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四個方面論述了班主任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緊密聯系了班級管理工作的點點滴滴,具有一定的實
踐性。
關鍵詞:切入點;關愛;尊重;溝通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根植于愛”,一位著名的外國教育家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了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必須懂得“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的道理;同時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直接參與者,是學生學習生活、心理健康、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的引導者,是幫助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協調者,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班主任這一角色至關重要,這也決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千頭萬緒,班主任必須要有為才有位。怎樣在教育教學中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呢?
一、應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找準切入點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找準切入點就會使各項工作事半功倍,有條不紊。“從常規管理切入”也就是對最基本的“衣、食、習、行”的管理,使這些基本行為形成基本秩序,就為班級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為學校各種教育活動的開展建立起一個平臺。例
如:我以前所帶的2005級有個叫張建斌的學生,有個不良習慣——喜歡隨地扔果皮紙屑。一次我去班級里巡視,剛一進教室,發現他隨手扔了一團廢紙,我緊走幾步彎腰撿起來,然后把它放到了垃圾箱里。我當時也沒責備他。這個舉動對他的觸動很大,下課后他到我辦公室,主動承認錯誤,表示今后一定講衛生,再也不亂丟亂扔了,后來我通過觀察,發現他改掉了隨地亂扔的壞習慣。心理學研究表明:老師的言行和優秀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古語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樣做的效果比單純的批評要好得多,并能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二、給予學生真摯的關愛,溫暖學生的心靈
用“愛心、細心、信心、恒心、誠心”溫暖學生。了解學生在生活中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真誠的親人之愛。例如:上學期有一天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班里有一名叫李國瑞的同學沒有按時上課,通過了解,知道這名學生因感冒正在宿舍休息,下課后,我去宿舍看望他,看到他正躺在床上,我問他吃藥了沒,他說還沒有,我就回辦公室為他拿來我自己的感冒藥讓他吃。我拿起暖瓶準備為他倒水,發現水瓶是空的,我就去開水房打來水,給他倒了一杯,看著他把藥吃下去,并對他說:“吃了藥病就好了。”學生很受感動。以后李國瑞同學無論是學習還是班里的其他工作都很積極。師生感情在此深深扎下了根。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師生情誼,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班集體的教育力量,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如“我們都是一家人”主題班
會等。
三、尊重學生的人格
一些學生倔強好勝,唯恐被人瞧不起,常以一種叛逆的心理試圖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如果班主任擅自揭開他們的傷疤隱痛,無疑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學生把心靈之門緊緊關閉,以免再次受到傷害。作為班主任應該意識到這些自尊而敏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憐憫,而是親和、尊重和激勵。班主任要找準自己的位置,選準自己的對象,以朋友、老師的身份接觸他們,克服作為班主任習慣性的居高臨下的說教,保持平等的交談、接
觸,尊重他們的人格,維護他們的自尊、自信,贏得他們的信任,成為他們可信賴的人。同時,在充分尊重、信任學生的基礎上嚴格要求學生,細致耐心地捕捉每個學生細微的閃光點,看到學生取得的哪怕是一點點進步,及時進行肯定、表揚和鼓勵,發現學生有錯要真誠地對其進行教育,只有當學生意識到老師事事處處為他操心,是真正的愛護他,那么無論班主任是耐心幫助還是嚴厲批評,甚至是必要的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
四、與家長溝通,架起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橋梁
通過各種形式建立家校聯系制度,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學生工作。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同時,也應多了解家長,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關心和鼓勵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從而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果。例如:我班學生李偉因家庭生活困難面臨輟學,我主動與其家長溝通,并在系里的幫助下,為該同學申請減免了學費,幫助他完成了學業。
我所教過的很多學生分配后深有感觸地說:“班主任嚴而有力的管理使我不敢對任何事情馬虎。”當單位領導和同事稱贊他是一名合格的工人時,他從心底感激老師治學嚴謹、育人嚴格的作
風。排除了困難,掌握技能的喜悅,激起了學生對老師的信賴感激之情,使學生不僅從我們辛勤的工作中學會專業技能,更為老師的思想品德所感動,這使師生關系進一步融洽,班級管理工作穩步
進行。
參考文獻:
周渝毅,李云.非常教師.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濟南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