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輕,做點有意義的事
我一直有一個念想,那就是趁年輕做點有意義的事。我大學學的是園林專業,2011年一畢業就離開了成都,不顧父母的反對,頂著重重壓力,滿懷激情地回到老家綿陽,一頭扎進當地的“新農村建設”項目。
就這個時候,在中科院讀書的男朋友回到成都,他和導師在郫縣做項目時,得知當地剛剛啟動了云橋濕地這個水源保護項目。說來也巧,云橋濕地正好需要一個有一定專業背景的志愿者,該志愿者不僅要在一線參與諸如觀景平臺和自然步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要收集當地鄉土知識、利用手繪和拍照等方式做濕地恢復的記錄。我是園林專業出身,有設計和手繪的基礎,對于基礎設施的設計和督促、現場的規劃和調度,乃至植物的栽種、動植物的記錄等工作都能勝任,所以就加入了這個項目。
我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加入云橋濕地項目做志愿者的,最初是每天一大早過去,下午動身回成都:從村里花半個小時走到鎮上,然后搭公車到郫縣,再從郫縣搭公車回市區,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就是好幾個小時。由于很快就和當地村民熟了起來,他們看我常常一包方便面解決午飯問題、大冷天匆匆忙忙往車站趕,就很熱情地挽留說:“你一個女娃子,天天跑來跑去多辛苦啊,不如住我們村里。”后來基金會就跟村里協調,讓我駐村了。
現代“下鄉知青”的生活
村里的農田退濕地之后,村民只少量種一點菜,農閑時候就聚在村頭的茶館里喝喝茶,打打麻將,要不就是來圍觀我們做濕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植被種植。我特別歡迎他們沒事就來工地晃悠,跟他們閑聊能收集到很多當地的鄉土知識,比如我把記錄下來的植物拿給他們看時,他們總能頭頭是道地說出個一二三:這個是“蛇倒退”,看它葉子上的倒鉤,連蛇都怕把肚子給劃破了,見到它就得倒退著跑!那個是金蕎麥,別看又多又普通,還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我們做風車、搭觀景臺的時候,他們也能幫忙出出主意:木頭要怎么搭、上游要怎么圍一下水流下來才能沖得動風車、哪里能找到會搭風車的師傅……
我住的那戶人家家里平時只有老兩口,劉老師和三孃。他們的兩個女兒都在郫縣當老師,一般沒回村里,于是我在他們家有了一個自己的房間,還跟老兩口搭伙吃飯,吃得可好了,像土雞蛋和野菜,不住村里還真吃不上。村里的作息很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每天早晨吃過三孃做的早飯,就騎上自行車去工地。我的房間里沒有電視,但帶了個網卡過去,每天晚飯后簡單歸納一下當天的工作,有時上網聊聊天,然后很早就睡了。整整一年,我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但過得特充實,一周還有一到兩天可以回成都,所以其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過得多辛苦。
保護濕地的收獲
在這一年里,我親眼見證了濕地的環境慢慢發生著變化,植被慢慢恢復,生物的種類也慢慢多起來。去年蘆葦蕩中心水域里一對黑水雞居然沒有隨季節遷徙飛走,而是定居了下來,今年生下了7只小黑水雞,每次一家子飛掠而過的時候,那可真是叫浩浩蕩蕩,我給它們取名為“云橋之子”,它們是這一年來陪伴我工作的好伙伴,也是云橋濕地真正的主人,每次有別的志愿者和觀鳥人過來,我都會像介紹朋友一樣把它們一家子介紹給大家。
我們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完成了前期建設,今年入冬以后我就返回成都了,但每周至少會下去一趟,在固定的幾個點拍攝照片,繼續記錄濕地的變化。前不久去濕地的時候,我甚至還遇到了蛇呢!說實話當時我心里挺害怕的,但喜大于驚,因為生物種類的增多正是濕地保護的初衷之一。
前不久,周圍的朋友看了一個有關云橋濕地志愿者的短片,知道我在做這個事情,也紛紛來打聽要怎么加入進來做志愿者。可以看出,其實很多年輕人都愿意做有意義的事情,只是缺少渠道了解,不知道怎么出力。我想說的是,出力的方式有很多種,無論你在哪里,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可以從最基本的在生活中節約用水做起,并不是非要像我一樣下鄉住到水源地才叫保護濕地。
背景知識>>>
云橋濕地:成都水源的涵養和凈化
濕地主要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其與海洋、森林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固碳減排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被形象地稱為“地球之腎”。四川省的濕地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澤等自然濕地,以及庫塘、水稻田等人工濕地。
2011年,成都郫縣新民場鎮云橋村啟動了云橋濕地的恢復與保護。云橋濕地恢復引進國際著名濕地保護區——香港米浦濕地的保護理念,確保濕地恢復的原生態,力爭把云橋濕地打造成“集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保護、自然導賞、環境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精華版米浦濕地”。
云橋濕地曾是一片農田,毗鄰成都市自來水六廠的取水口,受自來水取水口影響,地下水位抬高,多年沉積成為沼澤型濕地。被當地人稱為“冬水田”,意思是說這些農田半季干,半季濕,一年只能種一季稻,沒什么好收益。農田所產生的農藥和化肥對旁邊的河流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而成都市自來水六廠的取水口就在附近,是成都市飲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因此雖然云橋濕地面積不大,只有五六十畝畝,但其在水源保護意義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從2011年開始的云橋濕地建設,是一個濕地生態系統恢復的過程。目前,云橋濕地發揮著水源涵養和凈化周邊溝渠水質的重要作用,吸引了大量野生動植物在此繁衍,形成初具生態觀賞價值和棲息地價值的天然生態系統。