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瘟疫,誰是它最早的受害者呢?這要從古埃及說起。
古代埃及的醫學發達,對于常見的外科和內科疾病,當時已經有了相應的治療手段。但在公元前1157年,古埃及的醫生們依然遇到一道難題。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患了一種奇怪的疾病,他全身皮膚出現了紅色的疹子,一段時間以后,這些疹子發展成膿皰。拉美西斯渾身疼痛難忍,他召來了很多醫生,但醫生們從未見過這種奇怪的疾病。拉美西斯非常惱怒,一氣之下,處死了好幾位醫生。沒多久,拉美西斯就病死了。按照古埃及的習俗,他的尸體照例被涂滿防腐劑,制成了木乃伊。時間過了二千五百多年,直到1398年,拉美西斯的木乃伊被人們發現,有人驚奇地注意到,他的尸體上有類似天花膿皰的疤痕。拉美西斯五世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天花病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那么,天花是從哪里而來?又是何時出現在人類生活的這個地球上的呢?在人類歷史上肆虐猖獗的天花等傳染病,其元兇是細菌和病毒。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動物來到地球也比人類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對病毒的感染已經適應,所以病毒在動物中引起的疾病不太嚴重,或者說它攜帶了病毒也并不得病。
大約一萬年前,文明的曙光照亮人類及其生存的大地,標志性的事件就是畜牧業和農業的出現。這使早期的人類學會安營扎寨,過上定居的生活,并開始飼養被馴服的動物。這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后來,伴隨著文明的腳步,地球上產生了城市。密集的人口更為天花等病毒的傳播搭建了舞臺。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發的烈性傳染病。天花病毒是一種直徑20毫微米至400毫微米的微生物,主要靠空氣中的飛沫傳播,速度極快。它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內,在感染后的潛伏期中,被感染者一般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潛伏期一過,就會突然發燒、乏力和頭痛。潛伏期過后的二至三天,病人開始全身發疹,緊接著皰疹開始灌漿逐漸形成膿皰,同時伴有疼痛,此時,病人的體溫再度升高。經過10到14天,體溫漸漸下降,膿痂逐漸開鎖,或者破裂結痂,最終成為痂蓋,再經過兩到四周的時間,痂蓋自然脫落。天花的病死率可達25%,甚至高達40%,存活者也會留下永久性的瘢痕。(圖1)(圖2)
在天花面前,人人平等。在過去的歲月里,幾乎沒有人能躲避天花的襲擊,它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貴賤,連皇族權貴也不能幸免。


1 6世紀,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幾乎因為天花而喪生,雖然幸免一死,卻已鬢發脫盡,容顏被毀,只得永遠帶著假發遮丑。(圖3)
號稱“太陽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征戰中獲得一顆名貴鉆石,可他在佩戴過一次之后,就染上天花病毒,后來雖然痊愈,卻留下了滿臉瘢痕。(圖4)
1715年9月12日,路易十四去世,年僅5歲的路易十五就任法蘭西新國王。為避免重蹈覆轍,路易十五下令把這顆鉆石封存起來,然而天花也沒有對他高抬貴手。(圖5)
1 7 7 4年4月27日,路易十五一覺醒來,感到渾身不舒服,頭痛、頭暈、而且發燒。沒過幾天他的臉和脖子出現了紅疹,而且很快演變為膿皰。膿皰擴展的速度很快,最后在口腔、喉嚨等部位,也長滿了膿皰,這是典型的天花癥狀。這一年的5月10日下午3時15分,備受天花折磨的路易十五痛苦地離開了人世。
歷史上,歐洲因為天花而喪生的國王,并不僅是法國路易十五,英格蘭女王瑪麗二世也是被天花奪去了生命。(圖6)
天花并非僅僅對歐洲的帝王特別殘酷,它也并沒有對東方的皇帝格外開恩。紫禁城里同樣籠罩著天花的陰影。
1874年10月30日,清朝第七位皇帝同治染上天花,在御醫的精心醫治下,兩天之后,同治很快就出了痘疹。但是由于病毒強烈,同治頭部、頸部的痘疹非常稠密,而且讓御醫最為擔心的,是痘疹的顏色變得發紫。(圖7)
中醫認為,痘分順痘、逆痘。順痘灌漿飽滿,顏色紅潤,危險性較小。痘瘡頂是平面的或者凹陷的,顏色紫暗的是逆痘,易危及生命。
從11月19日起,同治的病情急劇惡化,此后十多天,他腰部潰爛、面頰腫硬、疼痛不止。1874年12月5日,在經受30多天的痛苦煎熬之后,不到20歲的同治死于紫禁城養心殿。兩名為他看病的御醫被判戴罪當差。
研究表明,天花病毒可以污染衣服、床單和其它物品,即便患者死亡,它也能在干燥的塵土中繼續存活,傳染力可達數月之久。
中世紀時,天花在世界各地流行,幾乎10%的居民因此斃命,平均每五個人即有一個人臉上留有麻點。
大約兩千年前的一場天花,在羅馬肆虐了15年之久,它使城市廢棄、田園荒蕪、數百萬人喪命,僥幸死里逃生的人們,許多瞎了眼睛或面部嚴重變形。(圖8)
天花和人類的遷徙、戰爭緊密交織在一起,對人類歷史影響巨大。
在六世紀至八世紀期間,隨著阿拉伯人向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擴張的腳步,天花也被擴散到了那里。
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在基督教十字軍東征時期,大量的亞洲移民和非洲朝圣者、商人跨越撒哈拉大沙漠,向西非和東非的海港城市遷徙,他們也把可怕的天花帶到這些地區。
到了十六世紀,伴隨著探險活動的興起,天花病毒被飄洋過海的船只和陸地的馬幫帶入歐洲,導致許多國家和城市天花流行。
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天花是世界上最具有毀滅性的傳染病。1754年,法國死于天花的人占到了總死亡人數的十分之一,而因為天花致殘和毀容者,占到了總人口的四分之一。1774年,英國切斯特流行天花,使得53%的人受到感染,患者死亡率高達17%。據估計,在整個18世紀,歐洲死于天花的總人數在1.5億以上;亞洲每年被天花吞噬的人口達80多萬。中國的民間早就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孩子生下才一半,出過天花才算全”。在印度,許多地方都供奉著天花女神,神廟里香火旺盛,人們虔誠地乞求女神,讓他們免得天花,或使天花患者早日痊愈。(圖9)
有人推算,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里,天花大約殺死了3億多無辜的生命。盡管20世紀是充滿慘烈戰爭的年代,但死于戰爭的人數只是死于天花人數的三分之一。
正因為天花對人類具有如此巨大的殺傷力,它必然會對人類的軍事和政治進程及結果產生強烈影響。
位于拉丁美洲西北部的墨西哥是個文明古國。15世紀末,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阿茲特克文明發展到巔峰時期,壯觀的神廟里裝飾著大量精巧的黃金制品。到1517年,擁有人口兩千五百萬,土地面積相當于今天的意大利。(圖10)


而此時,西班牙人已染指西印度群島的海地、古巴和牙買加,并在那里建立了殖民點。1519年初,一個名叫埃爾南多·科爾特斯的人,自告奮勇前往墨西哥,為西班牙國王掠取新的財富。他率領的隊伍里,有508名步兵,107名水手,200名古巴印第安士兵和16匹戰馬。他們乘11艘帆船向墨西哥進發。誰也不知道,在這些人里邊有天花病毒的攜帶者。1519年4月,科爾特斯帶領他的部隊在墨西哥東部沿海的維拉克魯斯登陸。成千上萬阿茲特克士兵,開始圍攻入侵的西班牙人,血腥的戰爭拉開了帷幕。1520年6月30日夜晚,這個后來被科爾特斯稱為“悲痛之夜”的夜晚,西班牙人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兵力,還有大炮、馬匹和掠奪來的不計其數的財物,科爾特斯僅帶著兩名翻譯,一名船工,二十三名騎兵和與他結盟的印第安殘余士兵,倉惶逃跑,僥幸擺脫了阿茲特克人的追擊。
從表面上看,阿茲特克人已經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們俘獲了大批的西班牙俘虜,繳獲了很多戰利品,但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這些戰俘和戰利品中,隱藏著天花病毒。阿茲特克人被這些天花病毒感染了。在不到兩周內,大批大批的阿茲特克人因為天花而倒下,阿茲特克人的戰斗力受到嚴重削弱。科爾特斯乘機收拾殘兵,與阿茲特克人決戰。1521年8月21日,阿茲特克的首都泰諾克迪蘭被攻陷。此時,田野里、街道上到處都是無人掩埋的因天花而死亡的阿茲特克人的尸體。
在著名的十字軍東征時,軍隊中天花流行:開始時,隊伍中有人出現了劇痛。緊接著,有人發高燒,或者長出麻疹。后果是死傷成片,毀容無數,戰斗力下降,使得一向紀律嚴明的隊伍出現了嚴重騷亂。
1775年4月18日,美國獨立戰爭在波士頓打響了第一槍。消息傳出后,北美殖民地人民自備武器和口糧,迅速組成了兩萬多人的民兵隊伍,匯集在波士頓近郊,把英國軍隊圍困在波士頓市區。市區只有5000名英國官兵,但是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并沒有對英軍發動進攻,原因何在呢?因為當時波士頓市里有天花流行,很多英軍士兵和居民被感染。這一信息被大陸軍獲得,正是這個原因,使得華盛頓下達了停止攻擊波士頓的密令。天花使華盛頓失去了一次戰機,被圍困的英國軍隊于1776年3月17日安全撤離波士頓。
在中國歷史上,天花不僅能奪去帝王的生命,還能決定一個王朝政權的繼任人選。1661年是順治18年,這年的正月初二,推崇佛教的順治皇帝親自前往法源寺,觀看他的親信太監吳良輔削發出家的儀式。不料就在這一天,24歲的順治皇帝感染了天花。到了初七,順治的病情更加嚴重。這天傍晚他詔令大赦天下。半夜子時,入關后的第一位清朝皇帝因為天花而病逝。由誰來繼承皇位呢?
順治有八子,其中四個已夭折,剩下年齡最大的三子福全九歲,四子玄燁八歲。最后,卻由八歲的玄燁接任皇位。
原來順治病入膏肓考慮皇位繼任時,他非常信任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曾出過這樣的主意:應立出過天花的玄燁作為繼承人,因為他已經得過天花,有了終身的免疫力。順治臨死前,首肯了這一點。
玄燁就是后來的康熙皇帝。他生于順治十一年,為躲避天花的侵襲,出生不久即離開父母,前往西華門北的一座官府中避痘。不過,玄燁并沒有躲過天花的襲擊。幸運的是,他染天花不久就痊愈了,只在臉上留下了點點痘痕。年幼的玄燁萬萬沒有想到,他的父親因為天花而喪命,他的兄長因為天花與皇位擦肩而過,而他卻因為天花登上皇帝的寶座,成為名留青史的康熙大帝。(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