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被堵塞在公路上的時候,就會幻想自己乘坐的汽車長了一對翅膀在空中翱翔。其實,這樣的幻想并非遙不可及,因為已經(jīng)有人開始逐步實現(xiàn)了飛車夢想。最近,挪威研究人員托馬斯 ·羅德表示,或許 40年后飛行汽車就會像如今的轎車一樣普及到千家萬戶。
現(xiàn)有飛車笨且貴
托馬斯說,如今的絕大多數(shù)飛車設(shè)計還是參照了飛機的設(shè)計,甚至可以說就是可以在地上行駛的飛機。這些交通工具首先是架飛機,其次才是輛汽車,這與人們需要的功能有些顛倒。
的確,今年美國正在出售的“飛越”(transition)牌飛車看上去就是一款可以折疊機翼的輕型飛機。因此,這樣的飛車成本較高,售價自然不菲。“飛越”牌飛車售價約 19.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 130萬元左右。這樣的售價已經(jīng)超過了不少輕型個人飛機的價格。
折疊機翼飛車的問題還不只是售價高,而且體積也大。比如,“飛越”飛車的機翼展開寬約 8米,高 1.98米;即使把機翼折疊起來,長度也達 5.7米,寬度為 2.3米,高度為 2.03米。而且“飛越”飛車是兩人座的,也就是只能乘坐一名司機和一名乘客。
與家用兩人座轎車相比,“飛越”就顯得實在太大了,因為前者的體積不到后者的二分之一。即使不考慮成本的因素,如果普及這樣的飛車,公路的擁堵程度更是會大大加劇。另外,大飛車普及后尋找停車位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未來飛車車巧價廉
托馬斯表示,要普及飛車,并減少公路的擁堵程度,一定要改變飛車的設(shè)計思路。目前,托馬斯已經(jīng)設(shè)計出一款名為“追逐 2053”( chase 2053)的飛車。這款飛車同樣是兩人座,但是它的尺寸比現(xiàn)今的兩人座轎車還要小。這款汽車采用密度很小的聚合物來制作車身,只有在發(fā)動機、傳動器、車軸等關(guān)鍵部位采用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這樣的設(shè)計令一輛飛車的凈重不超過 500千克,不但在公路上行駛時耗油少,而且大大降低了起飛重量。問題是,現(xiàn)今設(shè)計的飛車大多得靠機翼來提供升力。“追逐 2053”沒有機翼,它怎么飛起來呢?其實,它也有機翼,只不過它的機翼像甲蟲一樣小,小得幾乎看不出來那就是機翼,也就不會占據(jù)更多的空間。它的機翼被托馬斯命名為“風盾”,突出在車身外,是一個最寬處不超過 30厘米的流線型聚合物薄殼。車身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薄殼,殼下安裝有噴氣式裝置,可為車身提供升力。另外,車底也有一個內(nèi)置式螺旋槳也可為車身提供升力。汽車在空中飛行時前進的動力則來自車尾的噴氣式裝置。從“追逐 2053”的動力配備來看,它可以算是飛車中的“直升機”。
未來飛車有望普及
“追逐 2053”將采用高效無污染的氫能源電池作為能源,既可以為飛行提供強勁的動力,也可以為減少大氣污染作貢獻。由于它的動力不是很強,它飛升的高度也有限。根據(jù)發(fā)動機的排量不同,它將在3米~ 50米的范圍內(nèi)變化。托馬斯說:“飛車說到底主要的功能還是在公路上行駛,只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需要用到它的飛行功能,因此沒有必要把它的飛行功能做得像真正的飛機一樣。如果有人需要經(jīng)常飛行,那還不如去買私人輕型飛機。”托馬斯并不急于馬上推廣他的設(shè)計,他之所以把自己的設(shè)計命名為 “追逐 2053”,就是希望在40年后這樣的飛車能“飛進”千家萬戶。按照托馬斯的設(shè)想,“追逐 2053”在 40年后成本將降至 3萬美元左右,一般的家庭都買得起。這款小個頭飛車不但在塞車的時候可以一展身手,而且可以作為應(yīng)急用車,比如在災(zāi)難來臨時可以載著車主迅速逃離危險地帶,在需要急救患者的時候在低空中飛行。此外,在外出旅游時,飛車可以通過跨越障礙或河流的方式抄近路,或者在低空中俯瞰大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