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帶動少數民族經濟發展,高度重視環境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國有企業就能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剛從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歸來,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國企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
鄂溫克旗是以人口較少的民族—鄂溫克族為主體的自治旗,旗域經濟以國有煤電業為支柱產業。主要國有企業有華能伊敏煤電公司、魯能集團內蒙古蒙東能源集團公司鄂溫克電廠和伊敏河東煤礦、神華內蒙古大雁礦業集團、華能集團通大五牧場煤礦等。國有企業對鄂溫克旗旗域經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對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稅收的貢獻上。
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11年全旗生產總值800241萬元中,其中來自工業的為491914萬元,主要是煤電產業。僅華能伊敏煤電公司一家,201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就占全旗地區生產總值的56.5%。
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國有煤電企業的重點項目投資水平決定了全旗固定資產投資的基本面。2011年,鄂溫克旗列入市級工業重點項目5個,全部屬于國有煤電企業,包括新開工的華能輝河風電項目1個和續建項目4個,分別是鄂溫克電廠項目、敏東一礦項目、扎尼河露天礦項目、伊敏露天礦技能項目。在2011年全年煤電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的34.13億元中,魯能鄂溫克電廠完成投資2.17億元;魯能敏東一礦完成投資8.32億元;扎尼河露天礦完成投資5.87億元;華能輝河風電項目完成投資590萬元;伊敏三期擴建及露天礦技能項目完成投資6.76億元。旗內伊敏煤電公司電廠及煤礦更改、大雁沉陷區治理和技改、通大五牧場煤礦技改項目完成10.95億元。國有煤電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為34.13億元,占全旗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的54億元的63.2%。國有煤電企業投資下降等于全旗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和2010年相比,2011年全旗固定資產投資減少46.57億元,下降46.3%,主要是由于國有煤電企業投資減少造成的,成為全旗經濟增長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從稅收貢獻上來看,國有煤電企業更是稅收大戶。2009年,鄂溫克旗國稅組織稅收入庫83545萬元。全旗國稅系統年繳納稅收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稅源企業共10戶,實際稅收入庫81238萬元,重點稅源企業收入占全旗國稅收入比重為97.24%。主要國有稅源企業是:伊敏華能東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63501萬元,內蒙古大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5938萬元,內蒙古通大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2274萬元,內蒙古魯能大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稅收入庫8181萬元,鄂溫克電力有限責任公司128萬元。2010年全旗國稅系統年繳納稅收入庫74000萬元。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稅源企業共9戶,實際稅收入庫71399萬元,重點稅源企業收入占全旗國稅收入比重為96.49%。主要國有稅源企業是:伊敏華能東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51632萬元,內蒙古大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5796萬元,內蒙古魯能大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稅收入庫9025萬元,鄂溫克電力有限責任公司161萬元。2011年全旗國稅系統年繳納稅收入庫98006萬元。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稅源企業共8戶,實際稅收入庫94519萬元,重點稅源企業收入占全旗國稅收入比重為96.44%。主要國有稅源企業是:伊敏華能東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65544萬元,內蒙古大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7756萬元,內蒙古通大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稅收入庫7717萬元,內蒙古魯能大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稅收入庫5667萬元。
從地稅情況來看,2011年鄂溫克旗地稅局共實現稅收收入72330萬元,稅收首次突破7億元大關。按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采礦業、電力行業、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四類納稅國有企業僅占全地局納稅總戶數的4%,實現的稅收收入卻占全地局稅收收入的81%,占稅收總收入的60%。
國有煤電企業對鄂溫克旗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稅收的貢獻,使國有煤電業成為旗域經濟的支柱產業。鄂溫克旗旗域經濟的基本面就是由國有煤電行業的起伏升降決定的。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國有大企業在體制上很少受地方控制。國有企業在內部管理、項目建設、投資規劃、企業經營、職工招聘、產業鏈延伸、產品銷售等均與鄂溫克旗無涉。這種體制注定了國有煤電企業只能在地區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稅收上對鄂溫克旗起到產業支柱作用,而在提供地方就業,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增加牧民收入,改造傳統牧業生產方式,發展少數民族經濟方面,作用有限。這是今后國有企業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中應當引起重視的。
國有煤電企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也產生一些不利影響。煤與電是國有煤電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盡管在“美麗與發展”雙贏戰略實施中關注到了“美麗”目標,但畢竟是輔助目標,且這種目標實現需要增加投入成本,不像煤、電目的實現能夠增加利潤。對生態的不利影響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對草原的毀壞,尤其是露天礦的開采;對大氣、水源和土地的污染;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地面沉陷及其破壞作用。在環保方面,伊敏煤電公司的成功之路值得借鑒。
作為資源性企業,國有煤電業增長本身具有不可持續性。神華大雁礦業集團公司截至2012年5月末,資產總額52億元,在冊職工12926人,離退休15777人。其中第二煤礦于2011年12月因資源枯竭關閉,職工主要由扎尼河露天礦和敏東煤礦吸收安置;第一煤礦預計2013年3月同樣因資源枯竭而關閉。鄂溫克旗的大雁鎮總人口7.8萬人,占全旗總人口的50%。大雁鎮經濟可謂完全仰賴大雁公司,而面臨資源枯竭的大雁公司因缺乏后續產業,采煤、測量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大量流失,職工隊伍人心浮動。大雁公司第三煤礦準備延長產業鏈,放棄“有煤無電”,走煤電聯營之路。盡管伊敏煤電公司目前欣欣向榮,可采年限很長,但煤電企業的資源性決定了它終有枯竭的一天,開采量越大,枯竭之日就來得越快。可見,培植后續產業是國有資源性企業必須從戰略上應當盡早考慮的問題。
因此,以大型央企為代表的煤電業對鄂溫克旗域經濟的支柱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在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帶動少數民族經濟發展,高度重視環境建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國有企業就能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