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平穩較快的持續增長,動力來自投資、消費和對外貿易。深圳處于排頭兵的前列?!堕_放導報》立足深圳、面向全國,作為宣傳、研究和推進開放的媒體,憑其各方面優勢,20年來也有自己的一份貢獻。
在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的今天,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面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任務。此任務內涵豐富,轉變對外開放的發展方式是其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要求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在持續擴大開放的同時,更加著力于提高開放水平,大致上有若干基本點:
一是不僅保持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的規模和數量,并且要把重點轉向提高其質量和效益,即從傳統的粗放型開放轉向現代的集約型開放。應當看到,目前我國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難以為繼;其質效的提升,尚有很大的空間。與經濟結構調整相配合,我們的開放結構調整也大有可為,如優化進出口的產品和服務結構,就能在質量和效益上有很大進步。從招商引資進而引技、引智,已經跨出新的步伐,還有更多的路需要走。
二是從偏于出口導向轉為與進口并重,加快“走出去”步伐,同樣有更好的機遇和條件,值得大干一場。從數據看,二三十年來我國一直有很大的進出口順差,外匯存量領先于世界。這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一個度才能更好地利用兩種市場和兩種資源。在引資、引技達到一定數量后,我們的擴大對外投資、參與全球布局已列入議程,并起步不久,后續潛力無限。今后要做到雙向流動,全面介入全球競爭,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對外開放的積極功能,躋身于先進民族之林。
三是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內地延伸,打造全方位的開放格局,這涉及整個國計民生的大局,必須有積極穩健的部署和行動。30多年來的開放,東南沿海著了先鞭。但是又有矛盾,導致資源包括資本和人力、人才的“孔雀東南飛”,帶來不均衡的后果,“春運”越來越緊張只是一例。把開放引向內地,使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包括勞動、能源、科技、土地的開發利用以及企業轉移,既是整個發展方式的優化,又是開放方式的創新,亟待有序推行。
四是改革與開放互動,都必須持久深化,不宜止步和分開,力爭逐步到位,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30多年的改革開放,加上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路徑,雖然已有巨大功績,但是“行百步者半九十”,當前還有不足、不全和難點,必須突破和攻堅。這幾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從實踐到理論,考驗著世界和我國的現行體制,開放與改革都有未解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克服難點,未雨綢繆,需要我們付出很大心力,責無旁貸。
轉變對外開放的發展方式,應當付出積極努力?!堕_放導報》作為一個平臺和載體,可望續有貢獻,我們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