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擴展了人們原有的思維
大多數成年人都知道,不要讓兒童看有暴力內容的電視節目。因為這類節目對兒童暴力行為有顯著的增強作用。在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效仿作用”。其實,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人類的行為很大一部分來自觀察和模仿。連廣告都會改變人們的行為和購買模式,何況影視劇。從內在機制來看,人們會以影視節目中的人物自居(認同作用),從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模仿其行為,尤其是行為的后果符合人們的愿望時,會更增加強化其采用相同的行為模式。通俗一點講,影視劇起到了一種示范性作用,讓人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比如,一個人暫時沒錢買房,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壓力。以前,我們想的是,要去努力工作來增加收入,而某些影視劇向觀眾們展示了另外一條道路一那就是做小三也能有房的。這相當于顛覆了過去的想法,或是說,擴展了人們原有的思維。
稍微留意一下,我們就不難發現,被指責為婚姻的“隱形殺手”的影視劇中,往往充斥著小三、出軌、報復、離婚、一夜情等元素,劇中,“小三”個個長得美如天仙,老婆一個個都有問題,不是忙工作忽略了丈夫,就是在家做主婦和丈夫脫節,而男人則個個風流倜儻。更有不少將“小三”寫成是結婚前的初戀,而劇中的男主人公則面臨著選擇——到底是要最初的純純的愛,還是要作為丈夫的責任。每個人心中都有個魔鬼,也有個天使,誘惑多了,就有借口可以模仿了——為什么電視里可以,我不可以?長此以往,會造成主流文化的缺失,而滿世界都是這樣的影視劇的話,自我被支持的力量會越來越弱。
把“你”字開頭改成用“我”字開頭
很多妻子在丈夫晚歸的時候,都會問三個問題:你去哪了?和誰在一起?你都做了什么?三個以“你”開頭的問句,都是在表達“我一個人在家很寂寞無聊,我想你和我在一起?!薄拔倚枰??!薄拔倚枰阍谖疑磉??!薄拔蚁肽闩阄艺f說話。”……可惜,很多的時候,妻子們都會用有攻擊性的、審查性的問句來質問丈夫。
對此,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嘗試著把用“你”字開頭改成用“我”字開頭,可能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也許,妻子可以說“我擔心你了?!薄拔乙粋€人在家很沒意思,我想和你一起。”當妻子用“你”字句的時候,大多數男人在從電梯間到家門口的時候,就可能準備了蹩腳的謊言,所有的太太都可以輕易地擊破他。
探索我們的愛情觀
每個人結婚的時候,都會對婚姻中丈夫、妻子以及我們如何相處,有自動的認知和思維。這些自動的認知和思維,大多來自我們觀察到的我們自己的原生家庭。夫妻間往往很少就丈夫的角色、妻子的角色應該做些什么進行溝通,事實上,夫妻之間對這個問題是有明顯的不同的認知的。很多時候,夫妻間的沖突,不是兩個人是否相愛的沖突,而是對于婚姻中角色的不同認知的沖突。
丈夫和妻子都要明白,兩個人對于婚姻中角色認知的差異,并沒有對錯。需要討論的是,在哪些場合,適用哪些。寬容和耐心永遠都是婚姻的—部分。你愛的人,如同你—樣都是有缺陷的。所以,你們才在一起。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