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元媒介的發展,媒體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是所有平面媒體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專業性的報紙,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因此,拓寬經營思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新時期涉農類平面媒體能否穩步發展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有效延伸服務功能,是推進此類平面媒體發展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以《河南科技報》為例,闡述這一觀點。
拓展服務功能是當前形勢的需要
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新聞媒體更充分更全面地滿足受眾多方面的需求。新聞媒體為了爭取更多的受眾,紛紛加強了服務功能,如提供市場信息、產品產銷信息、商品價格信息、生活指導、求職招聘信息等。有些新聞媒體不僅在自己的版面上加強服務功能,還有直接提供服務的。諸如幫助本地產品尋找銷路,幫助本地企業尋求原料供應,為解救的孩子找尋他們的父母,參與有關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和體育賽事的策劃宣傳等。這些活動增強了媒體與受眾的聯系,擴大了新聞媒體自身的知名度,促進了媒體的發展。
新聞媒體要傳播最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信息,這是社會生活的一種需要;而社會越是進步,這種需要就越不可或缺。新聞媒體要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對讀者有用,成為讀者每日都離不開的生活指南。《河南科技報》是一份專業性極強、特色鮮明的報紙,創刊以來,便定位為“立足科技,服務三農”,始終以“替農民說話,帶農民致富”為宗旨。在內容上,突出實用性、科技性、專業性;在風格上簡約、質樸、通俗易懂,貼近農民;在服務上,盡其所能,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各種需求。
總之,服務和以讀者為本是《河南科技報》的“至高法則”。多年來,《河南科技報》緊跟時代發展的需要,依據讀者需求的變化,不斷拓寬報紙的服務功能,在農村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和農業技術普及工作,為提高農民群眾科學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發揮了重要作用。
拓展服務功能是農民的需要
為解決農民在科技需求上的“棚架問題”,2001年10月,河南科技報社創辦了“科技110”服務熱線,24小時接聽農村讀者的來電,并專門開設了《“科技110”回音壁》專欄。“科技110”服務熱線的開通,使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原來是隔著紙說話,現在是耳朵貼著耳朵說話,即使看不到報紙,很多問題都能當場解決,從而實現了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務功能。來電中有咨詢種植、養殖項目如何選擇的;有咨詢農產品的市場發展前景、價格行情和交易市場等方面問題的;有咨詢加工、包裝、貯藏、動物疾病與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的;也有咨詢村民自治、農村土地承包等政策法規的等。能當場解答的,值班人員就當場解答,不能當場解答的就記錄在案,然后分類求助專家進行解答,真正實現了報紙的實用性、科技性、貼近性和指導性。
為提升服務質量和達到“嚴謹、高效、科學、創新”的工作目標,2002年8月,報社專門成立了“科技110”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除了配備專職人員接聽服務熱線,還成立了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顧問團,以備咨詢和為三農把脈問診。同時,還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和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的運作模式。這樣,既保證了“科技110”嚴謹有序和它的高效運轉,也確保了“科技110”熱線電話的服務功能的充分發揮。
由于《河南科技報》的專業性和服務三農的獨特性、指向性,很多時候需要根據季節、氣候、天氣等變化和“科技110”讀者的需求而靈活改版。如2004年秋天,天氣低溫寡照,秋作物普遍減產,“科技110”根據讀者的需要開設了10個專版,就農民朋友咨詢的問題集中解答。其中在二版開設了8個專版,如8月7日的《花生病害》專版、8月9日的《辣椒病害》專版、8月16日的《水稻病蟲害》專版等。這些文章和欄目因為適合農時,貼近民需,對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作用。
“科技110”總能在關鍵時刻把農民所需要的科技知識送到身邊,指導他們生產生活,主動承擔服務職能,被農民稱作“三農的急救醫院”,受到他們的真誠歡迎。
此外,每當遇到突發事件或種植養殖業重大疫情時,《河南科技報》也會在第一時間組織科技專家親臨現場考察指導,將群眾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這樣,科技專家的現場指導進一步提升了報紙的服務功能,從而也擴大了報紙的社會影響力。
拓展服務功能是報紙自身發展的需要
通過幾年的運作,“科技110”在農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它充分發揮了《河南科技報》的專家資源優勢和報紙的宣傳陣地優勢,在農民和科技專家之間搭建起了一個互動和溝通的平臺,使農村科普工作變得更加生動和具體,收到了非常好的科普效果。同時,“科技110”日益成為河南農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有效促進了報紙的發行。
互聯網作為傳播信息更多、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互動性更強的“第四媒體”,已成為人們學習科技知識、獲取有關信息、進行溝通協作的重要渠道,科技文化宣傳的重要陣地。為進一步回報農民朋友的厚愛,提升和延展報紙的服務功能,滿足農民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節拍,《河南科技報》在原有名牌欄目“科技110”的基礎上,2006年6月又正式開通了中國科技110網。
中國科技110網站仍然以“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傳授科學技術,促進學術交流,推動自主創新,服務百姓生活”為基本宗旨。在內容上,圍繞實用性與服務性兩大主題,開設了“110在線、新聞時訊、現代農業、機電產業、家電信息、IT資訊、生活百科、政策法規、醫療保健、市場縱橫、合作聯盟、博客、BBS、人才就業、時尚精品、休閑娛樂、教育培訓、專利集錦、軍事科技、國家地理、科學探秘、短信服務”等欄目,既有尖端科技、最新技術、前衛觀點,也有群眾通俗易懂、常見常用的科普知識;既有深奧的學術探索,也有淺顯實用的生活常識;既有科技專家開展學術交流的平臺,也有普通民眾發表意見的論壇,涵蓋了包括農村科普、城市科普、社區科普、領導干部科普、青少年科普在內的科普工作的各個領域。
《河南科技報》依托通信技術,開通科技110熱線電話,建立起以電話熱線為紐帶,以有線廣播、電視、因特網、衛星接入系統+輸出設備等多終端設備形式應用為基礎的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其中電話熱線系統是指統一熱線服務電話及其相應的智能分級、智能語音、人工轉接和自動轉接查詢系統。從此,河南科技報社實現了擁有傳統媒體、互聯網、通信技術三個服務通道。三位一體的中國科技110服務系統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利用的最大化,也滿足了各種技術條件下和不同閱讀習慣的農村群眾獲取信息的需求。
總之,在多元化媒介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作為傳統媒介的各類報紙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面對殘酷的優勝劣汰市場,在競爭中原本就處于弱勢的涉農類平面媒體,在新聞信息規模和數量上根本無法與其他媒體比肩。為了生存與發展,涉農類平面媒體必須不斷提高競爭實力,發揮行業優勢,延伸服務功能,拓寬發展途徑。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