個主體一條江”的可持續開發模式能夠把水電開發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較好地統一起來,對我國未來水電開發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
近年來,水電開發遭遇了種種誤解和質疑。質疑者認為,水電對氣候惡化、地質災害當負相當的責任。力挺水電者則表示,任何能源利用方式都有利有弊,科學的態度是應該探討如何將利擴大,將弊減少,而不是一棒子將其打死。在中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背景下,要改善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兌現我國對國際社會的節能減排承諾,就必須繼續發展水電。
因此,如何發展水電,興利除弊,對我國水電事業發展意義重大。
上世界80年代起,我國開始探索水電滾動開發機制,組建大型流域水電公司,即業主以已建成的電站為母體電站,用母體電站的盈利開發一個流域的電站群。最突出的例子就是2003年國家發改委獨家授權二灘公司全面負責雅礱江干流開發。
在實踐中,這種流域開發模式的良好經濟社會效益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同和國家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國家能源局2012年初下發的一份文件中明確指出:“為保障流域水電開發質量,發揮河流開發的總體效益,協調不同梯級開發補償利益,大中型河流要堅持流域開發方針,盡可能采取‘一流域(河流或河段)一公司’的開發模式。”
調出一個“二灘”
水電站的收入主要依賴于發電量(機組利用率)、電量結構(豐枯峰谷之間的分布)和上網價格。在上網價格受嚴格管制的情況下,那些具有年或多年調節能力的梯度水電站不僅能夠提高機組利用率,而且能夠在電力緊張、電價較高的枯水期分配更多的電量,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同時,水電是依靠水流的落差發電的,因此一條河流上下游水電站之間往往互相制約。在諸多開發主體局面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全流域優化運行的方案幾無通過可能,由此會造成資源的惡性競爭和浪費,降低水能的利用率。
反之,在一個主體開發的前提下,就可以實施流域梯級電站聯合優化調度,達到整體效果最優。比如二灘公司就通過上下游合理調度,將雅礱江打造成為全國唯一真正意義的多年調節河流。
在雅礱江流域開發方案中,錦屏一級的調節庫容為49.1億立方米,屬年調節水庫;兩河口調節庫容為65.60億立方米,具有多年調節能力。這兩個水庫加上之前已建好的二灘水庫,總計157億立方米的調節庫容,可以有效地對全流域削峰填谷,大大提高枯水期發電量。據測算,通過該部分調節庫容的合理運用,就可以使得錦屏及其下游的5個電站增加枯水期發電168億千瓦時,相當于在未做任何物資投入的情況下,調節出一個二灘水電站的全年發電量。
此外,由于雅礱江是金沙江的主要支流,水量變化對金沙江乃至長江有明顯的影響。據初步測算,當雅礱江多年調節能力發揮作用后,會給下游的溪洛渡、向家壩、三峽電站和葛洲壩電站增加多年平均發電量68億千瓦時,增加枯水期電量112億千瓦時。
為更好地控制全流域流量的優化配置,2009年,二灘公司開始建設集中控制系統,目前設置在成都的集控中心已投入使用。該中心除可以調節水量外,還能對全流域電力輸送進行統一管理。屆時,雅礱江21座電站將通過同一端口向川渝和華東電網供電,保證枯峰期電量的平穩。
經濟的和諧開發
一條江由單一主體進行整體開發,還可以明顯節省開發建設成本,從而進一步保護流域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真正將水電開發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在水電開發過程中,移民安置、環境保護、交通建設都需要大筆投資。統計表明,在水電開發的總體投入中,移民安置以及交通設施建設費用合計要占到總投資的20%。多主體開發情況下,按照行業共識,統一流域的水電站要分別修筑各自的進山道路,分別制定各自的移民安置和環境保護方案。不僅致使方案彼此分割,大量增加相關成本,甚至經常因利益沖突而互相扯皮,釀成亂象。
在雅礱江流域開發過程中,上述現象得以完全避免。
比如,二灘公司考慮到錦屏一級、錦屏二級、官地三個水電站影響的魚類種類基本相同,因此二灘只需要建設一個魚類增殖站,就可以滿足三個水電站的需求。
再比如,錦屏一級和錦屏二級合用一條進山道路,并從這條道路進一步延伸到中游的卡拉、楊房溝,不僅降低支出,而且大大縮短施工周期。要知道,在雅礱江畔修條進山公路可是個大工程,官地、錦屏的進山道路修筑時間都超過了5年。
杠桿效應
水電建設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在開發初期,所需資金如何籌集,是困擾所有開發者的共同難題。國內開始嘗試“一個主體”開發模式最大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資金困擾,即通過滾動開發,用已開發電站的收入來保證后續水電站的資金投入。
多年來,二灘水電站作為“母體電站”出色地履行著“現金?!钡穆氊?,將所有利潤滾動投入到官地、錦屏等電站的建設中。二灘水電站的滾動資金和股東注資總計承擔了二灘流域水電開發所需資金的20%。
不僅如此,按照行業慣例,20億元的利潤可以帶來80億元的銀行貸款。同時,二灘水電站作為固定資產,通過折舊等手段也可向銀行置換貸款??梢哉f,二灘水電站成為全流域的吸金法寶。
二灘水電站為何能撬動如此巨量資金?在二灘水電站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和國際通行的“菲迪克”條款,創造性地推行“四制”管理(項目業主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為雅礱江其他水電站乃至全國水電站摸索出了一套全面同世界接軌又符合中國國情的水電站開發、建設、運營管理規范,贏得了多家金融機構的信任。世行在相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后雅礱江滾動開發如需貸款,只對工程項目評估,對二灘公司給予免予評估的待遇。
因此,330萬千瓦的二灘水電站,加之實力雄厚的國投、川投做后盾,二灘公司才能夠支撐起1140萬千瓦的第二階段開發目標。到2015年,官地、錦屏、桐子林等電站陸續投產后,雅礱江中上游水電開發的資金就更有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