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發電裝機高速增長,供應能力顯著增強,但受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發展周期性影響,電力產能出現相對過剩,加之一次性能源緊缺、價格大幅上漲、環保要求愈加嚴格,以燃煤發電為主的電力企業相繼出現大面積虧損,依靠單一火電規模快速擴張帶動發展的傳統模式已難以為繼。與此同時,以綠色和低碳技術為特征的“能源革命”推動著電力工業向清潔化、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又為發電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空間。
2005年以后尤其是2008年以來,受煤炭價格不斷飆升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國內火電企業出現全面虧損,企業經營遭遇空前困境。在舉步維艱之中,發電企業逐步認識到,規模思維已不能適應市場形勢的要求。
為了順應外部形勢變化和自身發展要求,2008年,華電集團及時調整了發展思路,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開展了“跳出華電看華電、科學發展上水平”的解放思想大討論,著力破除傳統思維定式,對過去的規模思維進行反思,提出了“價值思維”理念,強調要在保持一定發展規模和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質量、更加注重價值創造、更加注重風險防范。
在價值思維的引領下,2009年,公司編制了《2009-2013年發展綱要》,確立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電源結構、優化資產布局”的結構調整原則,明晰了電為主體、煤為基礎、產業協同的發展思路,形成了“五個轉變”的轉型路徑。2010年,進一步提出“創造可持續價值”理念,強調轉變發展方式是關鍵,明確提出要在價值思維的引領下,按照“調整、優化、提升”的思路,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推動產業板塊轉型升級,走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2011年,編制完成了“十二五”發展規劃及各產業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確立了“全力打造價值華電、綠色華電、創新華電、幸福華電,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的愿景目標,提出到2020年實現轉型、提升、超越“三步走”。
創造可持續價值,轉變發展方式是關鍵。華電集團成立之初,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發電產業,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我們確立了“電為主體,煤為基礎,產業協同”的發展思路,公司沿能源價值鏈上下延伸產業鏈,著力培育發電、煤炭、金融和工程技術四大產業板塊。
十年來,我們在價值思維理念的指引下,發電、煤炭、金融、工程技術四大產業協調推進,快速發展;堅持推進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清潔高效能源,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資源環境效益的統籌兼顧,和諧發展;抓住了制約公司科學發展的要害,通過深入開展管理創新和管理效益提升活動,努力創新體制機制、再造管理流程、夯實管理基礎,逐步形成“精益化、專業化、制度化、國際化、人本化”的“五化”管理體系,執企能力和贏利能力大幅提升。現在,華電的經濟效益能夠位列發電行業前列,應該說,是得益于這些年我們堅持了“價值思維”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