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在市場,優勢在民營”。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顯著特征和突出優勢。浙江民營經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座豐碑。
中國石油成品油銷售業務1999年進入浙江以來,按照“充分依托社會民營企業現有資源,快速進入市場、拓展銷售領域”的工作原則,堅持“求同存異,互助雙贏”的合作理念,雙方在不斷磨合中風雨同舟,走出了一條國企民企合資合作、互利雙贏之路。
順勢而為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國家政策引導和良好的內外部發展環境,民營經濟茁壯成長。在浙江經濟總量中,其貢獻率超過了60%,外貿出口中占到60%左右,解決了90%以上的社會就業。
然而,由于浙江經濟具有明顯的外向型經濟特征,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給浙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中國加入WTO后,國內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如何有效防范經營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實現轉型升級、走上良性發展之路,成為民營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中國石油成品油銷售業務進入浙江伊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沒有一座油庫,也沒有一座加油站。面對如此窘境,如何才能盡快打開局面,站穩腳跟?
中國石油是一家集油氣勘探開發、石油貿易、煉化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公司,品牌國際公認,資源保障充足,經營管理成熟。而民營企業擁有先天的優勢、深厚的人脈關系和鄉土文化,在成品油經營的硬件上,擁有不可替代的終端資源優勢。發展的需求和互補的優勢,使得有著堅實合作基礎的雙方一拍即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截至2011年底,浙江銷售公司股權企業達到97家,資產總額16.34億元。股權企業實現銷量115萬噸,占總量的31%,其中零售64萬噸,占零售總量的24%,實現利潤總額1.58億元。公司運營的500座加油站中,全資、參控股、租賃站各占三分之一。租賃油庫10座,庫容近41萬立方米,占公司總庫容的64%。可以說,通過控股、參股、租賃等多種方式,中國石油在浙江以15%的終端網絡,投放了近30%的優質資源,擔負了近30%的保供任務,有效擴大了中國石油的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認可和社會公眾的信賴。
從事成品油經營的民營企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借梯登高,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中球冠集團公司1999年開始與中國石油開展合作,現已發展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大型企業之一,成長為中國民營石油行業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中球冠的快速發展,成為與中國石油合資合作中受益的諸多民企的一個縮影。
創造1+1>2的聚合效應
國企和民企就像嘴唇和牙齒一樣,唇齒相依,患難與共。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遇到過一些分歧和矛盾,諸如“蛋糕”如何分配,風險如何共擔,誰當“船長”把握方向,原有的兩套人馬怎么安置,單方面以共有資產進行抵押、融資、貸款的情況,帶有老板個人特點的不同企業文化產生碰撞等問題。在實踐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要進行良好合作,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在融合中不斷發展。堅決貫徹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大膽創新合作方式,把與民企合資合作作為發展方式的重要補充。主動放下央企“架子”,克服“老大”思想,真心實意地交朋友、干事業。同時,要引導民企消除“家族觀念”和“本位主義”,放心大膽地與我們合作,盤活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二是必須堅持依法治企,規避經營管理風險。企業之間的聯合不是各自原有數量的簡單相加,而是更高層次的融合與發展,這就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管理、經營和運作。在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等方面,既要堅持中國石油的基本制度,又要遵循市場經濟法則,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落實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制度,兼顧股東利益,實現雙贏。
三是必須發揮雙方優勢,在相互學習中共同提高。這種新機制既不是國有企業的照搬,也不是民營企業的照抄,標準是有利于雙方優勢、特點的充分發揮,有利于企業科學、高效的運轉,有利于實現更大的綜合效益,包括投資成本、建設速度、運營質量等。同時,國企要善于向優秀民企學習靈活的機制、獨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之道,并融入到自身企業管理中,取“它山之石”以“攻玉”。
四是必須做到雙方文化的有機融合,打造共同發展的軟實力。我們認為,兩種不同的管理體制、經營理念的融合,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我們一方面堅持中國石油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根脈文化不丟,另一方面努力吸收浙江地域文化、浙商文化精髓,有機融合,揚長避短,創造1+1>2的文化聚合效應。比如,我們在合作中找到了艱苦創業、知難而進、精細管理、精打細算的結合點,找到了以人為本、關愛員工,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切入點。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們形成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主脈,融合浙江地域文化、浙商文化的成品油銷售文化,打造了共同的軟實力,夯實了雙方合作的根基。
堅定不移 攜手發展
2005年到2010年,為了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國務院先后發布了“非公36條”和“新36條”,在今年7月底發布了“新36條”實施細則。其中一個明確的信號就是,加快民營企業參與石油、電信、航空、核電、鐵路等行業的步伐,為民營資本大規模進入石油天然氣行業奠定了政策基礎。
“新36條”誕生百日,中國石油在杭州隆重舉行與浙江省企業合資合作洽談會,全方位、多領域、真誠地向浙江廣大民企拋出“橄欖枝”,共同探討合作的領域。時隔一年,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代表中國石油與浙江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支持浙江發展。
當前,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入列“國家戰略”。中國石油與民企的深度合作方興未艾、任重道遠。尤其在成品油銷售網絡、倉儲物流設施、成品油管線開發建設以及燃氣業務合作上,更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我們將按照蔣潔敏董事長在浙調研時的要求,認真履行經濟、政治和社會三大責任,堅定不移地走國企民企攜手發展之路,繼續深化與重要骨干民營企業全方位、多領域的合資合作,在浙江新征程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