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是江西省委組織部2010年選聘的優秀大學生村官,現任樟樹市閣山鎮韶塘村黨支部副書記。
剛到韶塘村時,她走家串戶,了解村情,熟悉民情,很快與群眾打成了一片。“韶塘村有2641人,其中留守老人65人,留守兒童243人,外出務工人員577人……”她心知肚明。平時,她隨身帶著村情記事本,挨家挨戶走訪,宣傳惠農政策,提供技術咨詢,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工作一段時間后,張希認識到,農村工作十分特殊,既繁雜瑣碎,又富有創造性。
2011年8月,她從網上得知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其他機構聯合發起“溪·橋”拍客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將得到為家鄉援建便民橋的機會。看到這一消息,她立刻想到韶塘村皮家村小組的皮家石板橋。
該橋建于1954年,由8塊石板和磚塊搭建而成,兩頭連接著380余畝耕田、700余畝旱地和韶塘向上小學及韶塘幼兒園,是韶塘村學生上學、村民趕集、種田的必經路。因橋體脆弱,拖拉機過不去,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雖然參賽作品多、希望小,但想到有機會能為村民們修座致富橋,張希暗下決心,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去爭取。
為讓作品獲得組委會和廣大網友的認可,她不但按要求拍攝圖片,撰寫文字,還特地邀請學城市規劃專業的同學熊慧華為作品《年輕的愛》畫出詳細的平面示意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年輕的愛》最終從200余幅作品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韶塘村得到了中國扶貧基金會免費修建一座便民橋的支持。目前,援建協議已簽訂,正在規劃實施中。當地干部群眾都拍手稱贊:“這么多年都沒人能辦成的事,咱們的大學生村官干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