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感受到他們心里潛藏著的憤怒,有人管它叫無名火,而我們更喜歡形象地稱之為內心的野獸。
野獸被激怒時會有怎樣的反應?暴躁、吼叫,甚而是攻擊性的行為。當我們控制不住內心的野獸時,是不是也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呢?
讓孩子知道你的情緒波動
父母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控制家庭運轉的最重要的齒輪。因此,我們必須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不能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只是需要講求表達的方法。
在遇到情緒極度波動的時候,不妨提示家人,告知他們你可能發生的變化,這樣一來,孩子會在“暴風雨”來臨之前保護自己。
一位媽媽的敘述:
有一次,一位好友出了車禍,情況十分危急,我不想讓孩子跟著擔心和不高興,所以我盡量表現得像平時一樣,但事實上,我的行為表現極端反常。
孩子們對我說話,我心不在焉。幾分鐘之后,我發現自己對著一只放錯地方的沙發靠墊大喊大叫,孩子們迷惑地看著我。
于是,我把他們叫到房間,腦子里迅速組織詞語:“你們可能注意到我今天有些走神,可能嚇到你們了,但是原因我不方便說。現在,我想讓你們知道,這件事跟你們無關,它只是我心里想的一些東西。”
這樣說過之后,孩子們突然變得很乖,看我在房間里,盡量不過來打攪我。
不能一腳踩剎車,另一腳踩油門
在外工作不順心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我們的心情可能會變得很糟,甚至將一些負面的情緒帶回家,這個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育兒專家吉諾特博士說:“父母在怒不可遏的時候還要冷靜地說話,這非但無益于控制住憤怒,還會將怒火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來。在憤怒的時候試圖有耐心,就像是一只腳踩著剎車,另一只腳卻踩著油門一樣。你不會這樣‘虐待’你的汽車吧?所以,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就像愛護你的汽車一樣。”
那么,想要處理內心的憤怒,有沒有實用的好辦法呢?
★去掉沒用的廢話,直接切中主題。正如吉諾特博士所說,“簡潔帶來權威,只有弱者才反復強調?!碑敽⒆釉诜块g里扔球玩,且不聽勸阻,你可以明白、直接地告訴他:“球是在外面玩的!”這比在孩子后面發瘋一樣追著、趕著,跟他說一百遍“不要把燈打壞了”“怎么這么不聽話”“媽媽賺錢很辛苦”要有效得多。
★以選擇代替威脅。你不希望孩子在房間里玩球,可以給他兩個選擇:“你可以到外面玩球或者不玩?!?/p>
★將憤怒轉化成有用的東西。當孩子做出你不希望的舉動時,你依然可以像以往那樣大喊大叫,但是內容不是指責(罵他是“小壞蛋”“小惡霸”),而是喊出你希望孩子記住的事情,比如“只有遵守規則才可以玩”“兩個人同意才能互相扔球玩”等。
忍無可忍的時候怎么辦?
有時,及時弄清楚自己的感覺十分必要。當你忍無可忍的時候,不妨這樣直接表達:“聽著,我像只大黃蜂一樣發怒了,我最不想做的就是對準目標,然后蜇人!我不想任何人受到傷害。”
如果孩子仍然無法好好配合你的話,那就抓住他的肩膀,把他帶到門邊,押送這個“小破壞者”離開。
堅持強調自己的感覺,并且記住一個新的口號:解釋沒有必要,道歉并不合適;保護家庭,從保護自己的情緒開始。
如果你的情緒冷靜、安定、能被控制住、充滿善意,那么幾乎沒有忍受不了和處理不了的事情。此時,你的孩子也是安全的,他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同時,孩子也會從你身上學會保護自己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