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朝鮮戰爭爆發62周年之際,韓國和美國卻忙著營造如何進行“第二次朝鮮戰爭”的氣氛,全然不顧半島局勢已到劍拔弩張的時候。從6月22日起,韓國軍隊與駐韓美軍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火力突擊演習,這也是朝鮮戰爭結束以來韓美舉行的最高水平的實彈演習,為了使情景更加“真實”,韓國軍方特意在靶場目標區域擺上朝鮮國旗,這對朝鮮而言無異于“上門踢館”。
癱瘓,爾后北進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演習在靠近朝韓“軍事分界線”(MDL)的抱川綜合演練靶場進行。該靶場始建于朝鮮戰爭期間的1952年7月,由美國第8集團軍自己出錢興建,1973年才移交給韓軍管理,目前由韓國第5軍第8師經營,靶場總面積為18957平方公里,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靶場,也是韓國唯一可遂行營以上部隊陸空合同演習的靶場。韓國軍方為靶場起了一個頗具挑釁朝鮮意味的名字,叫作“勝進”,即韓語“勝利北進”的縮寫。此次演習由韓國國務總理金混植親自督戰,韓國陸軍第5軍所屬第1機械化裝甲旅、第5炮兵旅等14支部隊和航空作戰司令部下屬的6個單位、空軍16個戰斗飛行中隊(TFS),駐韓美軍的兩支部隊,合計2000余名官兵參演,韓美軍方出動了坦克、裝甲車、各型自行火炮乃至F-15K戰斗轟炸機、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等百余輛(架),陸、空軍共發射彈藥3000余發(枚),場面效果十分震撼。尤其是被稱為“空中指揮所”的韓國空軍最新列裝的E-737“和平之眼”預警機和韓國國產T/A-50輕型教練攻擊機首次投入實戰操演,在作戰指揮管制與對地目標識別打擊等方面表現突出。
韓美聯合火力突擊演習每四年舉行一次,觀摩過2008年同類演習的韓國某報軍事記者表示:“與四年前相比,今年的演習立體感更強,演習效果也更加逼真,規模之大也令人震撼。”據悉,今年韓美演習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演習中,假想韓國陸軍位于MDL“非軍事區”的前沿哨所(GP)遭到朝鮮槍炮射擊,根據新頒布的“交戰指針”,韓軍迅速進行“對應還擊”,重點演練“有事時”的緊急應對程序、偵察探測“朝鮮挑釁火力點”以及己方部隊動員運用體制等。在現場,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韓國陸軍向假想敵陣地和火力點先用美制M163“火神”和國產“飛虎”自行高炮(可水平射擊)發射了240發20毫米口徑炮彈(射程為1800米)和80發30毫米炮彈(射程為3000米),這相當于“先導壓制性射擊”,緊接著,韓軍又動用36門K9自行榴彈炮發射66發155毫米高爆彈,9門“九龍”式多管火箭炮發射27枚130毫米火箭彈,這些彈藥對“敵”目標實施“同時彈著”覆蓋打擊,“敵”陣地頓時火光沖天。除了地面反擊火力,韓國空軍也采取“懲戒作戰”,4架老舊的F-4E“鬼怪”式戰斗機投擲了20枚MK82炸彈,3架KF-16戰斗機投擲了12枚反坦克子母彈,3架F-15K戰斗轟炸機則投下4枚聯合精確打擊彈藥(JDAM),最后4架來自駐韓美軍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也向煙霧彌漫的目標區發射了60枚火箭彈和600發30毫米航炮炮彈,攻擊時,場外觀摩者只聽見直升機震耳的火箭發射聲,隨后就看見目標區煙塵彌漫,直升機的威力可見一斑。“阿帕奇”在進行火箭射擊后,立即向左脫離射擊位置并爭取高度,接著執行戰場監控與空中火力掩護等任務。演習導演部宣布,假想的“朝軍挑釁陣地”遭到“毀滅性打擊”。
如果說第一階段只是“開胃小菜”,那么第二階段則是演習的“主菜”。該階段科目完全假想“第二次朝戰”重現,朝鮮人民軍裝甲集群完成集結后南下沖過MDL,深入韓國縱深數十公里,而朝軍遠程火炮猛烈轟擊近在咫尺的韓國京畿道乃至首爾的重要基礎設施,“戰況對韓國異常不利”,于是韓軍迅速動員一線部隊展開阻擊,特別是炮兵竭力對朝軍前線指揮所和坑道式火炮陣地進行“癱瘓式打擊”,韓國空軍的F-15K、KF-16等型戰機也瞄準朝軍二線梯隊實施攔截,發射JDAM炸彈和射程為278公里的“斯拉姆-ER”巡航導彈,韓國陸空軍接連派出無人偵察機對朝軍受損情況進行偵察,并向地面作戰部隊實時傳輸情報數據。為顯示“同盟關系”,駐韓美國空軍第7航空隊出動了4架被稱為“坦克殺手”的A-10攻擊機,向假想敵陣地發射600發30毫米航炮炮彈。當演習進行到“駐海外美軍增援到位”時,美韓軍隊旋即轉入“北上攻擊”狀態,韓軍的KlAl主戰坦克和駐韓美軍的M2A3“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協同進擊,韓美武裝直升機共同壓制暴露的“敵”反坦克火力點,而韓國空軍出動的C 130運輸機不僅向地面部隊運送補給,還向“敵”陣地后方投下60余名特種兵,破壞“敵”防御體系。
就在演習高調進行的時刻,韓國《亞洲經濟》記者意外發現抱川靶場的“假想敵陣地”區域內居然插著一面巨大的朝鮮國旗,盡管美韓時常舉行針對朝鮮的實彈演習,“但把朝鮮國旗當成演習標靶實不多見”。受邀觀摩的記者注意到,美韓兩軍似乎未把朝鮮國旗當作直接攻擊的目標,發射的彈藥總是在國旗附近爆炸。對演習中出現朝鮮國旗的原因,駐韓美軍拒絕評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韓國軍官則籠統地表示,放置朝鮮國旗旨在標記“敵方陣地”,但他拒絕預測朝方可能因此采取的報復措施。為了達到“懾敵安民”的效果,韓國國防部邀請了國內知名人士和各國駐韓武官、普通民眾、學生等共計3000余人觀摩演習,演習一結束,還向民眾開放展示了韓軍最先進的K2主戰坦克(未開火)、“九龍”式火箭炮,“神箭手”炮兵定位雷達、K4防御機器人等武器,美軍也展出了M109A6自行火炮等裝備。韓國總理金混植說,通過演習,韓國政府顯示了“敢于應戰,粉碎挑釁”的決心,首爾致力于打造“戰斗型部隊”,時刻保持“戰之能勝”的“準戰態勢”。參演的韓國陸軍第5炮兵旅旅長樸正澤上校也表示:“在發現敵人‘挑釁’的第一時間,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火力壓制。2010年(朝韓)延坪島炮戰后,韓國軍隊一直保持著‘即刻火力對應態勢’,此次演習就是向人們展示軍隊的這種態勢。”
韓軍彈藥不夠支持全面戰爭
對于如此具有指向性的美韓演習,朝鮮官方給予嚴厲的譴責。6月20日,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題為“美帝和南朝鮮好戰狂們的北侵風波”的文章,指出“美帝和南朝鮮好戰狂如此更加公然地表露出對我共和國的軍事挑釁陰謀,把局勢趕向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前夜。”事實上,與此次韓美聯合火力突擊演習相類似,早在今年5月2l至25日,韓軍獨立舉行“太極”演習,它以首爾突遭朝鮮遠程火炮和導彈攻擊為假想背景,首次啟動了年初才制定的“相應目標打擊計劃”,考察韓軍在10分鐘內快速攻擊平壤等朝鮮核心地區的能力,設計投入的武器包括韓國陸軍導彈司令部所屬的美制陸軍戰術導彈(ATACMS)和M270多管火箭炮。據透露,每年的5~6月間,韓國都會舉行以“朝鮮挑釁”為假想的三軍“太極”演習,性質屬于計算機模擬戰場狀況的戰役司令部演習。而在今年4月,韓國軍方還高調聲稱,若首爾遭到朝鮮“追加挑釁”,將向朝鮮境內發射國產“玄武”系列巡航導彈等彈藥,總數量高達千余枚。韓國國防部長金寬鎮曾表示,面對朝鮮“挑釁”,韓國軍隊要在最短時間內對“挑釁源頭”乃至所有對韓國造成“威脅”的地區實施報復還擊。
盡管韓國軍政高層對“震懾朝鮮”信心滿滿,可是大多數韓國人均認為一旦半島再啟戰端,無論朝韓都不會是勝利者。韓國《防衛21+》雜志指出,盡管美韓軍隊在火力和戰爭潛力方面占據壓倒性優勢,但戰爭會讓狹小的朝鮮半島變成焦土,被譽為“漢江奇跡”的韓國經濟將蕩然無存。韓國(《亞洲經濟》就指出,盡管韓國依仗美國的支持,在軍事上越來越對朝鮮咄咄逼人,但它真的具有徹底壓倒朝鮮的軍事本錢嗎?實際上,韓國軍隊在最基本的彈藥儲備上“功課不及格”,一旦半島真的開戰,韓國陸軍恐怕無法支撐到美軍提供支援,因此現在搞這么多刺激朝鮮的軍演行動著實有些不智。據報道,韓國早年頒布的“國防彈藥政策書”中規定戰斗儲備彈藥的基準是平時保有足夠維持全面戰爭時期30~60天的彈藥,但《亞洲經濟》援引韓國國會議員宋永仙掌握的內部材料稱,目前韓軍彈藥儲備嚴重不足,連持續作戰兩周都不夠,其中韓軍引以為傲的K11雙口徑步槍和K9自行火炮的彈藥儲備甚至連一周都不夠。宋永仙指出:“K11步槍和K9自行火炮是韓國自主開發的先進武器,被我們視為看家裝備。韓國完全有條件準備充足的彈藥。但由于預算不足等原因,陸軍拿不到足夠的彈藥。而國防部對此應該負有責任。”她還說:“好槍好炮如果沒有彈藥,在戰場上就會成為挨打的標靶!”
《亞洲經濟》透露,另一位國會議員樸振披露的數據更為詳細。他指出,韓國陸軍彈藥儲備不足的情況非常嚴重:主戰坦克的彈藥儲備量只能支撐10天,K9自行火炮為5天,多管火箭炮甚至只能支撐0.4天。武器專家經過測算得出的結論是,韓國陸軍維持“持續打擊火力”的時間只有9天。他還指出,這種情況并非只在陸軍中存在,目前韓國海軍的持續打擊火力不足50天,空軍則不足18天,都未達到60天的標準。韓國軍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韓國在戰備上過于依賴駐韓美軍。根據美韓協定,一旦半島開戰,美國將向韓國提供彈藥和裝備支援。但《朝鮮日報》指出,即使算上駐韓美軍能夠為韓軍提供的彈藥,韓國陸軍的“持續火力打擊”時間也只能增加到24天,離60天的標準還差得很遠。事實上,許多韓國軍官認為,美韓實施聯合作戰,在24天內完全可以擊敗朝鮮,根據韓美聯合作戰計劃,在戰爭爆發7天內,美軍增援部隊就會派兵增強韓軍的戰力。但韓國學界普遍認為,美軍在7天內對韓軍提供火力支援的說法不可信,因為駐韓美軍高層多次表示,韓國陸軍在南北開戰后至少應獨立堅持兩周時間,這樣美國外援部隊才有足夠時間帶齊彈藥和其他補給趕到軍事分界線附近。但以目前韓軍戰備狀況,堅持兩周顯然很成問題。
演習越多,對美依賴越重
長期以來,篤信“聯合就是力量”的美韓軍方不僅在指揮層次上實現統一調度,還頻繁實施一系列聯合演習,以促進這種戰術融合更加順暢。據“雅虎韓國”網站報道,美韓聯合司令部所主導的兩軍聯合演習每年計有百余場之多,其中戰略戰役級別的有七大番號,最受關注的莫過于“阿爾索伊”和“乙支·焦點透鏡”,朝鮮一直指責上述演習是美韓一系列“反(朝鮮)共和國的重大陰謀”。
當初為避免刺激朝鮮而于1994年取消的美韓“協作精神”演習,其實被美韓聯合司令部如假包換成年度“關鍵決心”演習,是每年春季美韓地面部隊的“大考”。它主要假想朝鮮半島出現緊急情況,美國將立即向韓派遣大量部隊進行增援,而如何接收并展開美國增援部隊,就成為龍山基地駐韓美軍最高指揮機構的重要任務之一。在2010年3月舉行的“關鍵決心”演習中,駐華盛頓州劉易斯堡的“斯特賴克”戰斗旅(代號SBCT)按照美軍“10-1403運力指標”,以“近乎完美”的組織協作方式,搭乘多架c-17運輸機,經一周左右的接力運輸抵達韓國,這被認為是封堵朝鮮人民軍“勝利時間窗口”(一般認為朝軍首波攻勢也就持續一周左右)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美韓在每次“關鍵決心”演習的模擬兵棋推演中,都將戰爭最危險的時刻設定為開戰后48小時,朝軍部署在“軍事分界線”以北的重炮群以及大規模滲透的特種部隊很可能瞬間將從前沿韋萊特哨所延伸至首爾門戶市政府的韓國西部防線瀕臨崩潰,而美韓屢次在兵推中選用的作戰手段就是“攻勢機動防御”,以快速打擊群封堵防線缺口,挫傷朝軍一線主力的進攻勢頭,同時輔之以強大的空中力量打擊朝軍第二梯隊,逐步削弱朝鮮進攻潛力,這就是美韓軍方所謂“遏制一無力化北韓軍力”的大致過程。
除了“關鍵決心”,最受外界關注的美韓演習項目就是“乙支-焦點透鏡”了,它是美韓自上世紀70年代起舉行的年度夏季軍事演習,演習目的是檢驗韓美兩軍指揮部在朝鮮半島發生突發事件并導致全面戰爭情況下的指揮作戰能力。該演習由美韓兩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共同協調,美軍太平洋總部主持,美韓聯合司令部具體實施,每次“乙支·焦點透鏡”演習都能動員至少2萬名美韓軍人參加,是亞太地區參演兵力最多的演習之一。“乙支-焦點透鏡”聯合演習實際上是由“乙支”政府演習和“焦點透鏡”軍事演習兩大部分組成的。在此前的演習中,“乙支”政府演習通常都安排在“焦點透鏡”演習之前舉行,為期大約6天左右。演習中,韓國各地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各主要團體和國家重點管理的企業都將參與,重點進行防化、反恐和渡江撤退等項目的演練。“焦點透鏡”演習則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是中級和高級軍官在指揮所里用計算機進行戰爭模擬;第二個階段則是實兵演習,主要是對模擬演習中的一些科目進行驗證。與大多數在朝鮮半島上舉行的軍事演習不同,“乙支·焦點透鏡”演習的重頭戲不是實兵演練,而是計算機模擬的指揮所演習。在演習中,美韓兩軍通過大型計算機網絡,以朝鮮人民軍為假想敵,以“朝鮮人民軍突然發起挑釁,引發朝鮮半島全面戰爭”為背景,利用美韓共同擬訂的“5027”作戰計劃為腳本,對未來朝鮮半島可能發生的戰爭樣式以及戰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詳細的計算機模擬。重點模擬對美韓兩國戰時協調體制、美韓聯合部隊司令部戰時指揮控制體制、增援美軍的調動部署程序及協同作戰方案等進行演練和評估。
專家指出,正是由于眾多聯合演習的存在,使得韓軍對美軍的依賴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正如1996年修訂至今的韓軍“作戰要務令”(相當于最高作戰準則)所反映的那樣,它的作戰準則幾乎都是原封不動的照搬美軍戰術,里面無處不是強調美國軍事支援的重要性,這也說明韓軍獨立作戰的能力之低下。曾有韓國專家打趣地說,韓國軍方也應學習一下朝鮮人民軍,以“主體思想”審慎對待美韓聯合演習所帶來的作戰依賴性,真正為不久后收回作戰指揮權打下精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