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第七套播出。時段一,首播:周一至周五14∶58-15∶28,重播:周二至周六6∶05-6∶35;時段二,首播:周一至周五、周日19∶00-19∶30,重播:周一至周日0∶10-0∶40。節目全文可登錄:www.ngx.net.cn。
《北棗南種——“棗脆王”種植技術》
中國是棗的原產地和主產國,棗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棗的品種可分為南方棗和北方棗兩個生態類型。北方棗以個大、口感好為主要特色,以鮮食和干制為主;南方棗通常產量較高,但果型較小,以加工蜜餞棗為主。近年來,一種叫“棗脆王”的北棗品種在南方的栽培獲得了成功,這使得棗的采收時間提前了15天以上,正好彌補了南北方市場上的果品空檔期,果農增收顯著。
本期節目就帶你去學習棗脆王在南方的栽培技術。由于氣候條件的不同,北方的這個棗品種到了南方,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都與在北方有了很大的不同,節目從棗脆王的生物學特征、砧木選擇、嫁接、移栽定植、幼樹期的管理、結果樹的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了重點介紹。
《芽球菊苣栽培技術》
芽球菊苣在植物學分類上屬于菊科,菊苣屬,是一種芽苗菜,十月下旬收獲的菊苣肉質根,經過黑暗條件下軟化栽培,就可以得到嫩黃色、橢圓形的芽球,所以被稱作芽球菊苣。
芽球菊苣的食用部分,是它的幼嫩葉片,芽球菊苣質地脆嫩,口感好,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西歐和北歐,芽球菊苣主要被做成色拉食用,根據我們的飲食習慣,芽球菊苣可以生食蘸醬、涼拌、做配菜等。由于芽球菊苣產品新穎,在芽球形成過程中不施農藥、化肥,清潔無污染、食用安全,因而符合了當今社會的消費潮流和發展方向,并迅速成為蔬菜市場的新寵兒。
本節目從種根的貯藏,栽培設施要求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如何種好菊苣,栽培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光照和溫濕度的管理工作,由于生長周期較短,夏季種下的種根,到了十月下旬就可以收獲了。
《長白豬養殖技術》
長白豬原名蘭德瑞斯豬,原產于丹麥,因其體軀特長,毛色全白,故在中國統稱為長白豬,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豬種。
長白豬在飼養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母豬產仔多,奶水足,窩重高。雖然長白豬在我國推廣的時間較長,數量較多,但也有其自身的弱勢,那就是長白豬體質相對偏弱,比如長白豬耐寒程度遠遠低于民豬,耐熱能力也不強,而且對飼料營養水平的要求較高,也就是說一般的養殖戶很難伺候好它。更適合集約化、規模化的豬場培育。
長白豬從1964年來到中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眾多的養殖專家、飼養人員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本節目總結了規范養殖場多年積累的研究和經驗,分別從建廠、引種、配種、各階段飼養管理等方面,詳細為大家介紹長白豬養殖技術。
《玉田泥塑制作工藝》
玉田縣位于河北省東部,地處燕山余脈南麓,以傳統民間泥塑的鄉土藝術為一絕,于1993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泥塑之鄉”。
玉田泥塑,俗稱泥人,是一種用粘土塑造形象后,經彩繪而成的民間兒童玩具,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一種古老而獨特的藝術品。玉田泥塑的歷史源遠流長,它的模具造型與玉田出土的漢朝陶器十分相像。作為我國鄉土藝苑中的一朵奇葩,玉田泥塑于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補錄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田泥塑內容豐富、色彩濃烈、造型夸張、線條簡拙,體態妖嬈稚雅,頗有唐代陶俑遺韻之美,又有很強的鄉土氣息。
本節目將帶我們去玉田縣第三代玉田泥塑傳承人家里,深入領略這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工藝品的魅力和它的制作工藝。
《黑豚鼠養殖技術》
黑豚鼠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秘魯一帶,是較早用于生物醫學研究的動物。后來,為了提高它的經濟價值,又在肉質等方面進行了集中選育。黑豚鼠對生活環境適應性比較廣泛,在亞熱帶、暖溫帶等氣候條件下都能進行飼養。目前,黑豚鼠主要在我國的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福建、云南等地區飼養。
黑豚鼠全身黑色,四肢較短。黑豚鼠的生產性能不錯,肉用和繁育性能等比較突出。在飼養場地和圈舍設計上,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飼料要求青、精飼料多樣配合。要選擇生產性能較好的黑豚鼠作為種黑豚鼠。過渡期管理要側重過渡飼喂。日常飼養管理要以保持良好體況為原則。繁殖采用自然交配。仔黑豚鼠、育成期黑豚鼠要滿足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商品黑豚鼠育肥要注意限制運動。當然了,還要注意衛生和防疫,以保證黑豚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